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综合因素影响下,当前,我国城市建筑中的高层建筑形式越来越多。值得注意的是,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进行了地下室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而由于建筑地下室本身所处的位置与环境条件较为特殊,导致其在建筑设计与施工开展中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基于此,以下对浅谈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城市用地的日益紧缺。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矛盾。然而,建筑地下结构部分与上部结构不同,属于隐蔽工程,长期处于复杂的地下环境中,特别是地下水的影响,容易产生渗透、漏水等质量问题,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进行补救,同时,浸水也会对建筑结构的性能、承载力、耐久性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建筑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与施工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1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在进行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时,需要明确其设计目的及各项基本原则和要求。一般情况下,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设计是为了避免地下水与滞留水体渗入地下结构中,从而对地下室的正常使用及其功能产生影响;同时,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设计,还需要通过设置和应用防水层,避免地下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因受到地下水浸泡而导致材料性能及结构稳固性受到影响,从而对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形成威胁。在进行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设计中,应遵循“防、排、截、堵相互结合”和“因地制宜、刚柔并济、综合治理”等基本设计原则,从而对建筑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可靠性进行保障,并提高其防水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合理性。在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中,上述各项基本原则及要求能够对工程所在地区及其周围的地下水分布与变化规律进行全面、准确与详细的了解,从而确定地下水水位的最大标高,并根据地区的地质与地形特征,从建筑地下室结构与防水材料应用、施工开展条件等因素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地下室防水设计方案的确定,从而对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保障,满足建筑地下室防水设计与施工的需求。
2地下建筑防水抗渗质量通病与原因分析
2.1变形缝渗漏
主要是金属止水带焊缝不饱满或与钢筋相连形成渗漏通道,橡胶或塑料(PVC)止水带接头没有锉成斜坡进行粘接搭接。还有可能是变形缝处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导致。
2.2防水卷材起鼓、翘边、破损
防水卷材出现起鼓、翘边、破损等情况,引发渗水渗漏等问题。引发防水卷材质量问题的原因包括基层质量不佳、防水卷材施工控制不严格等。由于地下建筑的基层质量不佳,防水卷材施工前,表面涂层有冷凝水等,冷凝水受热蒸发引发起鼓现象。当基层表面不干燥、表面清理不严格时,防水卷材铺贴后会引发防水卷材翘边,贴合不紧密。施工过程对防水卷材保护不足,受到外力影响造成卷材破损。
2.3混凝土施工渗漏
因为施工缝留置不当,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没有凿毛,残渣清除不彻底,未做企口或安装止水带等原因导致的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酥软,从而沿缝隙出现渗漏。
3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
3.1卷材湿铺
铺设前同样要将基层表面施工垃圾彻底清除干净,保证基层表面平整,并用高标号聚合物砂浆将砂眼、孔洞等修整完善,保证基层无空鼓、无开裂、无浮浆、无积水。按照2:1的比例配制水泥素浆,高温天气或基面比较干燥,可加入适量建筑胶粉。水泥素浆配制完成后视基层平整情况刮涂水泥素浆,通常素浆厚度在2mm左右,过厚会导致开裂,过薄则会影响粘接效果。刮涂时要注意压实、抹平,保证刮层的平整度。
防水卷材涂满水泥素浆后抬起一端回翻铺贴于基层,注意铺设过程中要用刮板由中间向两边刮压排出空气。下一幅卷材对齐基准线,并与上一幅卷材可靠搭接,搭接宽度至少在8cm左右,铺贴下一幅卷材时要注意长边搭接,撕除上下层防水卷材搭接处隔离膜,用水素浆铺搭接边。铺好防水后至少晾放1d,通常温度越高晾放时间越短,高温环境中要注意做好防水层的遮盖,避免高温曝晒。
3.2做好施工组织
施工设计与施工组织是地下建筑防水抗渗的关键,在施工前,必须加强图纸会审,根基建筑工程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在各种防水防渗工艺中选择最优工艺,确保工艺符合工程需求,又能达到经济效益。施工前选择具有资质的防水施工队伍,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地下建筑工程防水抗渗是由多种工序组合而成的综合性工程,施工前需要明确建筑结构防水抗渗等级,做好工程交底,严格工程质量要求。
3.3建筑地下室的主体防水设计
对建筑地下室的主体防水设计和分析,一般从建筑地下室结构的自防水保护设计和对附加防水层进行防水设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通过建筑地下室结构自防水设计进行地下室主体防水保护时,主要会从对混凝土级配设置的合理性控制及通过增加减水剂、膨胀剂等添加剂的方法,来实现对建筑地下室主体的有效防水设计和保护。在选择建筑地下室结构应用的混凝土材料时,不管其防水等级设置得高低,均需要选择自防水混凝土材料进行结构施工,并且需要选择膨胀率在35%及以上的高效膨胀剂进行掺加使用,以对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韧性与耐磨性、抗裂性等各项性能作用进行有效改善。
3.4防水混凝土施工
地下工程要采用防水混凝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选择水泥品种,碎石、卵石粒径在5~40mm,严格控制含泥量、粗细骨料等,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要求使用外加剂,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拌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出来离析现象,否则需要进行二次搅拌,合理控制塌落度,如果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则需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不得直接加水。采用高频机械将混凝土振捣密实,直至不冒气泡、泛浆为止;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尽量减少施工缝;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绑丝等不得接触模板,如必须穿过结构固定螺栓,则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混凝土终凝前要加强抹压,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
3.5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第一,施工缝的设置与控制,地下建筑防水工程需要严格控制施工缝,底板和墙的交接处应该避免设置施工缝,当存在特殊要求必须预留施工缝时,需要距离底板50cm以外的地方设置施工缝并且设计成为凸形结构;第二,变形缝施工控制,变形缝的施工需要用到橡胶止水带,将橡胶止水带固定于钢筋上,确保混凝土振捣均匀,止水带位置清晰;第三,金属止水板的安装控制,金属止水板的材质与宽度应该符合工程需求,采用双面搭接焊的方式固定金属止水板;第四,穿墙套管施工控制,穿墙套管需要在中部位置焊接止水盘,避免发生渗水渗漏,穿墙套管应该预埋准确,穿墙螺栓也需要焊接金属止水盘,利用油漆防腐,确保墙体防水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不仅关系到地下工程的工程质量、使用性能,还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及工程安全,因此要重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从各个环节加强施工管理,保证防水工程施工的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洪伟堂.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20(11):163-164.
[2]胡金洲.房建施工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重难点[J].建材世界,2020,41(05):119-121.
[3]张磊.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策略研究[J].居业,2020(09):105-106.
[4]毛盾.某高层建筑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66-167.
[5]陈世磊.房建地下工程中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地产,2019(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