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22
摘要: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其中的河道治理严重影响着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我们必须做好工程规划,提高河道治理质量,从而保证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首先我们要解决在河道治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河道治理的意义,从而提出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提升河道管理效率。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之后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并且能够总结治理经验。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好调查工作,了解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以及河道的现状,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治理问题;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前言
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河道治理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它能够解决水污染问题,保证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治理过程之中,并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同时要保证各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建设生态文明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关键是要求要解决存在的污水乱排情况、打捞河道中的污染漂浮物、制止河道周边的乱箭乱堆现象,从而确保河道水质质量达标,使河道处于干净、整洁的状态,改善河道的水质,增强人们的河道治理意识。
1河道治理的意义
水是人们生产、生活当中极为重要的资源,然而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较低,水资源分布也不均衡。首先,我们必须做好水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工作,建设水利工程,对水资源进行调控。其次,我们要重视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从而降低水体污染,减少水资源浪费。
1.1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当我们对河道进行有效治理时,能够使我们高效利用水资源,因为它会对水利施工中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污染物堆积在河道周边,进化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域,避免大规模污染情况出现,这使得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体现。
1.2发挥河道的生态价值
在水利工程中,建设河道能够对水体环境进行调节,并且我们会在河道中种植一些植物,它们能够改善水体环境,抵抗污染,提高污染处理效率,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从而发挥出河道的生态价值,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生态效益。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开展河道治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缺乏环保意识、河道改造降低了河道的功能、治理责任划分不清晰等,这都会严重影响着河道治理的效果。
2.1缺乏环保意识
我国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国策,所以在实际的水利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遵循这个政策要求开展施工作业。然而在进行实际的河道治理时,工程人员往往关注的是对河道的改造和治理,而忽视了环境保护,一些工作人员会向河道中投放生活垃圾,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如果缺乏环保意识就会加剧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程度,也与我国当前的生态发展理念相背离,导致河道治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受到影响。
2.2降低河道功能
在实际建设水利工程时,人们往往更加关注的是经济利益,忽视了河道的其他功能。如果我们对河道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没有遵循河流的生态要求,再加上不科学的管理,就会使施工活动对河道水面造成破坏,从而严重损害河流的原始形态,导致河流失去生态调节能力,极大的降低了它自身的恢复能力和生态抵抗能力。我们在进行河道治理时,一定要开展科学的施工活动,避免过度改造,根据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和河道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保证能够有效的发挥出河道的生态功能。
2.3责任划分不清晰
因为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较多,在进行河道治理时,许多工作往往是由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就无法对各管理部门的责任进行具体、明确的划分,且在管理工作中存在冲突和重叠的现象,当出现问题时也会出现责任逃避现象。
一些河道的污染排放,远远超过了规定的指标,但管理人员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工作,无法及时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3河道治理质量的控制措施
由于通过河道治理工作能够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发挥河道的生态价值。我们必须要保证治理质量,使水利工程中的河道能够正常运行,为此我们就提出了以下的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前期调查
我们在开展实际河道治理之前,要了解河道情况、掌握河道问题、明确治理工作任务,从而编制可行的治理方案,这也能够促使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并落到实处,有效地提高治理质量。要求管理人员要组织好技术人员,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调查河道的污染情况,获得更加全面、完整的河道信息,保证治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提高治理效率、治理质量。
3.2选择适宜的河道治理方案
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时,不仅要考虑到河道的防洪功能、美观效果,同时也要保证它与生态建设相结合。要根据实际情况,使治理工作切实的发挥出作用,避免过多的进行人为改变,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和生态特性。在治理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植被保护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生态结构的破坏。同时在实际治理时,要遵循可持续化的基本原则,修复河道的生态系统,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效果。
3.3制定完善的治理质量管理制度
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建设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要进行河道治理工作,就要制定专门的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治理措施能够落实,并根据制定的方案和任务,了解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建立考核机制,对质量管理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督,这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整体质量水平,从而达到河道治理目标。
3.4做好治理过程的质量把控
河道治理要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首先要保证治理材料质量达标。在材料选择时一定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使工程建设效果得到保证。其次,在治理河道时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根据质量管理制度,使每一个治理环节和治理流程得到规范。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治理工作的落实,发现质量问题后必须立即进行处理,关注重点的治理工序,从而提高河道治理质量。由于河道治理工作对治理技术的要求较高,要求我们也要对治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治理水平,并落实好质量控制工作,实现河道治理目标。对整个治理环节进行监督、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使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得到保证。
3.5提高质量控制的信息化水平
因为在对河道治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时的管理任务较重,我们必须做好全面把控。在经济发展之下,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治理人员和水利工程建设部门之间的沟通,使治理人员能够收集到更加完整的数据信息,保证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可以构建可视化的管理系统,保证我们能够实时的掌握工程情况,确保规范性的开展治理作业。并且利用信息化技术也能够对治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提高河道治理的整体质量,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
结语
水利工程是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一项民生工程,它能够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并且能够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求我们要做好河道治理工作,提高治理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分析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开展针对性的质量控制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管理措施,这不仅能够保证河道治理效果达标,同时也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使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态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珍.基于生态景观理念的河道治理与城市防洪工程设计:以额敏县城市防洪景观工程为例[J].水利水电技术,2019,50(增刊2):133-137.
[2]李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90-191.
[3]王小征.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