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复杂繁琐,涉及到多方面的协调工作,任何缓解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直接影响企业利益。机车是铁路运输不可或缺的资源,运行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经济与铁路事业发展进程。对此,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进一步优化经营管理方式,以有效控制运输成本与机车运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机车;效率;铁路运输;成本
引言
近年来,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在运输领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探求高效率低成本的当下,运输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严酷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持良好的发展,我国铁路事业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找出影响机车运行成本和运用效率的因素,增强自身优势,降低机车运用成本,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1机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1机车本身问题
机车本身的一些性质是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具体型号、科技含量、最大能耗、最大功率以及单位时间耗能量等。这一问题在铁路运输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机车的型号与机身并不完全匹配,存在一定的差异及机车设计较为落后、科技含量欠缺、设计创新突破少、最大能耗较高以及效率不高等问题,这是导致机车运用效率无法有效提高的根本因素,也是导致铁路运输成本无法降低的直接原因。
1.2规章制度方面
我国大部分的铁路运输企业,虽然制定了较多规章制度,但制度落实结果并不理想,制度执行形式化与落实度差等问题普及,导致制度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制度不完善体现以下几方面;企业制度滞后、监督执行力度不强;制度内容不详细,无法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站段、交接口配合度低,延长机车运行时间;责任制度缺乏,保养与使用等工作环节缺乏综合责任管理系统。
1.3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管理体制。虽然该管理体制能维护铁路运输的稳定性,但在机车运行效率与降低运输成本方面却很难发挥作用。只有在固有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在保证运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运输效率。而目前许多铁路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体制创新的重要性,使企业的管理体制一直处于不健全状态。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意识淡薄,缺少宏观长远观念等。这些问题不仅会降低工作者的积极性,还会无节制地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使铁路企业经营处于不利的局面中。
2机车运用效率提高的措施
2.1提高机车的科技性
提高机车运用效率较为有效的一步也是必须的一步就是进行机车的实际改善,首先我们要对机车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不足,确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目标,如研究如何在确保效率的情况下降低机车能耗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技性的研究创新,主要手段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创新;结合外国先进的机车设计,进行合理的借鉴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改进;摒弃旧的理念进行完全的创新。这样之后才能够有效的进行铁路运输成本的控制。
2.2确保机车质量,减少机车故障,提高机车速度
机车的质量势必会影响机车的运行速度,同时机车检修的停靠时间太长也会影响机车的运用效率。因此,一方面要提高机车检修质量,减少因机车故障。同时加强对机车乘务员保养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保养意识,适当加大日常保养范围,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机车保养体系提升机车质量。另一方面,快检快修缩短机车检修时间,加速机车车辆移动,缩短机车全周转时间。
2.3优化经济考核机制
以长远发展眼光与全局角度完善铁路运输管理机制,以推动管理体制创新发展,尽快实现少投入多产出的利润目标。相关部门应当加强设立机务系统机构,实现机务资产高效管理与利用,进一步完善经济考核机制。并加强各种经济考核方法优化,如下所示:一是推行资产有偿占用,每天向机务部门清算每天机车的费用,防止相关部门出现放单机或浪费机车等行为。二是对乘务员的三省与三无等情况施以考核奖励,以此达到企业机车资产保值目的。规范落实货物机车按图行车工作,加大对机车工作计划兑现率以及乘务员超劳、途中换班等情况的考核。三是将调度等业务部门人员的薪资待遇,如收入奖励等,与运输收入、资产收益、机车运用指标等挂钩,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协作力度。经济考核机制制定后,应当及时落到到个人,确保资产最大程度保值,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工作人员节支降耗的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四是清理不良资产,并盘活闲置资产,优化机务段布局设置,实施出租与转让等措施,以货币形态取代资产物的形态,推动存量向增量过渡转变,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五是加强实践经验总结,积极引入先进管理技术。
2.4健全经济考核机制
健全铁路运输的管理机制,就是要站在全局角度,积极推进运输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既要注重质量和投入,还要注重效率和产出,认识到机车运用指标对运输成本的重大影响。首先,相关部门要不断优化机务系统机构设置,盘活机务资产,优化经济考核机制。梳理、完善严格的管理体制,健全经济考核机制。其次,开展货物机车的按图行车工作,制定机车工作计划兑现率考核奖惩机制。对站停超时、途中换班、机车乘务员超劳、不合理单机开行等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对机务部门的防止事故、资产保值、成本节约等情况进行考核奖励。健全经济考核机制后,必须将其机制落实到个人,这样才能在铁路运输中,获得资产的最大限度保值,激发各个部门职工节支降耗的积极性。
2.5科学安排机车运行时间频率
机车运行的时间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否则不仅会降低机车运用效率,加大铁路运输成本,还会提高运输的风险以及事故发生的频率。因此,需要对机车运行时间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整理规划,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对于任何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因素进行整合梳理从而得出最为合理科学的机车运行时间安排表,在保证最大限度的机车运用效率的同时保障运行的安全性。并调整好机车的运用频率保证机车有合适的运行频率,从而增加机车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机车运行成本。
2.6提高开车计划兑现率,减少无效的成本支出
机务部门做好与车务系统的协调工作,保证机车正点出库,缩短列车在始发及终到站的等待时间。提高调度的指挥能力,合理组织列车会让,减少中间站会车次数和时间,减少乘务员超劳时间和次数。对于以考核机制充分激发调度员的责任心,对提高开车兑现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2年我段本点的开车计划兑现率仅为67.01%,为减少开车不兑现造成的机车及人员浪费,我段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措施,将开车计划兑现率纳入计划调度员的绩效考核,奖惩结合。经过三年努力,2015年已将开车计划兑现率提高到83.67%,提高了16.66%。
结语
为了使铁路运输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从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意义入手,对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的研究,对机车运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机车安排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重要内容。最后,本文对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的几点对策展开了论述:(1)科学安排机车运行;(2)加强规章制度管理;(3)健全经济考核机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降低铁路运输成本,提升机车运用效率提供一份借鉴,以此实现铁路运输行业挖潜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滔.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8(3):26-27.
[2]向光友.关于机车使用系数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
[3]陈昊.简析如何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J].中国科技投资,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