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刘金浩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刘金浩 宋川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下,乡村建设逐渐发展。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水县分局  276400
        摘要:近几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下,乡村建设逐渐发展。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加地变得严重起来。由于生活用水过量排放,水污染是一个突出的污染问题。保障农村的人民能够安全使用水资源,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是当务之急。文章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活污水;概念;处理现状;处理措施
        引言
        目前,为了更好地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我国在各地建设了许多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特别是针对农村环境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但仍然不能真正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带来的问题。因此,必须及时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不规范和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不力的问题。有必要针对主要问题研究和探讨对策,解决好农村污水处理问题,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和谐,人民生活将会水平提高,并且农村的发展更加迅速。
        1当前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和主要模式
        1.1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情况
        提到乡村生活污水,人们会想到洗手间、洗衣房、洗菜间、洗碟子所产生的污水。就是这些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产生的废水,使之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成了多年的难题。所以,要根据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统一管理。随着人口的变化,未来生活所产生的污水将会越来越多,这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这就要求着我们需要改变现状,并且推动后续工作的有效控制。
        1.2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
        鉴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突出特点及其区域普遍性,在污水处理或处置方式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各地区地形、人口、经济发展等因素,来选择适合不同的农村所需要的污水处理方法。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集中、接管和分散。但由于其类型和模式较少并且不够详细,所以,无法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要。因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需要完善,形成综合治理体系。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2.1缺乏有针对性的污水处理技术及处理方式
        由于农村生活的显著特点及其地域广阔,它的污水排放或污水处理方式与其它地方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地区的地形、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进行研究。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主要有:集中式、接管式以及分散式,都是因地制宜。但是,它们的类型和模式很少,也不够详细,不能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需要改进,形成综合处理表。
        2.2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在过去,我们国家有关农村环境污染的法规并不多。由于农村污水处理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并且,不同的地区拥有着差别很大的管理体制,所以就很难开展这一项工作。其主要面临的问题有:需要较高的运营所需的资金,无法贴合实际的设施规模,无法阻挡;与此同时,相关处理人员,干部由于自身的学资以及面临问题所需要的经验的不足也可能会影响到污水处理设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策建议
        3.1基于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在人口少、住户分散的地区,可采用污水综合处理设备,采用多级厌氧好氧工艺,对当地居民进行就地处理,同时控制污染,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在居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可以考虑建立污水收集网络和集中处理设施,这样可以进行污水的集中和统一处理。当人口稀少或者人均用水量很低以及污水浓度很低的时候,如果说土地资源较为充足,这就可以考虑采用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方式了。在欧洲,很多发达国家会采用二级或三级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既可使处理出水达到较高标准,又可保证系统长期正常运行。
        3.2基于不同排放去向制定差异性排放标准
        若排泄目的地为饮用水源、水库、湖泊等需要特别保护的水域,则须严格控制尾水污染物指标,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对农田灌溉及其他水资源利用后水处理方案进行科学、客观的编制,以满足农村农业用水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对氮磷废水的处理,应考虑放宽排放限值。

灌水中的氮磷形态适宜,可作为肥料使用。
        3.3建立保障措施
        第一,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将农村生活污水分为限制区、严格控制区和简化区,并分别加以分类控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状况;第二,政府部门积极制定污水处理标准,为污水处理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为污水处理指明方向。
        3.4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更好地开展整治工作,农民生活污水的处理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农夫不会独自做的。除资金支持外,政府部门还应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事业的顺利发展。
        3.5合理选择技术工艺
        县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其位置、密度、人口密度、排水特征及地形,选择适合自身的的处理方法或者说是工艺。距离城市比较近的农村地区,最好是按照市政排水设施建设的要求,接入市政排水设施,收集、处理生活用水。而工商业发达的农村地区,则应该积极地铺设污水管道,集中收集污水,并采用生物技术处理。在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少,地形复杂,农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所以处理方法简单。
        3.6加快技术研发
        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成为农村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当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还处于初步试验阶段,许多工作还没有开展。为此,各有关单位应积极与国外先进技术专家进行交流,加快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步伐,提高处理效果。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污水处理先进技术。
        4处理工艺
        4.1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利用酸化池中厌氧微生物与氧化池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生活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CO2和水,实现废水的净化。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稳定,所需要地占地面积比较小,而且拥有着很高的自动化程度。但是,其缺点是设备数量众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对管理者的专业技术要求也很高。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应用到小面积的土地和人口密度高的城市地区,例如,人口密度为1000的城市地区。该技术已在部分地区得到应用,安溪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也已建成。废水处理能力300 t/d,3000人提供服务。
        4.2以"复合生物滤床+人工湿地"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的效果较为稳定,并且占地面积不大,运行能耗低,运行所需要的资金较低。景观效果良好,可作为乡村休闲公园的配套设施。它的优势是适合300~1500人居住的地区以及相对分散的村庄。
        4.3以"生物滤池"为核心的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
        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利用生物滤池内生长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的代谢作用,来降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这样可以过滤和净化污水。该方法比前两种方法能耗更低,而且同样适用于面积较小的区域,服务人口不少于前两种方法。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改善生活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一系列有条件的因素,不断优化污水处理技术,基于农村生活污水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根据农村生活用水,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收集生活污水,经过一定处理后,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其他方面,充分利用污水资源;在农村日常生活中,由于人们不注意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体受到极大污染,有效控制用水的排放,落实好用水处理工作,有助于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林丽梅.城镇污水处理服务市场化改革成效评价[J].福建农业大学,2014,6.
        [2]李明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6):192.
        [3]顾华.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成效及经验探讨[J].关注农村水安全,2009(6):16-21.
        [4]冯亮.中国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