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艳春
河北易县中学 074200
摘要:近年来,为了保证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教师逐渐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当中。但是纵观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着眼于实际 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应用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课业繁重相对枯燥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面对着升学的压力,难免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由他人带动学生进行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发现其他人身上的长处,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1 合作学习的理论概述
合作学习的策略在国外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教育中也有所应用,但是还不够广泛与深入。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角度来看,应用合作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合作学习重点强调的是学生要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对自身的创意性理论进行实践。在与主体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活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不同的动态因素,展现多维立体互动的合作模式。通过目标设定和主题优化对高效课堂进行构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意义。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通过应用合作学习策略,可以使全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知识探究。学生之间、师与生之间可以通过互助合作,进一步强化情感认识,对于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也具 有重要作用。最后,通过合作学习策略,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多元化评价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 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2.1 依据实际情况,构建学习小组
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开展生物合作教学的重要因素,在开展生物合作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有一个清晰地把握,并根据“同组异质”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4~6人,其中可以有1~2名生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1~2名生物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1~2名生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同时,还要在每组确定一名组长,来组织规划合作活动,并对组内学习纪律进行管控,以此提高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效率。当不同能力的学生被分到一个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机会,听取其他成员的学习 思路,从而有效提升自身学习效率。这样的搭配模式,也可以促使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不断提升,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2 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为了更加科学地渗透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如地融入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没有学习负担,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知识探索中。比如,在讲解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关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萨顿的假说这一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合作。通过文字阅读和图表的形式,对萨顿的假说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了解基因与染色体存在的重要价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学习 观点,也可以通过知识共享以及成果共享,强化学习自信心。学生在合作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
2.3 明确教学目标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去记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初级教学目标的设立就是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较高级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2.4 注重教学整体目标的科学规划与设计
在讲解和展现高中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加精准地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模式,首先从整体目标设计规划的角度入手把握相关内容,设定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使学生明确本次课堂应达到的目标。比如,对学科中的基本知识 、基本原理、实验技能进行深度学习,以此提升科学素养。其次,设定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了解的具体学习内容,还要通过合作学习互相汲取优点、掌握知识。最后,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既要使学生在小组当中各有分工,又要通过突出学习重点,使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和价值观念。
2.5 注重成果展示,增强合作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之后,需要每位学生都能够对思考问题有具体清晰的认知。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表现机会,对相关问题所得到的答案进行自主阐述,清晰地汇报自己的想法。当学生可以逻 辑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反之,需要教师提高对合作教学问题的把握,并寻找积极解决方案加以应对。比如在学习《酶的作用和本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出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如: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使化学反应进行得更顺利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酶的作用十分重要,那本质究竟是什么?当学生在合作交流后,教师可以选定组内成员,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对学生给出的答案的了解,掌握学生小组活动的效率高低。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可以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促使其他成员对学生给出答案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生物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高中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陈丽冰.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117~118.
[2]赵培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04):73.
[3]李国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新课程,2021(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