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期2月   作者:陈丽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与新高考模式全面实施,英语教学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其中英语作文发生较大变化
        陈丽霞
        常熟市中学 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与新高考模式全面实施,英语教学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其中英语作文发生较大变化。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作文新题型,其教学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所谓读后续写即学生阅读文本材料后结合内容和情节展开续写,提升读写能力。一般读后续写阅读材料倾向于记叙文,重点考查学生想象、阅读理解、语言组织、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该教学模式出现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规律,使师生更注重英语阅读,更能有效启发和活跃学生思维,高效率输出阅读内容,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
        引言
        2017年高中英语《新课标》公布后,英语科目高考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和新的尝试,从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高考英语增加了一个新的题型——读后续写。“读后续写”考察的是学生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既要读懂和理解原文,还要能够在原文的叙事逻辑基础上,通过续写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一全新的改变对学生掌握英语读写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学生和老师又是一项新的挑战,在没有以往教学基础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制定教学方案,如何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都成为教学中的挑战。
        1科学配置阅读文本与续写段落的比例
        由于读后续写的教学在传统的课文或阅读教学之后添加了一个额外的写作环节,就使教学时间大大地延长,而如今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时间却极其有限。如果留给写作教学的时间过多,就会使原有的阅读理解剖析讲解得不深入,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把握不到位。但是,如果给英语续写段落的评析和修改留出的课堂时间过少,就同样起不到读后续写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要在严谨的考虑之下,科学配置阅读文本与续写段落之间的教学内容分配比例,也要合理确定阅读文本的段落长度与续写内容的具体详略和难度要求。例如:在高中必修第二册ASEASTORY这篇课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自己的一次海上遇难经历。这时,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现有的高中英语教学学情,布置较为简略的3至5句话的续写,要求学生续写出主人公被渔夫搭救之后的感受,在课堂上完成续写任务与对学生续写段落的评析和修改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以高考中的英语作文段落的长度为标准,要求学生以主人公获救之后的经历为中心,在课后完成对所学课文或阅读文本的进一步续写,形成一篇完整的英语作文,并在下一次英语课堂上进行对续写内容的评讲环节。无论如何,都需要确保读后续写的开展符合英语教学的进度安排,符合英语核心素养的最终要求。
        2指导学生模仿语言
        读后续写不单单考查写作内容的合理性与逻辑性,还要考查语言风格是否与原文内容相一致,换言之要求学生模仿文本作者语言,其中语言一致性包括语体风格、文体风格、表现风格等相统一。首先语体风格相统一;即学生在读后续写过程中应明确作者在前文的遣词造句,归纳总结语体特征。例如真题中很少出现生僻词,因而学生在续写过程应避免运用生僻词词汇。再加上真题中包括with复合结构、分词作状语、倒装句等多样化的句式结构,学生在续写时应尽可能运用上述句式结构。高中英语在读写教学过程中可先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段与好词佳句,强化学生对文本语体的敏感性与运用基本语言结构熟练性。以WhoAmI教学为例,该文本为典型的拟人手法。其次在文体风格统一;高中英语教师应指导学生寻找记叙文汇总常见的when、where、who、why等几大要素,然而很多真题中只有上述四大要素,学生在读后续写时就要补全缺少的信息。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需为学生渗透不同文体特征与风格,记叙文在英语教材主要文体,只有明确文体特征才能更好地开展读后续写,提升续写水平。第三表现风格统一;大部分高中生表示在读后续写时不知改写哪些内容或不知如何写,多和学生未理解前文语言以及作者表现风格有关。

对此,高中英语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对文本展现的具体表现手法进行分析,以TheMillonPoundBankNote一课为例,作者在文本中刻画大量生动人物形象,值得读者反复品味。学生只有明确风格才能更好地开展仿写,提升续写水平。
        3多方面指导学生把握续写与阅读理解协同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所带来的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与学生在续写中对于阅读文本的贴合程度息息相关。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续写和阅读文本之间的语境协同。
        1)以合理的逻辑推测把握记叙文故事的情节协同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许多是以记叙文的文体来谋篇布局的,对英语记叙文的理解也是高中生的必备阅读技能之一。而对于英语记叙文来说,它必定有相应的情节与故事,学生在读后续写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原文故事发展的情节与线索。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文本中的记叙文故事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和推断。这要求学生准确把握英语记叙文中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提取出正确的故事情节要素,尽可能地在续写中贴近原文故事的矛盾发展规律,以此达到情节协同。
        2)在刻画文本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实现人物协同
        人物协同一是指不同人物的形象、性格、语言等特征,必须要保证前后文一致。二是指对于议论文来说,作者作为论证的主体,其特定的逻辑思路、内容观点需要保持前后文的一致。这要求高中学生在进行读后续写练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把握阅读文本的逻辑性,理解其中出现的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使学生续写段落中再次出现的人物不脱离其原有的性格设定范围,也要使学生在论证续写的过程中与上文的思维逻辑、内容观点、价值判断等方面保持一致。
        3)感悟阅读文本情感倾向,注重续写的情感协同
        一篇英语阅读文本中所暗示表达的情感倾向是最不容易捕捉的,也是最不明显的,但是它却对于决定篇章整体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首先,面对一篇英语阅读文本,应该关注藏在段落句子中间的重要形容词,把握包含了阅读文本作者的情感倾向、褒贬意图的词语和结构句式等等,并将学生自己的英语阅读体验带入到文本中去,与阅读文本的作者站在一起,感受整篇文章的行文特色。其次,高中英语教师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把握作者情感意图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议论文来说,作者的情感意图决定着作者对于某一论点的具体观点,尤其需要学生准确判别。
        结语
        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也不是通过只注重结果而不聚焦过程的写作教学能实现的。它需要不断练习、体验、内化和反思,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一方面,教师在读后续写的教学中要重视语篇教学,引导学生更为细致地关注和分析文本内容、逻辑、语言和结构等,提升学生的语篇研读能力。另一方面,在续写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并帮助学生模仿语言和创新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关键词或段首句去掉,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或在写前加入说的环节,以内化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熙显.基于六要素整合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J].英语广场,2020(30):119-121.
        [2]侯嘉慧.基于读后续写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国际公关,2020(11):67-68.
        [3]陈素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98.
        [4]过灵瑜.国内“读后续写”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20(17):70-7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