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的五种关系及对应的基本表现手法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下   作者:胡鹏
[导读] 在鉴赏诗歌时,尤其是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时,相信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们总是不能准确地找出相关诗句所涉及到的表现手法,往往是我们说是甲,出题人却说是乙;我们说是乙吧,出题人又说是丙。有些同学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在组织答案时就把可能涉及到的手法都写进去,心想,把网撒开一点,总能蒙到一条鱼吧。

武穴市梅川高中   胡鹏      43540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五种关系;
        2、引导学生掌握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五种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2、指导学生通过诗歌中常见的几种关系准确定位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鉴赏诗歌时,尤其是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时,相信不少同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们总是不能准确地找出相关诗句所涉及到的表现手法,往往是我们说是甲,出题人却说是乙;我们说是乙吧,出题人又说是丙。有些同学实在没办法了,只好在组织答案时就把可能涉及到的手法都写进去,心想,把网撒开一点,总能蒙到一条鱼吧。但这是不是一个好办法呢?当然不是!其实,我们只要弄清楚诗歌中常见的几种关系,那么相对应的手法就自然明朗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分析写景类诗句中可能涉及到的两种关系:
        (一)、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指出诗句中所运用到的主要表现手法。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动静结合)
        ②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联想)
        学生分析后,教师明确:
        1、以上诗句涉及到的对应关系有:
        (1)、动与静
        (2)、虚与实
        2、明确两种对应关系的含义及相应的表现手法:
        (1)、动与静
        在古诗文中,动与静的含义有两种,一是运动与静止,一是响动与安静。相对应的表现手法分别为动静结合和以动衬静。
        (2)、虚与实
        在古诗文中,“虚”为想象之景(过去之景、未来之景、异地之景、梦境、仙境),“实”为眼前之景。
        如果相关诗句中既有实景,又有虚景,那么涉及到的表现手法就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如果相关诗句中只有虚景,那么涉及到的表现手法就是想象、联想。
        小结:如果需要我们分析的是写景诗句,那么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有没有“动静”关系或“虚实”关系。如果有,就从相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没有,那一般就应该与情感联系起来了,这就涉及到下一个版块——抒情关系了。
        三、分析抒情类诗句中可能涉及到的三种关系:
        (一)、出示幻灯片,让学生指出诗句中所运用到的主要表现手法。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②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衬哀情)
        ③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托物言志)
        ④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借古讽今)
        ⑤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晚唐周朴《春日秦国怀古》)(怀古伤今)
        ⑥遥想公瑾当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怀人伤己)
        学生分析后,教师明确:
        1、以上诗句涉及到的对应关系有:
        (1)、景与情
        (2)、物与我
        (3)、古与今
        2、明确三种对应关系的含义及相应的表现手法:
        (1)、景与情
        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景的目的,就是为抒情服务的。一般来说,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景情统一,涉及到的表现手法就是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一种是景情不统一,涉及到的表现手法就是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
        (2)、物与我
        在咏物诗中,诗人咏叹某一事物,固然表现了诗人对该物的赞美之情,但更主要的是借助该物来表现自己的某些情怀或志趣。涉及到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
        (3)、古与今
        在怀古诗中,诗人往往是忆古人古事,感今人今貌,涉及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
        ①、借古讽今:景象依旧,人事已变。叹世事盛衰无常,劝帝王以史为鉴。
        ②、怀古伤今:过去繁华,如今衰败。忧王朝走向没落,伤百姓命运悲惨。
        ③、怀人伤己:忆古人功成名就/命途多舛,感自己壮志难酬。
        小结:这三种关系,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类型来判断。一般来说,山水、田园、边塞、羁旅、思乡、怀人类诗歌中,涉及到的往往是“景情”关系,咏物诗中涉及到的主要是“物我”关系,而怀古诗中涉及到的主要是“古今”关系。我们只要把这些关系确定以后,相应的表现手法自然就明朗了。
        四、课堂小结:
        以后诗歌鉴赏中需要我们明确表现手法并分析时,我们就可以先判断相关诗句到底包含了哪种关系,然后根据关系来确定相应的表现手法。这样一来,我们的鉴赏方向就更清晰,也更准确了。
        五、课后练习(略)
        板书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