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摘要:抢险救援是消防安全管理中一个涉及多项学科、多领域的课题。本文对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管理措施。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过程;安全管理
前言:消防部队承担着繁重的防火、灭火及社会抢险救援任务,肩负着保卫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灭火救援是消防部队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根据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消防部队官兵在执行灭火救援过程中,伤亡比例有所上升,引发对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的关注。
1.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1.1安全意识有待加强
消防人员一直秉承牺牲奉献的职业操守,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对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容易造成伤亡事故。也有部分消防人员在面对火灾危险时,因为缺乏经验,无法冷静思考,按照常规流程操作实施救援,增加安全隐患。
1.2无法准确掌握火灾现场情况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火情危急,没有足够的侦察时间,指挥官无法完全掌握实际火情,只能根据自身作战经验做主观判断,并部署救援行动,一旦判断发生偏差将增加消防人员的危险。
1.3保护措施有待完善
尽管消防部队的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设备维护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容易导致部分设备老化损坏。而且如果日常缺乏训练,会导致部分消防人员无法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无法利用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1.4客观上存在不安全因素
①浓烟和热气流是火灾现场最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火场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如木材、塑料、墙纸、地毯等被广泛应用,当建筑物中发生火灾时,这些材料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烟气,迅速消耗空间内的氧气,如果排烟条件差,有毒气体和烟气会迅速充满整个空间,引起缺氧或中度,危及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②灾害现场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泄露、油品沸溢、喷溅和“轰然”、“回燃”情况等情况,是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在爆炸发生前,如果消防人员不能够及时撤离,容易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③建筑物陷阱多、电气设施隐患多。建筑物的陷阱主要是指钢结构建筑、泥墙、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脱落、高空掉落物品、消防电梯故障、室内竖井容易被人意外进入等情况。电气设施隐患是指火灾现场电线和生活用的电气设备。因为,当电流经过人体时,会造成心肌严重萎缩,中止呼吸,电流会烧毁人体器官。许多情况下,消防官员在电气设备附近灭火时会因为接触电流而造成人员伤亡。
2.加强消防灭火救援行动中安全管理措施
2.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领导需要详细分析当地的消防火灾救援形式,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充分意识到消防火灾救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稳步加强安全发展观念,做好安全预防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对社会稳定发展和消防人员个人的人身安全负责,切实安排好消防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此外,需要将安全管理纳入消防部队日常运营工作当中,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发现问题应及时协调解决,不断提升消防救援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2.2深化理论学习,提升安全意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层建筑林立、地下建筑增加、石化企业相继建立,火灾现场也相继出现各种各样新型的问题,大大增加了发生火灾的频率和增加救援难度。这面对新形势,各级部门和领导需要有更加清晰地认识、及时更新观念,增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救援指挥能力,满足不断变化形式系的需求。
2.3加强装备建设,做好安全保障
在灭火救援工作中,各级领导需要充分意识到,除了需要资源还需要精湛的装备。消防战士的防护装备是确保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基础的保障,是最后一道保护伞,相当于消防人员的生命。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需要指导消防人员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佩戴和使用方法,做好防护设备的维护、养护工作,加强通信设备建设,优化通讯装备,确保通信设备便于携带、能够精准定位,可以为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中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
2.4科学指挥作战,合理运用战术
2.4.1指挥员的各项决策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指挥员需要清楚了解作战目的,对作战结果进行预测,根据火灾现场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快速判断可能出现的险情,并进行战略部署,更好取得作战主动权,有效控制火灾现场,减少人员伤亡。
2.4.2正确选择进攻阵地。很多建筑物会在火灾发生之后容易发生变形,需要及时侦察,因此,在选择进攻阵地时需要考虑到:首先,必须迅速判断现场墙体的受力情况,是否发生变形、裂缝的情况,不得处于非承重墙或屋顶等下方;第二,检查石膏、水泥等装饰物是否会掉落砸伤人员;第三,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阳台、屋顶、窗台等地方的水压过大。
2.4.3科学运用“撤退”战略。在灭火救援现场容易出现无法预测的突发状况,为了避免造成更多人员伤亡,必须选择撤退,及时更改作战策略对现场进行再次部署。作为指挥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撤退意识,更要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超强的组织能力,当消防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必须理智选择迅速撤离。
2.5紧贴实战训练,提升作战效能
消防日常训练应该从实际作战角度出发,为日后实际作战做准备,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和教学方法,促使训练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消防人员和作战指挥官的作战能力。除了将日常训练和实际战斗相结合外,还需要关注将单兵训练与团队作战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消防人员能够更加快速的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团队配合能力等综合作战水平,减少人员伤亡情况。
在对消防人员开展训练时,有必要考虑将现有消防装备与消防人员有效整合,训练消防人员充分熟悉和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提高消防人员的作战能力和战术技巧。同时,也要不断更新培训概念和创新培训方法,灵活使用培训场地,根据消防人员的具体情况做针对性地训练,不断提升消防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语:综上所述,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技术、设施、人员素质都取得了进步,但随着社会火灾事故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不断提升,给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带来巨大的挑战。为确保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加强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制度、改进技术、加强管理,促进火灾救援工作顺利实施,消防人员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树生.浅谈火场指挥员的战术意识.火灾扑救参考文献:.
[2]吕亮.消防灭火救援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4
[3]商益民.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6(0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