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现状及防控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刘晓东
[导读] 摘要: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园林项目的建设告别了传统的打造方法,能与城市综合体系更好地融合,整体建设模式较为优良。
        内蒙古绿通环境绿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100
        摘要: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园林项目的建设告别了传统的打造方法,能与城市综合体系更好地融合,整体建设模式较为优良。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处置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病虫害的原因、影响和破坏范围,在各类数据和信息的搜集上保持精细化,确保在病虫害的解决措施上按照针对性的模式来实施。另外,应用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药剂要高度谨慎,避免对植物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现状;防控对策
        1导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城市环境质量大幅下降。因此,各地政府大力推行城市园林生态建设和绿地生态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园林植物生态建设。经过生态整治,城市“绿网”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绿色植物在城市道路及园林中广泛种植。与此同时,大面积的园林植物也为各种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严重破坏了园林生态环境,导致植物枯萎或死亡。因此,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十分重要。
        2加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很强的危害性,这些病虫害一旦爆发就具有范围广、破坏性大的特点,而且一旦散播开来,这些病虫害将难以控制,会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一些地方在开展园林植物规划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平衡的问题,无意中引入了一些国外的病虫害,不仅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容易导致物种入侵的发生,因为这种病虫在我国没有相应的天敌。一些危险的病虫害对于园林植物的危害很大,比如美国白蛾、松树毛虫、松针斑等病虫害。这些灾害在我国园林植物地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园林植物的发展。
        3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
        3.1检疫不合格,出现外来生物
        目前,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园林在检疫时表现出不合格的现象,出现了外来生物的问题。病虫害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很多病虫害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和应对,必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检疫的过程中,城市园林对此没有高度关注,大部分的检疫工作开展完全是按照理论模式来操作,没有深入开展,对病虫害的调研时间较短,缺少科学的关注和分析,导致外来物种入侵时没有及时发现。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外来物种已超过400种,其中很多外来物种的传播途径、破坏方式、解决方式并不了解,这对于病虫害的根源治理带来很多挑战。为此,优化检疫工作,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必须在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外来生物预防力度上不断提升,避免造成严重的隐患。
        3.2林木抵抗力有限
        园林植物资源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是这种抵抗力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尤其随着生态环境的复杂化发展,使得病虫的种类越来越多,很难开展病虫防治工作。病害问题一般都是由局部向整体发展,往往只是一棵树木出现病害,由于没有及时解决,从而导致病害问题进一步扩大,促使周围很多的树木被感染,而且这种情形特别容易出现在单一的林木种植环境中。在开展商业林种植过程中,很多林场承包人往往只注重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没有养成科学种植和管理的基本意识,导致林木对于病虫的抵御能力显著下降,容易在后续过程中导致大规模的病虫害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林场的建设发展情况。
        3.3不合理用药,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
        现如今的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增加病虫害的防治难度,而且产生的经济损失、环境破坏非常严重。例如,有的园林在解决病虫害的过程中片面增加用药浓度,完全是通过高浓度的药物来杀虫处理,导致病虫害出现抗药性,而且在药物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有可能对植物造成严重的破坏,非常不利于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解决。为此,解决城市园林病虫害必须坚持防治体系不断健全。一旦造成防治难度的提升,则既往的很多方法都不会有效。


        4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对策
        4.1切实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进行科学的病虫害检疫工作,切实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是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的有效措施。首先,要保证所栽种的幼苗经过国家林业管理部门检疫、审批,并获得合格证书。在运输幼苗时,一旦发现问题树苗,需及时清除,从源头上扼杀病虫害。其次,严格管理生长期幼苗,定期对树苗进行生长状况检测,及时治疗或清除已感染病虫害的幼苗。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总结病虫害发生规律,切实做好病虫害预防预测工作,利用科技手段推测春冬两季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最后,做好有害生物汇报工作,确定最佳防治日期并选择最优化学防治药剂,优先使用生物农药,选用高效、毒性污染低的农药。
        4.2绿色园林植物种子的处理
        我国各个城市都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绿化工程的建设力度来更好地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从而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态环境。加强种子处理也是提高病虫害防治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对种子的各种处理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通过相关基因改造技术加强种子对各种病虫害的抵抗力,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成长发育。而且在选种和育苗过程中,需要做好筛选工作。通过有效地观察种子的形状来选择饱满的种子,这些种子往往具有较大概率能够发育成为优良植物。在选种技术之后,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和淘洗,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来开展催芽工作,保障种子能够顺利发芽。同时还需要做好发芽率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4.3实施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
        园林植物对城市生态建设十分重要,其中园林植物的生长调节能力、抗病虫能力及自我修复能力对其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来源是园林植物科学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需从源头上切断病虫传播途径,定期检疫园林植物,注重保持草坪等绿地卫生。及时清理垃圾,改善植物生长环境。加强植物保护工作,改进种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定期对园林植物枝叶进行修剪,合理浇水,科学施肥。最后,及时处理、消灭虫源,清理感染虫害的植物,从根本上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推动园林生态建设。
        4.4利用生物化学防治
        现阶段的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正进入到非常重要的阶段,要想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上得到更好的成绩,还应加强生物化学防治的应用,该项方法得到的推崇程度非常高,因为杀虫效果较彻底,基本不会造成反复出现的情况,整体上对于病虫害的长期解决,可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天敌昆虫的安全期施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要注意保护天敌昆虫,维持生态平衡,如果没有选取合理的药剂,可能会杀伤天敌,导致病虫失去自然的制约。这样即使能够达到一时的防治效果,一旦停止用药,害虫就会迅速增加。最后要交互用药,混合用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单一使用一种农药进行病虫防治,在一段时间后,这种害虫就会产生抗药性,除非增加使用的浓度和计量,否则无法起到杀死害虫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体系不断创新,各项工作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方式告别了传统的方法,整体上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未来应不断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内涵,深入研究病虫害,观察病虫害造成的恶劣后果,不断加强除虫措施、防护方案,杜绝病虫害反复出现,坚持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孔根.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J].江西农业,2018(20):90.
        [2]任颖.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及绿色防控措施[J].现代园艺,2018(11):160-161.
        [3]王应乐.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的初步探析[J].贵州林业科技,2016,44(02):58-60.
        [4]鹿秀红,高中华,李雪华.园林植物病虫害可持续防控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5(17):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