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孙颖珊
[导读] 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使用,遵循现代化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孙颖珊
        广东省  东莞市  长安镇  中山小学   523000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使用,遵循现代化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要注重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教师要正确解读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落实统编教材“双线组元、螺旋递进”的理念,循序渐进的展开教学,统筹安排学生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及策略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教学;解读

        统编版新教材使用以来,受到一线教师广泛好评。统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优势在于,其解决了传统教育中“教什么”、“怎么教”等关键问题,在教育方法上做出以有效探索,找到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方面的关联。
        1.统编小学语文阅读教材解读
        1.1单元教学内容更清晰
        新教材提出“语文要素”,进一步细化课程目标,将目标具体化,让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更加清楚[1]。课程目标和内容联系密切,磕课程标准的书面提及将“课程目标与内容”并列在一起,例如教材某处表述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具体包含哪些内容,需怎样落实,若课程标准未指明,就容易导致课程目标泛化。
        “语文要素”的提出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凸显出课程内容,新教材共有90多个语文要素,且多个单元语文要素指向同一个课程目标[2]。如四年级下册到六年级上册,指向“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要素就达七个单元的。五年级上册1单元严要求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了解事物抒发情感方法,第6单元要求注重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多个单元将“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进一步细化,明确这一以目标具体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深度。
        1.2课程内容的教育载体进一步落实
        教材是教育的基础,承载语文课程内容[3]。新教材优选更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文材料,注重融入适宜知识,尤其是读写知识,编入教材,赋予文本特殊教学意义。各单元课文在语文要素引导下,被赋予更多教学功能。例如,教材将“理解文章内容”细分为“借助关键句理解段落意思”、“了解课文如何把一段话写清楚”、“了解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如三年级《祖国河山》、四年级《神话故事》等,不仅提供阅读材料,也聚焦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阅读方式。
        2.用好统编版教材的建议以
        2.1理解好语文要素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素包含阅读、习作、口语多方面要素。语文要素是具体的课程目标,要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也就完成了语文教育的使命。
        单元语文要素是各课教学重要方向,但每一课还有更具体的教学目标。如《搭船》中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习观察,侧重抓外形及动作的观察;《金色的草地》中则侧重以“一定顺序”观察,注重观察事物变化。每一课的语文要素侧重点不同,教师教学要理解好语文要素,认真研读教材,确定好教学内容。

例如,在《再见了,亲人》阅读教学中,课文前三段表现手法类似,教师应把握好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选取其中一段集中开展教学。让学生自己阅读,初步了解文本内容、表现手法。之后指导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思维导图,自己去思考“大娘为志愿军作了什么?为什么感人?”。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品位重点词句,深度感悟文本,升华学生对思想情感的认识。
        2.2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其情感体验,达到最佳阅读教学效果。故教师应以统编版教材为基础,立足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更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融入到阅读中。例如,在五年级《将相和》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自由阅读文本,自行阅读搜集信息:故事背景、人物及结果,自己整理“说一说”这个故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扮演廉颇、蔺相如、赵王等角色,针对教材内容展开舞台剧表演。部分学生为起到自己想要的舞台效果,努力阅读文本,并根据课本上设置的预习任务、学习问题,深入分析文本中的友善、谦让等优秀文化,以自己的理解更生动的进行表要。再比如,在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教学中,教师可以理由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模拟一个自然的环境,带领学生观看大自然的声音,在多个情景交融中使阅读更加活泼。
        2.3开展“1+x”的联动阅读活动
        课内针对统编版教材内容学习后,课外可以针对课本上的拓展内容,学习教材之外类似的阅读书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展开“1+x”的联动阅读,加强课内和课外阅读的联系。
        学生完成教材单元内容学习后,组织其参与“1+x”的联动阅读,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设置好主题。例如,可以以“关爱”为主题,鼓励学生踊跃阅读关爱老人、关爱小动物、关爱自己的文本。学生单篇阅读的时候,教师借助“1+x”的联动阅读教学方式,也可以获取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学习中,课文内容本身较为简洁,语言简练,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需要增加学生阅读量。故可以采用“1+x”的阅读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阅读《雷锋的故事》,之后讲解一些雷锋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案例、新闻等,为学生提供更多读物资料,有条件的可以在班级设置读书角,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阅读机会。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前期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联想到什么呢?”,后期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总结、分析知识内容。通过课内外配合的联动阅读方式,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也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际教学中教师需针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要求,正确理解统编版教材的优势,在深刻认识到统编版教材的优越性后,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更好引导学生投入学习中,同时也强化课外阅读拓展,构建良好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婷婷.用心研读《课标》 准确解读教材 明确教学目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教学建议[J].贵州教育,2021(01):26-28.
[2]任金辉.坚持体验为主 强调多元开发 促进全面发展——统编教材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09):13-14.
[3]刘须锦.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书写提示”的教学解读及观念建构[J].江苏教育,2020(93):29-31.
作者简介格式
作者姓名:孙颖珊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6年7月
籍贯:广东
单位名称: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中山小学   523000
学历/职称:本科/二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