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
身份证号:42070219860802****
摘要:本文围绕通信工程的施工展开讨论,分析探讨施工期间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文章对信息化管理在施工期间的应用优势作以简单分析,指出其在工作效率及质量、施工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势。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管理在此方面的应用,应积极采用BIM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不断优化业务、改进结构,重视基建工作,并利用信息化设备对施工区域实施全面监管,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通信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设备的依赖越来越严重。随之,通信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也就得到提升,为适应现代化快节奏、高质量的施工模式,就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实时全面的管理,在效率和精准性方面都是十分可观的,而且,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实现人力成本的有效管控,满足现代化信息工程施工需求。从目前通信工程的管理实况来看,其信息化管理仍有待改进和提升。
一、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是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施工效率,并提升通信工程的服务质量。而且,可以实现对多类型、多渠道信息的有效整合,符合现代化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有效管控项目成本。另外,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一些高危环节、设备实施管理,有效规避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对于一些高密度、复杂的设备也能实现高效管理。可见,信息化管理优势之显著。
二、应用具体措施
(一)合理使用BIM技术
BIM技术可以促进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其是一种信息化模型技术,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精准、高效的特点,实现对通信工程的高精准管理。利用这一技术对整个通信工程实施集成化管理,将相关施工信息进行全面、有效地整合,以减少信息整合方面人工成本、时间成本的投入,这有助于施工方对工期与质量的把控。在进行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科学规划流程,以工程成本核算工作为例,具体如下:第一,创建数据库[1]。依据工程成本规划需求创建相应的数据库,将工程实际成本录入,对未确定实际成本的部分以预算成本代替,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成本预算;第二,更新数据库。随着项目工程的推进,依据实际情况对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更新,确保其真实性;第三,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库的信息及实际因素监理BIM模型,借助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对相关结构进行分析、核算,实现对成本精准、有效的把控。当然,这一技术可以应用至施工的方方面面,行管技术人员要灵活运用,以推进此方面信息化管理的实现。
(二)建立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相关部门应投入资金、人力建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根据实际需求予以完善和优化。
对于通信工程而言,其受众群体广,对信息化平台的全面性要求较高,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并综合多方因素来建构信息化管理平台。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服务系统[2]。该系统是对外的,面向用户群体,其需要考虑到访问权限、信息实效性、信息共享性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二,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分为常规管理和数据管理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对用户的权限、信息的发布、归档等一些常规业务的管理,后者则是对整个管理系统信息的统计、分析、更新、维护等等,十分重要。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去完善和优化这一系统,以保证其在服务与管理方面更精准、更高效。当然,完善的管理平台需要相应的管理体系做支撑,所以,相关部门还要建构与之相对应的体系,以提升平台管理实效。
(三)优化业务流程
信息化管理对通信工程的业务流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若采用传统业务流程,是很难适应新的管理方式的,而且,传统多层次的信息传递十分缓慢,这与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相斥,间接阻碍了信息化管理的推进。所以,应依据工程实际需求及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完善,对传统、相对保守的流程、结构进行剔除整改,简化整体业务流程,改进组织结构,实现通信工程管理期间信息的高效传递。当然,这需要完善的基建设施。在进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完善过程中,应及时对相应的基建设施进行完善和优化,及时剔除旧设施,建造新设施,以支撑新技术、新流程、新结构[3]。这样,通过基层设施到技术层面及制度层面,全面推进通信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推动通信行业高速发展。
(四)施行信息化监管
通信工程中设备的管理亦属于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其在传统模式下,多有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不仅管理效率低,而且在问题的处理方面相对迟钝,阻碍工程顺利进行。而且,随着通信工程规模的不断递增,设备数量、复杂程度也随之递增,需要对其施行信息化管理。对通信工程的相关设备进行统一编码、监管。尤其是一些高危设备,通过信息化监管,对设备的运行动态进行实施监管,确保相关设备正常运行,在出现故障问题时,可以通过信息化监管设备的精准定位快速找到故障问题,高效处理[4]。这样,就可以最大化工程效率。为确保信息化监管的质效,需要相关人员在监管设备的采购与安装方面做到严格、求实。况且,信息化可视化的监管可以作为后期工程验收的凭证,对工程的后期审核、管理意义重大。
三、结束语
现代化的通信工程对效率和质量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做好施工期间的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合理利用BIM技术,并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据实际需求进行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改进,同时,还要完善相应的基建设施,以支撑信息化管理的有效落实,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来替代人工,有效避免施工期间的误差,保障施工安全、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陆星星.论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No.313(02):194+197.
[2]周健东.浅谈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当代旅游,2018,000(015):106.
[3]邱昭赋.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v.20(12):104.
[4]张青记.在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No.184(04):218+283.
作者简介:邓敏,男 ,汉,鄂州市,函授本科,高级工,兰州通信段驻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驻段培训师 研究方向:通信工程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