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平
四川省南部县永定镇初级中学 6373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创新型的人才。按照初中时期学生的年纪特点,教师应该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及时指引他们利用历史思维来思考和分析重难点问题,并通过不停的思考和探究从而有效地提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遵循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创新性的课程教学,从而把课堂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对此,本文通过论述当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历史知识。
关键词:初中阶段;历史课程;创新精神
前言
对于怎样采用课堂教学这个有利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精神,这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难题。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引导,并为其创建高效且优质的学习环境,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初中历史教师还应该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开发与有关历史知识的传授、掌握充分结合到一起,从而为其开展丰富多样的历史课堂活动。为了让初中历史的课程教学符合当前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并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教师一定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转化教学的观念,及时创新教学形式,并精心地设计教学训练的有效策略,最终使得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不被重视
现如今,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模式”的思想理念作为部分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他们采用这一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着课程知识内容,并主宰着整个校园,并且部分教师还会时不时地利用应试眼光来对待与批判历史课堂的位置,最终导致历史学科不被重视的现状,甚至沦落为“副科”的状态。因为历史课程遭受到了多种的批判,所以造成历史教师也遭遇到了众多不公平的待遇,“主科”会占用其讲解的时间,留给历史课堂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历史学科不受重视的应试教育理念,从学校的教师以及涉及到了家庭以及社会的教育观念,人们开始出现了对历史教育的偏见【1】。
(二)忽视历史本质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繁荣,进一步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进而也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产方式,比如智能手机的使用。智能手机作为当前为学生提供众多知识信息的关键途径,里边包含了十分广泛的资源内容,发部分学生通过利用互联网来看电视剧或者电影,进一步来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但这些都是相对客观的,影视剧情当中的历史情节都有所改动,同时也不够详细,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对历史的判断也不太准确,最终忽视了历史知识的本质特性。
(三)教学方法单一
在初中时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应试教育理念与功利性思想的影响下,使得历史课程教育陷入了困境之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十分的单一,导致了他们的理解力较差。因此,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方式,而教学仅仅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最后造成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觅目的太过盲目,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难以提升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的有效措施
(一)深入钻研历史教材,掌握教学重难点内容
在初中历史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不断地提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首要任务就是为学生设置高效且优质的历史问题并对这方面进行深入地钻研与探究,牢牢掌握历史教材当中的教学重难点。
同时教师应该做到融会贯通,进一步将课本教材当中的思想情感与自身教学情感相互融合,以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当中蕴含的智力元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授学生《美国南北战争》这部分的课程内容时,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历史问题,进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这一问题“同为资本主义的国家,为什么英、法、美和德、日、意在二战结束之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呢?”。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以帮助他们从浅到深的对比与讨论,最终理解和掌握历史问题的本质特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使其提升创新能力【2】。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传统、陈旧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比较喜欢利用主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初中历史的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任务,因此,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及时采用具有专门性的启发式教学形式,进一步激发初中生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让其充分地意识到主动思考与探索历史内容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当中,历史教师必须创建真实化、逼真化的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对此,教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时创新自己的教学思维,进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意识,并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比如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你,最终强化他们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3】。
比如,初中历史教师为学生讲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课时,为了更好把他们的主动性凸显出来,并且完成课本教材知识内容的统一化,教师可以在讲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提到的特色思想形成鲜明的对比,并做成总结知识点,同时还要将社会主义形式、资本主义进行比较来进行分析论述,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教师能够按照我国基本的国情来向学生讲解中国是如何走向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历史知识点理解,最终提升其历史课程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必须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给学生,鼓励他们对历史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究,使其不断地提升创新思维。
(三)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需要着重把握这一教学环节的机会。初中历史教师向学生所传授的知识点并不一定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不但降低了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还使其失去了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尊重学生的想法,从而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比如,在《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通过创设和谐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学习中。同时,教师要注意的是所创设的和谐教学氛围与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相符合,如教师将问题引进学习氛围当中,并向学生提问:“你都知道哪些现代社会生活或者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轻松的掌握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并充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进行思索及讨论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首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并进行深入地钻研和探究历史教材,从而掌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进一步开拓他们的思维意识,最终提高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彦军.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软件:电子版,2018,000(005):67.
【2】姚刚.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初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1):101-101.
【3】许静.如何实现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初探[J].魅力中国,2018,000(00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