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 祝焕新

发表时间:2021/6/1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祝焕新
[导读] 摘要:当前,国内城镇化的整体进展程度逐渐加深,土建行业快速崛起,而这同时带来许多风险,给土建行业带来很大压力。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身份证:3706821994****XXXX
        摘要:当前,国内城镇化的整体进展程度逐渐加深,土建行业快速崛起,而这同时带来许多风险,给土建行业带来很大压力。此时,需要强化混凝土整体结构方面使用技术的具体运用,持续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水平。在现阶段土木工程之中,进行混凝土方面施工属于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整体质量,针对建筑而言十分关键。然而,实际施工期间,只有少数混凝土有关施工项目可以达到相应标准,在具体运用期间经常出现许多问题,裂缝问题属于一个常见问题。对于此,有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较,有材料来源广、成本低、综合性优良、可模性强、施工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故而在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中有较广泛应用。但在现实施工中,很多因素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这就预示着施工人员应加强施工工艺的控制,扎实掌握技术要点,加强细节控制,实现精细化施工,完善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对于结构的耐久性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裂缝等问题,这也是很多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一方面与混凝土自身的材料、配合比等有关系,另一方面施工技术的影响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接下来我们主要探讨与施工技术有关方面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在实际的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一旦裂缝的开展程度过高,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建筑安全,从而带来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温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建筑施工工艺的影响。首先,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形成强度的过程中由于水泥和水发生水化热反应会大量放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增加,当外界温度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异超过一定范围时,很容易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将随着内外温差的上升而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概率。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施工工艺不到位。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流程虽然看上去简单,但其实有很多细节因素需要注意,无论是具体施工方案的设计还是原材料的配合比,以及具体的施工环节等各个方面,都是需要有专业的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操作的。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些建筑施工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材料的把控不到位,对施工流程监管不力,甚至会缩短工期,简化某些操作环节,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略了整个建筑施工的工艺,这无疑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从而给整个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2.1选择材料
        从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来看,第一步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要求和条件等因素,如骨料的直径范围、水凝剂、水灰比、水泥种类等,科学确定混凝土原材料。其中,需要特别注意水泥材料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影响较大。在选用水泥原料时,需要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比热容、粘度等参数有全面了解,在保证原料质量符合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口碑好、价格具有优势的品牌,实现质量与造价的平衡。


        2.2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做好约束力控制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地基下沉以及位移的情况,地基沉降也会使混凝土结构开裂,其严重程度虽有不同,但都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设置滑动层来解决。但是相应的施工人员一定要遵循滑动层设置的技术标准,确定合理的施工位置及施工流程,通过这一约束力的控制,能够有效的减轻地基下沉及位移情况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对于做好约束力控制的具体措施中,除了要合理有效的设置滑动层外,还应该做好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对于温差控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覆盖法,一种是蓄水法,其作用就是缓解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温度应力,预防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差异过大而导致的形变和裂缝。
        2.3提高混凝土抗裂能力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裂缝,一旦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情况,会给结构性能、稳定性、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等带来直接影响,所以针对裂缝问题应采取科学措施进行解决,对此,就应该在混凝土抗裂性能方面进行提升。具体来说,为确保混凝土裂缝问题得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过程,应注意以下施工技术管理内容:第一,高度重视添加剂的适量添加,在混凝土进行具体配制的过程中,添加剂能保障混凝土精准自缩值,使混凝土配制质量全面提高,确保混凝土质量能与工程需求相符。此外,针对添加剂进行添加的过程中,应对必要操作规范及标准要求进行充分掌握,严格把控添加剂剂量,确保添加剂的添加操作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第二,注意混凝土材料性能,较强抗拉性、抗伸性是金属及有机这两种纤维的显著特性,把上述纤维材料加入混凝土内,能使混凝土材料抗裂性能显著提升,为逐步提高混凝土质量提供保障。第三,合理配置混凝土,配比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把各添加原料的名称充分明确,同时还应该精确确定各原料实际配比数量,具体来说,可对先进测量设备进行应用,借此计算并明确各原料参数比例,基于与标准质量要求相符的混凝土配比参数选择,为混凝土抗裂性能及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2.4浇筑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阶段,混凝土施工牵扯到墙体、基础底板及楼体结构等诸多方面,应格外注意墙体浇筑过程,所应用的混凝土成分一定要维持一致,分层浇筑厚度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混凝土散热是基础底板施工阶段需面对的主要问题,为有效规避这一问题,一是要加强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指标的控制;二是联合使用其他措施强化结构的整体受力能力。另外,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贯性,应多加注意材料、机械设备的选择过程。本项目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浇筑采用分段分层施工法,混凝土经由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2m,若>2m时,则务必采取有关措施方法。应结合结构特征、钢筋构件布设的疏密度进行浇筑。分层浇筑高度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值≤500mm。浇筑的柱、墙连接成整体的梁与板时,建议在柱和墙浇筑结束后暂停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而后再行浇筑。
        结语
        综上可知,在当前土建施工期间,混凝土整体结构施工属于重要部分。土建工程混凝土有关结构存在不少问题,如混凝土的调控缺少规范性,水泥缺少散热性,混凝土有关材料质量存在问题,混凝土存在裂缝现象以及对于混凝土的结构缺少养护等,这些问题都对混凝土以及建筑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站在本质角度来说,混凝土有关技术包含非常宽泛的含义,其中主要含有搅拌技术、配置技术、浇筑技术、养护技术、抗裂技术以及控制好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整体结构当中对这些技术加以运用,能够提高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志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9):129.
        [2]张玉梅.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5):149-150.
        [3]余德浩,翁力君,朱君,贺雄三,戴理兵.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18):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