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当前,国内城镇化的整体进展程度逐渐加深,土建行业快速崛起,而这同时带来许多风险,给土建行业带来很大压力。此时,需要强化混凝土整体结构方面使用技术的具体运用,持续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在现阶段土木工程之中,进行混凝土方面施工属于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整体质量,针对建筑而言十分关键。然而,实际施工期间,只有少数混凝土有关施工项目可以达到相应标准,在具体运用期间经常出现许多问题,裂缝问题属于一个常见问题。对于此,有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必须加以重视。本文在对分析土建工程混凝土有关结构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对土建工程混凝土的结构有关施工技术展开探究,希望能给有关部门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目前,不难发现土木工程建筑工作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息息相关,所以提升施工质量已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中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好坏会对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然而各种问题的不断累积往往会造成大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引导工作,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解决,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建筑施工水平,提升施工的技术和能力。
1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特征
优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相关技术实施的重要内容。随着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质量要求逐步提升,近年来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愈发引人关注。在应用及优化相关技术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必须要深入了解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及具体实施要求。
结合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情况可知,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大,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施工技术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且土木工程混凝土可为整个施工创造便利化条件,施工便捷,但需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浇筑和养护等工作环节,还需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为节省混凝土结构施工成本,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对于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而言,在对其施工时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水化热无法及时排出,凝土结构外部和内部温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会产生施工结构裂缝。鉴于此,在对土木工程中的一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浇筑作业时,需要一次完成浇筑,而且在混凝土配料工序上,要考虑混凝土结构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如水灰比、外加剂、砂石骨料等。
2 土建工程混凝土有关结构现存问题
2.1 混凝土的调控缺少规范性
混凝土属于复合类型材料,主要是用水与砂石按照特定比例胶合而成的,若想对水与砂石进行合理胶合,需要对混凝土有关材料进行合理调配。而且,为确保混凝土有关材料可以达到标准,对使用需求加以满足,实际施工期间,需对混凝土有关调控不规范以及不合理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例如,进行实际调配期间,如果调配人员工作态度比较散漫,工作方式比较随意,甚至出现违规操作,必然会对混凝土实际质量以及整体强度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对之后的工程建设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2.2 水泥缺少散热性
在对混凝土有关制作材料进行搅拌期间会产生相应热量,而为对施工质量加以保障,工作人员需提升混凝土整体结构的运用。如果不采用有关措施,则很难让混凝土当中的热量散发出来,长此以往,就会对混凝土当中的结构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这些裂缝并不具有规则性,从而对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2.3 混凝土有关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对混凝土进行生产期间,主要材料是水以及砂石,然而其中还掺杂不少其他材料,进而形成混凝土这种复合类型材料。此种材料与胶合而成的混凝土有关材料质量存在紧密关联,在对混凝土有关材料质量加以保证的情况之下,才可对其结构质量加以保证。一般情况之下,制造混凝土所用材料主要含有胶合剂、砂石、水泥以及水。在对混凝土进行生产之前,需要对各类材料具有的质量加以保证,并且积极展开材料验收以及材料检查等工作。例如,针对砂石以及水泥这些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检查,除了对其生产日期加以检查之外,同时还需对这些材料的合格证书以及生产厂家加以检查,对水泥材料具体来源进行审查。在对砂石材料进行检查期间,需要对砂石颗粒具体大小以及成分进行分析,这样才可对材料质量加以保证。
2.4 混凝土存在裂缝现象
实际施工期间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经常出现不少裂缝,而这些裂缝能够对建筑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结合具体情况来说,混凝土出现裂缝基本上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结构表面出现裂缝;第二,出现结构性的裂缝;第三,出现贯穿土体内部裂缝。实际上,混凝土最终出现裂缝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除了包含材料调配这一原因之外,同时还含有施工顺序、技术以及人员这些原因,若想避免混凝土最终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严格要求,对整个施工流程进行规范。
2.5施工工序不严谨,施工质量不高
施工工序合理与否,事关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效益。据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特征可知,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要求高,水泥强度、水灰比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工序要求更严格,但目前我国一些土木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工序不严谨,建筑企业盲目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缩减施工工序,如在混凝土搅拌水化过程中,水泥会散热,若这部分热量无法及时散失而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集聚,则会在其内外部巨大温差作用下,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影响施工质量。
