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 朱晓敏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朱晓敏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施工水平对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但就目前来看,混凝土施工依然存在诸多质量问题亟待相关工作人员解决。
        经纬置地有限公司  上海宝山  200434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施工水平对工程建设质量及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但就目前来看,混凝土施工依然存在诸多质量问题亟待相关工作人员解决。针对此现状,本文分析了影响混凝土施工水平的各类因素,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制定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机制,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日渐扩大,混凝土技术呈现出大体积发展趋势,对混凝土施工期间的质量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常见基础结构,相较于普通混凝土结构而言,各类力学性能更加显著[1]。混凝土施工水平可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地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深远意义。但受到施工水平与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依然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因此对混凝土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需得到施工部门的高度关注。
        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水平,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效果,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同时,制定严谨的混凝土质量施工管理机制,能够切实优化混凝土各项功能,保障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根本上控制混凝土质量问题发生,促进建筑工程高质开展。
        2、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水平的因素
        2.1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因素
        混凝土和易性能主要就是指混凝土在拌合、浇筑等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流动性、粘聚性等[2]。对混凝土和易性能造成直接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水、水灰比等,其中,水灰比能够直接决定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耐久性,需做好混凝土和易性管理工作,依照建筑工程具体施工特征,注重控制混凝土配置环节。
        2.2水泥强度影响因素
        混凝土水泥强度主要分为抗压、抗折、抗拉三种类型。其中,抗压强度主要就是指使水泥承受的最大压缩应力、抗拉强度主要就是指水泥承受的最大弯曲的应力。在混凝土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需施工单位做好水泥质量管控工作,加强水泥试验检测力度确保水泥能够在提升混凝土结构各项力学性能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2.3施工技术质量影响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期间,施工技术也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总体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忽视对混凝土模板质量进行严格管控,模板在安装与装卸过程中出现变形情况,导致混凝土漏浆问题出现,为建筑工程后期施工埋下诸多质量安全隐患[3];第二,没有对混凝土浇筑环节进行质量管理,混凝土浇筑高度与混凝土浇筑时间存在较大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后期极易出现裂缝问题;第三,混凝土振捣技术管控不严,没有依照施工规定严禁操作混凝土振捣环节,导致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水平受到严重不利影响。
        2.4温度因素
        在混凝土实际施工期间,施工温度也会严重影响到混凝土结构性能,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导致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下降。由于当前建筑工程开展规模较大,所使用的混凝土体积更大,受到混凝土材料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影响,在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结构因温度应力的收缩出现变形,致使混凝土结构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3、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对策
        3.1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控水平
        为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水平,需加强混凝土施工材料管控力度。现阶段建筑市场发展速度极快,建筑材料品牌、规格以及强度等级存在诸多差异,建筑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需相关部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细致分析施工材料差距。

同时,做好施工材料各项力学性能的试验检测,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分析施工材料各项力学性能,避免不合格施工材料被投入到正式使用中。
        就目前来看,在科技技术水平快速发展的引导下,水泥强度性能进一步提升,水泥的颗粒与混凝土养护后抗压强度具有密切关系,水泥颗粒越小,混凝土抗压强度越大,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需这种检测水泥颗粒细度。同时,结合混凝土施工要求,选择具有更高强度的混凝土种类。
        3.2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期间,经常会受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影响,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实际建设要求不符[4]。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需做好混凝土浇筑管理工作,使用分层浇筑手段,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发生几率。保障混凝土浇筑环节的连续性,设置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使用期间更加规范。
        3.3做好混凝土施工工序研究工作
        注重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要求建设单位能够制定出严谨科学的职工责任机制,依照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不断优化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环节,确保混凝土施工期间的各项工序均能够落实到个人。加强对工程各参与人员的考核力度,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水平,施工人员各类施工行为能够得到根本上约束[5]。结合工程实际施工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更好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水平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注重混凝土施工期间的技术交底工作,要求对混凝土支架以及钢筋结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分析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并对出现故障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加大混凝土配合比的监管工作,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对混凝土内砂石、水泥以及其他外加剂等剂量进行严格管控,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
        3.4注重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施工时,必须积极借助有效的养护措施,促使混凝土温度与湿度均能够达到建设标准。施工者还应对混凝土内外温差展开科学调控,确保混凝土强度更具有稳定性,以此避免裂缝问题出现。在对混凝土进行保养时,必须对湿度和温度进行严格的管控,在各个季节与气候环境之下,必须予以合理的措施进行保护,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质量水平。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能够更好抵御温度因素影响,还需结合施工现场气候条件调整养护手段,在外界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采取一定手段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处理。
        在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发生期间,要细致分析引发结构裂缝问题的重心所在,首先就需要选择更加有效的混凝土配置工艺,要求科研人员积极试验与调整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环节,使混凝土能够具有更优质的抗裂缝性能。其次,在建设期间,相关施工者必须严格根据标准的配置比例制作混凝土,严禁投机取巧,过于追求建设效率,忽视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与性能。最后,在混凝土展开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在其中添加适量的配筋,以此强化混凝土抗裂性。
        总结:总而言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主要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是重要管理任务,混凝土施工经常会受到外界环境、施工工艺养护管理等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与实际设计要求不符,需相关管理部门结合建筑工程实际设计要求,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机制,从根本上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真俊.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桩基施工质量的对策探讨[J].居舍,2019(04):13.
        [2]崔德好,张树彬.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06):214-215.
        [3]李江.超高层矩形钢管混凝土柱施工质量控制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
        [4]钟树勋.建筑管理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与质量的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8):138-139.
        [5]赵炜.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7(05):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