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与电梯检验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傅进军
[导读] 摘要:根据分析相关的调查数据发现,我国近年来的电梯事故发生率正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表明,加强对电梯安全的管理已刻不容缓。
        烟台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山东烟台  261400
        摘要:根据分析相关的调查数据发现,我国近年来的电梯事故发生率正在不断地增加,这就表明,加强对电梯安全的管理已刻不容缓。面对此严重的问题,就要各个部门加强对电梯安全的监管从电梯的安装到维修工作,必须保证逐步落实,对于老旧的电梯要及时地进行更换,加强对电梯检验检测的力度,保证电梯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从而降低电梯危险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关键词: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电梯检验
        导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梯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主要运输工具,正在广泛出现在各个行业中,包含生活和生产等领域,都有电梯的出现。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加大了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一旦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就会因为无法及时检测等问题,导致电梯出现安全隐患,可见,电梯检验检测技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1 电梯安全性能检测的基本内容和分类
        1.1 电梯安全部件的检查
        电梯部件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需要全面做好检测,确保各个部件的安全,才能保证电梯整体安全。各个零部件是影响电梯能否稳定运行的主导因素,那么电梯运行过程中,需要全面保证部件性能稳定,以此实现电梯安全运行目标。电梯运行时,所涉及的部件较复杂,主要包括门锁、运行缓冲器、限速装置、安全控制器等部件,各部件在电梯运行时,全面发挥各自的作用,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尤为重要,因此技术人员要不断强化对电梯运行部件的检查。
        1.2 电梯运行技术指标检查
        电梯技术不断发展,随着智能电梯的出现,全面满足了人们对电梯的需要。技术发展速度越快,人们所得到的实惠则越多,对电梯进行检测时,一定要全面掌握智能电梯技术,严格技术标准,根据不同型号产品特性对电梯智能部件进行检测,对于基础以后的额外添加零件,一定要严格标准,用技术指标,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可靠。
        1.3 电梯交付用户时的检验
        电梯安装完成后,需要交由用户使用,那么,交付使用前就要全面做好移交,要三方在场对电梯进行调试,确保电梯整体性能稳定,为用户提交完整的检测报告,交付指定用户投入使用。检验报告要内容明确,从电梯性能指标、电梯零部件指标、电梯使用技术监督指标等方面严格说明,为用户有效维护做好指导。
        2 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1 电梯本身
        电梯本身主要被划分成为八个子系统,分别是: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门系统、轿厢、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力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根据近几年电梯的使用情况可得出,电梯问题的出现主要集中在电梯骤停、电梯下降和电梯显示故障等方面,而最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因素就是电梯本身,因为电梯本身和零部件遭受损坏有着密切联系,还能有效排除人为干扰因素。因此在运用电梯的过程中,相关人员有必要对电梯展开检修和维护工作,从而发现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存有的危险因素,最终降低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2 电梯运行环境因素
        电梯运行环境主要指的是建筑物建成后,进行大的修改难度比较大,因此建筑物在设计时就要满足电梯的各种参数要求。在电梯实际安装过程中,大多数安装人员都会发现电梯井道与电梯安装布置设计图不符合,导致电梯井道工程修改事件的发生。这给电梯安装工期造成很大的影响。对电梯运行环境进行监督和分析,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2.3 电梯前期管理检测
        电梯设施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运行设施之一,所以在电梯建设之前,就要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将电梯安装方案呈交给相关部分,相关部门对电梯各系统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后才能进行安装;而且电梯安装开始前,达到国家验收数值才能施工。若电梯设施缺少实际检测,后期较易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对人们生命造成威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特别关注电梯前期管理检测工作,重视电梯安装和改造工作,全面监督和管理电梯前期管理检测工作,保证电梯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下进行安装,降低电梯运行故障的发生概率,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2.4 电梯后期的维修监督
        电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安全,不但与电梯前期管理检测有关,电梯后期维修监督工作也十分重要。当电梯设备投入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梯运行实施定期检测,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维修管理和监督工作。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当前电梯设备的后期管理中维护经费比较匮乏,有些企业及单位安全意识比较低,而且检测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不等,在现场检测的验收标准和检测内容差异性比较多,电梯后期运营维护工作也不够重视,导致存在的电梯运行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进而使电梯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电梯的安全使用。
        3 加强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
        3.1 强化对电梯设备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
        电梯设备作为特殊设备,一定要严格选择使用,选购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市场整体情况,对当时的技术条件进行对比,严格选择技术条件成熟的电梯,这样才能确保稳定可靠。电梯安装过程中,也需要全面对电梯的性能进行了解,要严格施工安装,全面做好电梯的现场检测,检验人员要全面考虑电梯的综合指标,从整体上看电梯是否性能稳定,安全运行是关键,也是第一位的指标。一些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电路短路、断路等故障,严重影响到了电梯的安全。为了有效避免这类故障出现,则需要技术人员对电梯短路故障进行分析,全面解决好部件基础漆氧化、螺丝松动的问题,有效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稳定,日常要做好电梯的检测,通过检验电梯运行检测,找到可能出现的短路故障。
        3.2 强化对电梯设备检测
        3.2.1严格规范电梯技术安装。电梯设备安装时,要严格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参数,保证电梯性能稳定。电梯设备安装必须全面保证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达到规范,要严格技术人员准入门槛,只有经过严格考查和审核后,才能从事电梯运行检验工作。进一步强化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断深化电梯质量安全管理。
        3.2.2强化电梯运行周期性检验。电梯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全面做好维护保养,这是保证电梯运行安全的有效手段。电梯投入运行后的检测十分重要,能够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电梯稳定运行。
        3.3 创新使用电梯设备的检验方法
        日常乘坐电梯时,通常会出现杂音声响等,那么我们就可通过目测检验的方法,分析电梯的事故成因,对电梯运行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分析。目测法是电梯运行检测常用方式,通过检验人员丰富工作经验,查看电梯事故情况。
        通过对导轨的观测,对扭曲度、轨道直线度等情况进行检测,特别是对干扰电梯运行的因素进行检测。线锤法是利用磁线立锤方法来对电梯导轨顶面测量,间隔5m,通过记录对比,发现差距,解决好实际差值问题,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4 结语
        综上可知,电梯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人们比较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要想确保电梯运行安全,第一要了解影响电梯安全性能的因素,如电梯自身质量、电梯运行环境、电梯前期或后期维修监督等。然后,提出强化电梯设备的检验检测,加强电梯安装的检验检测,同时要积极推广电梯检验先进技术,提高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为人们生活安康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吉臣.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与电梯检验探讨[J].2020.
        [2]丛日升.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及电梯检验检测的强化[J].2020.
        [3]王威.电梯安全性能影响因素和强化电梯检验检测的策略分析[J].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