3 土建工程混凝土的结构有关施工技术
3.1混凝土结构配制、搅拌工序
进一步规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配制、搅拌工序。土木工程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具有自缩功能、约束力较强,因此混凝土施工会产生水泥水化热问题、溢水问题及施工结构裂缝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成因及具体危害,要充分认识混凝土结构的特征和施工技术要求,进一步规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配制、搅拌工序。鉴于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材料选择及配制方法不科学、人为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等现状,技术人员首先应按照如下图流程设计和优化总体的施工技术组织流程:
.png)
图 1 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优化流程图示
然后,在上述优化流程基础上,要重点加强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配制于搅拌。一方面,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前要做好水泥选择工作,根据水泥强度及水化热反应,通过现场试验选择 C20、C25、C30 三种具体的级配,并尽量选择碎石和砂石为辅料,配置不同功能的添加剂,如下表 1 为常见的三种水泥级配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比实验所得混凝土配比参数:
表1混凝土配比参数一览
.png)
此外,在配置混凝土原材料过程中,应检查并及时剔除与工程要求不相符且质地、级配等参数均不满足施工要求的骨料石子等,并严格对细骨料的含泥量、细度模数进行严格核实,确保其含泥量≤3.0%,细度模数应保持在 3.7~1.6 之间。搅拌混凝土时,应遵循“适量”原则,根据施工制度要求确定混凝土搅拌量、搅拌顺序、搅拌时间等,做好搅拌机卫生清理工作。当同一批次砂浆充分卸载后,方可进行后续搅拌作业;一旦出现砂浆流失状况,应及时投料补浆或调整混凝土用量。
加强对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检测,控制其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施工时,除了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有效释放混凝土中的热量外,还应避免在高温环境下浇筑混凝土作业,可采取“蓄水法”、“暖棚法”、“遮盖物覆盖法”等常见降温措施,使混凝土材料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与此同时,为了充分释放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控制和约束作用力,施工时需通过设置有效的滑动层,缩减混凝土厚度,尽可能减少来自外部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巨大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可分别采用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无损检测技术、混凝土缺陷测试三种技术手段,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结构的回弹值进行测定,以根据公式
.png)
(式中“R”和“Ri”分别表示测区回弹代表值和第 i 个测点的有效回弹值)推测单个构件的质量强度,据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进行有效控制[3]。
3.2 浇筑技术
浇注技术乃是对混凝土进行生产期间的核心技术。在对混凝土实施浇筑以前,施工人员必须参考有关标准对混凝土有关模板以及钢筋材料进行严格检查,从源头上对浇筑质量加以管控。进行浇筑期间,要不间断地进行浇筑,必须在上一层没有完全凝固之前进行下一层土体浇筑。而在浇筑完全结束以后,施工人员需遵循有关标准对模板具有的严密性进行严格检查,同时查看模板附近是否出现污染物,如果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加以解决。
3.3 养护技术
当前,养护技术乃是土建工程当中减少裂缝出现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期间的必要环节。把养护工作做好,除了能够减少结构裂缝出现之外,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混凝土当中的结构性能。通常情况之下,开展养护工作是在完成浇筑而且实施振捣之后的十二小时内展开的,而且养护工作并不只是局限于浇筑环节,在模型拆完以后,同样需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而养护方式通常都是喷水,对于喷水频率同样提出相应要求,这样才可对混凝土整体结构质量加以保证。
3.4 控制好温度应力
在对混凝土实施搅拌期间会产生不少热量,这些热量主要是水泥散发出来的。假设要对结构温度加以合理管控,必须先对结构质量加以保证,通过对水泥比例加以合理调整,能够减少搅拌期间产生的整体热量。现阶段,通常通过大坝水泥来代替工业水泥。对混凝土进行生产期间,会事先铺设相应水管,完成浇筑以后,通常会在水管当中注入冷水,通过水体流动来带走混凝土当中的热量,从而减少内外温差,提升混凝土整体结构具有的稳定性。
3.5 抗裂技术
若想有效提升混凝土具有的抗裂性能,施工人员必须从多个方面展开研究。除了上文提到的方法之外,同时还可添加相应的添加剂以及辅助材料,在混凝土有关材料之中加入一些添加剂是国家允许的,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具有的自缩性。比如,金属纤维、有机纤维以及无机纤维等,这些都具有较强抗拉性能,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具有的抗裂性,从而提升工程质量。针对添加剂的运用,施工单位必须遵从有关规定,并且注意之后的养护环节。
4结束语
综上可知,在当前土建施工期间,混凝土整体结构施工属于重要部分。土建工程混凝土有关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混凝土的调控缺少规范性,水泥缺少散热性,混凝土有关材料质量存在问题,混凝土存在裂缝现象以及对于混凝土的结构缺少养护等,这些问题都对混凝土以及建筑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站在本质角度来说,混凝土有关技术包含非常宽泛的含义,其中主要含有搅拌技术、配置技术、浇筑技术、养护技术、抗裂技术以及控制好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整体结构当中对这些技术加以运用,能够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志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29.
[2]张玉梅.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5):149-150.
[3]余德浩,翁力君,朱君,贺雄三,戴理兵.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开发,2019,(18):44 - 45.
[4]陈莎莎,谢芳.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6):28-29.
[5]张志坚.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四川水泥,2019(11):34.
[6]吴守彦.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