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就目前情况而言,在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城市内生态环境遭到大肆破坏,因此,现阶段我国应注重城市内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在简单概述了弹性城市理论 及城市湿地公园概念后,开展了对上海市金州区鹦鹉洲湿地公园的设计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基于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弹性城市;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生态恢复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使得城市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水污染严重,致使国内的环境污染加剧。因此,如何能够修复、维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加速环境治理、维护生态平衡,因此,探究基于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对于促进我国和谐、绿色发展尤为重要。
一、弹性城市理念与城市湿地公园
(一)弹性城市理念概述
“弹性”这一词起初是物理学针对弹簧的物理作用而产生出的名词,是指弹簧受到外力干扰时能够快速回归初始状态。而后,生态学家霍利提出:当生态环境受到干扰破坏时,是否能快速地回归初始状态。这是“弹性”一词的概念首次应用在生态环境研究领域当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针对此现象,生态学相关领域研究者试图将“弹性”与城市建设进行整合,以期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弹性城市”这一名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1]。
(二)城市湿地公园概述
“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当中的湿地资源,并以生态保护、休憩教育为核心的城市绿地建设公园。”这是生态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城市湿地公园理论概念的定界。湿地公园主要是对纯天然的湿地资源加以人工修饰,因此,在其设计理念上,还需要以生态保护为主[2]。
(三)弹性城市理念与城市湿地公园结合的重要意义
湿地是自然界中生态功能最强大的、生物种类最多的地区,在城市内建设湿地公园,不仅可以优化城市环境,还能够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由此可见,在城市内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弹性城市概念已经进入了实践阶段,城市内建设湿地公园,不仅能够促使城市内环境恢复“弹性”,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内的空气质量,还能够给予城市居民一个观赏性高、娱乐性强的公园,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身心放松的地区,同时还能够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3]。
二、以上海市金山鹦鹉州湿地公园为例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分析
(一)项目概况
鹦鹉洲湿地公园位于我国上海市金山区,占地面积约23.2万平方米。2015年,金山区政府提出“金山城市沙滩西侧综合整治及修复工程”的实施,在金山区建设鹦鹉洲湿地公园,耗时两年,于2017年年初完成建设。鹦鹉洲湿地公园主要分为三个区域,即湿地净化展示区、盐沼泽地恢复区和自然湿地引鸟区,从而提升湿地品质,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观赏、社交的好去处。
(二)项目特色
该项目是以湿地生态环境为主体的观赏性、娱乐性公园,其不仅具有极佳的观赏景观,还拥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项目,在保持自然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下,加以人工修饰,融入灯光设计,同时用步道设计将各个景区连接起来,促使市民和游客能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该公园的设计是在弹性城市的理念指导下,以维护生态环境为主,充分考虑了空气湿度、水质、绿植覆盖范围等因素,结合城市特点,促使湿地公园能够更好的融入城市、净化城市。
(三)项目启发
首先,从观赏性的角度来看,鹦鹉洲湿地公园的灯光设计及人工修饰道路等都增加了景观的弹性。
由于湿地是自然的生态景观,若对其加以人工修饰就势必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不可过分干预生态系统,同时还要注重动植物的生活环境,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其次,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鹦鹉洲湿地的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维护城市内生态环境,二是修复城市内生态环境,但可想而知,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并不是短期内可完成的,而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通过自然的自愈能力来解决整体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从社会弹性的角度来看,鹦鹉洲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够为当地社会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游憩场所。在鹦鹉洲湿地公园内,游客可以感受到自然地魅力,促使人们身心得到放松,同时,还能够激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基于弹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弹性城市视角下湿地公园的设计要点
首先,从保育区的优先性原则来看,湿地公园的主要作用便是维护城市内的生态环境,而这也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初衷。湿地公园的建设能够修复由于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城市,因此,为了避免游客在湿地公园内破坏了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需要将该部分设置为保育区,并且要求游客不可近距离接近保育区。然而,若想真正的控制好游客,禁止游客进入保育区,则需要在湿地公园设计的过程中,对湿地公园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让游客观赏区远离保育区。
其次,从规划的整体性原则来看,其实,湿地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自愈功能的独立的生态系统,因此,可将湿地公园看作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人工过多的干预。
再次,从功能分区的保护性原则来看,湿地覆盖地区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设计时,需要根据每个地区不同的功能与现状进行设计。例如,被开垦的农作物种植区,由于土壤、湿度等都比较适合农作物种植,因此可将此地区作为自然活动体验区,让游客可以感受到采摘的快乐。再比如,区域场地内较多坑塘的地区,可对此地区进行挖掘并相连,形成一片人工湖。
最后,从生态设计的修复性原则来看,湿地本身便可依赖自身的修复能力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然而湿地自身的修复功能若想真正地发挥作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设计时,需要以人工来辅助湿地来快速恢复生态系统。例如,在对水质进行修复时,可选择建造人工湿地或植被缓冲带,在对土壤进行修复时,利用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而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分解系统将重金属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二)弹性城市视角下湿地公园的设计策略
首先,需要针对湿地公园的功能,将湿地公园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展示区及环境体验区,根据每一个区域的不同的功能对湿地公园进行规划与设计。例如,生态保护区需要尽量远离生态展示区和环境体验区,杜绝游客进入,避免生态保护区内的生物受到人们的打扰,但游客可利用观鸟台、望远镜等来欣赏生态保护区。对于生态展示区而言,这部分地区属于商业化的地区,因此,此部分地区要多设置休息座和垃圾桶,避免环境遭到破坏,同时,生态展示区应以绿植为主,尽量避免动物在生态展示区生活。环境体验区主要是让游客欣赏自然的美景,因此可在此部分地区设置观览车,方便游客欣赏景色,同时需要为游客设置休息区。
其次,湿地公园受到生态破坏是在所难免的,而在生态遭到破坏时,怎么能够让生态环境快速恢复才是湿地公园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设计时,需要利用弹性城市理论,针对生态环境中的某一功能设计多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促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让被破坏的地方得以修复。
结论:综上所述,在弹性城市的理念下,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注重保育区的优先性原则、规划的整体性原则、功能分区的保护性原则及生态设计的修复性原则,同时针对公园湿地的不同功能合理规划生态保护区、生态展示区及环境体验区,利用弹性城市理论,加速生态环境的恢复,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梦儒.丁溪圩塘湿地公园弹性景观设计与研究[D].河北: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20.
[2]赵伟.弹性景观设计理念在滨水环境中的应用与研究——以安丘大汶河湿地公园为例[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8.
[3]王佳琛.弹性设计理念下的城市溪谷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