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   作者:王甜甜1 徐欣欣2
[导读]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王甜甜1        徐欣欣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3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80例就诊我科的急性心梗患者,按优化心梗护理流程前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2019年12月之前就诊的患者,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抢救护理,观察组为2020年1月以后就诊的患者,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室滞留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科抢救室滞留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缩短,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明显缩短心肌再灌注时间,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值得推广.
        关健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发生持续性的急性的缺氧缺血现象所引起,在临床上大多表现为具有持久性和剧烈性的胸后骨疼痛,并且疼痛通过硝酸酯类药物和休息等不能够完全缓解,患者会同时伴有心电图变化和血清心朋酶活性增加等现象。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的常见病,病死率高。本次研究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中心,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重点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12月,所有患者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其中参照组有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6.96±4.15)岁:研究组有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6.32±4.86)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其组间差异性表现为(P>0.05)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入院患者展开急救,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等。
        1.2.2研究组该组患者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优化总诊护理流程,主要内容有:①院前抢教优化流程:在急诊电话接通以后需第一-时间进行出诊,确保出诊在3min以内完成。在出诊过程中,需要与患者家属保持随时通话,并指导患者家属展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护理入员到达急救现场以后,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立即展开吸氧.合理输液和用药等工作,完成操作以后安排转运。②接诊优化流程:以首位就诊护±作为患者的第一负责入,将疑似为心肌梗死的患者立即送进抢救室,10min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并微信上传,20min内完成快速肌钙蛋白测定。确保患者绝对卧床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展开心电监护等。③急诊交接优化流程:对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给所涉及到的各个科室,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系列的相关工作,包括做好手术前准备.完成文件签署以及填写好危重患者交接单等工作,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1.3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忠者的抢救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入急诊室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三者均与抢救效果成反比例关系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的例数.AMI复发的例数和再次PCI发生的例数,对各项发生率进行分别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t检验,用均数x.标准差s描述计量资料,应用x^2检验,用频数n.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当组间差异性体现为(P<0.05)时即证明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相关时间指标
        研究组患者的分诊时间,入急诊时间和球囊扩张时间均低于参照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祥见表一。
              
2.2 比较两组急救情况
        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AMI复发率和再次PCI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早期病死率高,在死亡的患者吕约50%在发病后1h内于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优化院前急救及转运流程后,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能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确诊,可以及早进行有效的院内救治,提高了救治愈率、减少死亡率。通过优化急诊接诊流程,开展道 诊护±负责制,有预见按标准主动地按流程进行工作,达到预定的急救护理目标,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由于患者大多数存在致命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随时都 有病情恶化和生命危险的存在,院内转运是救治患者过程中有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优化转运流程是急救安全转运的重要措施,有力的提高了心肌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间就是生命,院前抢救、急诊室治疗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建立实施规范、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使护理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在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为挽救濒死心肌争取时间,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成功率。在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中,护±培训、护理质量控制及评价方面仍要进一步分析研究,从而更加完善急诊护理流程。
参考文献:
        [1]王静.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健康必读 2020年12期, 154页, 2020.
        [2]朱秀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0, 21(6):13-15.
        [3]陈璐,陈湘玉.急性心肌梗死病入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2):482-4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