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途径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期   作者:李竹顺
[导读] 目前来说,历史在初中属于不太热门的学科
        李竹顺
        广西省桂林市临桂区第一中学
        摘  要:目前来说,历史在初中属于不太热门的学科,开设的课程也相对较少。在时代的发展大背景下,促使了国际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素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被各国作为其提高国际地位与竞争力的手段。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们的审美意识是切实践行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式,彰显了新一轮的教育课程变革对学生们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审美意识;有效途径

        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意识培育的本意就是让同学们了解知识的产生,提高同学们的个人的素养,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审美意识是对素质教育的践行,它可以利用历史长久以来的沉淀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身为一名初中的历史教师,应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育是提升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1 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伴随着经济程度的发展,我国慢慢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然而我国的教育发展却对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落后。只要推广对教育的变革,造就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就能在将来变得极具竞争力。而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育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不仅是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践行,还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初中历史的教学,是培育学生们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审美意识是对事物的一种认知,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所以,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并积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实现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是现阶段历史教师的主要任务。
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意识遇到的问题
2.1教学地位不明确
育学生审美意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地位不明确。历史课堂上对于审美意识的培育和学校的学科课并没有被教师等同对待,对于审美意识培育的了解不到位,也从未从思考过为什么要培育审美意识。甚至有一部分教师感觉是否培育学生们的审美意识都无所谓,把学校开设的学科课程学习好就行了。
2.2 课程设置较少
目前来说,历史属于不太热门的学科,开设的课程也相对较少,所以难以保证用来培育学生审美意识的课时时长。因为对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意识活动的开展没有明确要求,加上有些教师认知匮乏,直接取消活动,或是直接草草了事,根本没有经过提前的筹划安排,偏离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初衷了。


3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
        3.1 在文化史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
        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本身就蕴含着培养初中生审美意识的内容。初中历史学科具有十分丰富的知识体系,其中涉及多个方面。在初中历史的文化史中,存在很多有关培养初中生审美意识的内容,展示了可以供后人进行传承的审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呈现了最古朴的自然美。例如,让学生翻阅历史教材,其中有较多精美的、动人的艺术插图,会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历史老师应该充分以历史人物去激发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初中生去感悟历史人物身上具有的美德,促使初中生充分学习到历史人物的精神和品质。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初中历史教材中培养初中生审美意识的内容,以此实现在初中历史的文化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意识。2014年12月的南京公祭之所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样的活动将历史与现实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升华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道德信仰,热爱国家、渴望和平、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取向。历史教育在这样的时空场域中增加了庄严感和崇高感,召唤着每一个中国人响应时代需要,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审美理想。
        3.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意识
        众所周知,学习不是短期的一种形式,而是要坚持一生的行为,而且必须要结合生活实践,并不断丰富学习的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审美习惯。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心,传统的单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无法培育初中生的审美意识。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初中历史教师也要尽快的适应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从而更加合理地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开设初中历史教学,促使初中生感受到初中历史教学的形式美,实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育。举个例子,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老师可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有关鸦片战争的视频或音频,充分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初中生通过直观的、生动的视频对鸦片战争的爆发有了更好的了解与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初中生分辨美卫、善恶、是非的意识,进而提高了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在初中生观看视频后,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观后感。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初中生良好的审美意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育息息相关。审美意识的培育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转变以往初中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充分展现初中生在历史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引导初中生自主地对历史知识展开探究,提升其对历史学科价值观的认识。如何把关于学生们的审美培育活动更好地融入历史课堂是需要我们慢慢去改进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傅瑜.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思考和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7(34):91.
[2]张逢国.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教学参考,2017(16):101.
[3]屈杨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途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29):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