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慧 毕淑霞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4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0例)和观察组(n=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介入安全管理模式,经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护理满意为98.5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75.71%(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比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介入安全管理模式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有效降低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安全管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
神经内科是医院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科室,且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量比较大,神经内科的患者在治疗中也会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常规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且护理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中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为对象,探讨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4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龄(51-74)岁,平均(63.57±1.42)岁。观察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52-75)岁,平均(64.79±1.28)岁。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强调不遵医嘱的危害,从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介入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方式如下(1):成立安全量化管理小组,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以及护理安全责任感,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能够更细心、耐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2)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的普及,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每项护理操作更专业,病情观察更细致,从而减少了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3)建立考核制度,对表现好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理念,避免护理人员将自身情绪带入工作中,从而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给相关患者填写,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
(2)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分布比较两组患者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护理满意为98.5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75.71%(P<0.05),见表1。
.png)
3.讨论
神经内科所接纳的患者包括脑梗死、脑炎、脑膜炎、癫痫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1],多数患者会在清晨洗脸或者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患者会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2];且患者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3];鼓腮和吹口哨时,会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也会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且有口水自该侧淌下[4];患者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也会出现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的情况,临床上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5],也就是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因此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6]。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护理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神经内科中会有一些患有神经衰弱的患者,这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且常规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此类患者,而护理管理实施的核心在于要为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尽可能的让患者避免受到医疗风险的影响,面对神经内科的患者来说,存在有一些年龄较大或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这对护理安全的要求就会更高。本研究中对神经内科的患者介入了安全管理干预,医院成立安全量化管理小组,这强化了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同时也加强了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的责任感,使护理人员在护理时能够更细心、耐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医院也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安全知识的普及,结合神经内科特殊情况制定管理办法,这一举措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知识,能够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每项护理操作更专业,病情观察更细致,从而减少了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医院通过考核制度来对表现好的护理人员进行鼓励,这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理念,使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避免了护理人员将自身情绪带入工作中,进而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护理安全。介入安全管理后,观察组总护理满意为98.5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75.71%;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相比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安全管理模式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效果更好,介入安全管理模式,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有效降低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 宦红美, 金小芹, 张艳.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035(007):501-505.
[2] 门金, 李爱红. 晨间床边查房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有效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016(024):3658-3661.
[3] 庞文优, 蔡晨伟. 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0, v.28;No.315(08):72-73.
[4] 李丽军. 分析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强化安全教育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04):114-114.
姓名:李凌慧(1989.10),民族:汉,籍贯:山东威海荣成市,毕业于济宁医学院,学历本科,单位: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邮编:264300,研究方向: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