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期   作者:卢珊美
[导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主要针对德育思想教育方面,小学德育教育作为基础德育教育的初期

        卢珊美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四小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主要针对德育思想教育方面,小学德育教育作为基础德育教育的初期,有着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是有效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素质发展阶段。处于小学生年龄阶段,心智还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正是树立德育品质最佳时间,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的情况下重视小学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形势 小学 德育教育

一、引言
        在新形势教学情况下,小学道德教育工作课程设置严谨,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观念过于传统、模式老套等问题,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小学教师的工作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生活中,针对学生实际成长,从长期的教学角度看,要关注具体问题,以学生特点重视对学生的理解。在教师的层面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得更长期。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问题。例如,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的同时,学生更容易在监管不到位的网络上看到一些暴力、负面等消息,小学生年龄尚小,没有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小学生的德育思想上会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辨别是非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网络宣传的不到位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发育和道德品质建设[1]。
(二)家庭影响因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启蒙教师,因此,父母平时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在如今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导致每个家庭可能三代都是关注在一个孩子身上,爷爷奶奶那一代的老人更是对孩子有着过分的溺爱,很多小学生都是“穿衣、伸手、吃饭、张口”的生活。导致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进入校园学习之后,依然听不得教师的教导和批评,在学校受不到重视之后会产生叛逆心理,降低学习兴趣,从而给整体德育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三)德育教育过于传统落后
        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下,传统的德育教育内容跟不上当今时代的发展速度。传统的道德教育大多还是遵循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输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因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和教师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导致整体德育教育质量降低,得不到对学生正确的引导作用[2]。
三、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一)立足实际教学,注重德育教育
        许多重视道德教育的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爬坡阶段,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最好阶段。教师要把小学所有科目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生活出发,教导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例如,小学道德教育应该继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了解各科课堂教育内容所包含的许多爱国历史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开展校内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人性品质的正确培优。小学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期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如参观纪念馆,观看爱国主义电影等,在班级团体活动中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二)结合新媒体技术,创新德育教育教学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政治高效地融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小学德育教育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革性。在新时代新形势背景下,教师要正视小学生的特点爱好和心理动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革新德育教育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正确的价值观走向,实现和完善德育教育目标。
        例如,小学教学要积极构建正确的网络互动平台,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教学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交流平台组织德育教育宣传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关注平台德育内容,从生活到学校都融入德育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为小学生带来德育品质的改变,有效地推进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结合生活实践,加强德育教育
        在新形势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时,需要从小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效地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3]。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选择学生日常生活情境模式来营造德育教育环境。可以在有意义的节日时候组织集体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如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组织,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活动中,通过活动平台渗透德育观,树立正确的思想品质走向。
(四)注重培养教师德育观
        教师在整个德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足够的认识,从认识中领悟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由于还没有正确的思想形成观念,因此,正确的领导者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发展的进步,越来越多负面现象也直观出现在大众视野,很容易对小学生产生误导。这些现象对小学生的价值走向有着巨大考验。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德育教育思想,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走向的引导,培优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课堂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面对不同年级不同特征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学。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道德理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启蒙初期阶段,所以小学德育教育应该时刻贯穿每一个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成才和肩负社会发展重担的作用。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德育品质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设计接近生活的教学模式,趣味化的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从小健康成长,有个正确的人生走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很多教育者都应该不断的努力。学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抓好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关键点,把道德教育从书本死板教学转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自身的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敏.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20(10):136+138.
[2]王朝晖.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64.
[3]唐铭华.探究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