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枣庄市薛城区旺鑫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277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引起重视,并在此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结合城市整体发展形势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特点,使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注重苗木种植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既确保苗木存活率及生长情况,又能提升园林绿化效果,突出园林绿化建设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园林绿化净化空气,为大众提供休闲场所,时刻满足现代化城市创新发展要求。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施工;养护技术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迅速发展的城市经济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园林绿化因此受到了更多关注。
1景观园林绿化种植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绿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景观园林绿化种植成为许多城市广泛采用的绿化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技术水平,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并保证种植的绿化植物主次分明、疏密有致,使其具备一定的艺术协调性,从而令景观园林绿化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效果。景观园林绿化施工的目的在于装点建筑,在实际施工前,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种植地点的气候变化、土壤条件、水文情况等因素,然后依据种植地点的周边环境及园林绿化方案的具体要求,设计出科学适用的景观园林绿化施工方案,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并确保绿化植物种植的具体位置合适。此外,在进行景观园林绿化规划时,还应合理利用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通过调配植物的色彩、种类、造型等,保证景观园林绿化植物的空间立体感,达到布局协调统一、景观主次分明的绿化效果。
2园林绿化苗木种植相关问题
2.1忽视树种合理选择
园林绿化工程实施,最主要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苗木种植,那么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因树种选择缺乏合理性,导致树木在后期生长过程中出现生长缓慢、外形不美观等情况。严重的还会使苗木直接死亡,使建设单位面临一定经济损失,整体实施效果受到不利影响。已知在该项工程项目中影响因素较多,一旦忽视对各项因素分析,就会对苗木种植及生长效果产生影响。其中,就包括苗木树木选择问题,施工单位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方面,而忽视了对苗木树种合理选择,使苗木在不适合的条件下生长,无法满足苗木生长要求。例如:在该项目实施前,施工单位对苗木树种选择,以传统化建设理念与思想对苗木树种选择,不单单是在树种类别选择方面出现不合理情况,而且还会在后期养护阶段出现多种病虫害,依然会使树木面临病虫害侵害,导致苗木存活率低,未达到园林绿化项目实施目的。
2.2栽植规格不合理
栽植规格不合理,主要因为各类树木都有明确的种植方式,无论是种植前的松土处理、栽植坑距控制、尺寸大小设计,还是后期的浇水、养护等,都需要根据树木种植要求规范性实施,从而确保树木存活率。但是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前期的树种选择不合理,未开展树木种植工作前就已经引发部分树木死亡情况。再加上现场栽植规格不合理,使树木存活率不达标。
3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
3.1做好苗木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苗木栽培前要先对土质进行选择,根据栽培的苗木种类对其土壤性质进行检查,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宜的土壤,可以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由于新疆处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确定栽培地时应选择周围有水源且水资源丰富的区域,才能保障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应。其次,在确定苗木土壤后,对于一些土层较为坚固的地块,如果不进行翻耕会影响苗木的生长,这时要对土质进行改良和翻耕,根据苗木的种类对土壤进行相应的改良,同时对土壤施加一定的基肥,以保障土壤的肥力。在进行土壤翻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土层中的病虫害进行消杀。
3.2选择合适的苗木品种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选择的苗木品种也不同。一些地区在进行苗木种植时倾向于选择一些流行的苗木,但是这些苗木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从而造成大量死亡的现象。因此,在进行苗木选择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能够生长的苗木种类,切勿盲目跟风选择一些不合适的苗木,从而导致苗木大面积死亡。例如在新疆地区,由于水资源匮乏、气候炎热、干旱、沙漠化严重,这样的环境条件对苗木种类的要求较为苛刻,应选择一些抗旱性比较强的苗木,如小叶白蜡、樟子松、榆叶梅、紫丁香等,这些苗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尽快适应新疆的气候条件,既可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也能够保障园林绿化的质量。
3.3整理
园林植物的主要功能是其外形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完成苗木种植后,可以通过人工修剪或利用铁丝等材料,将植物固定成特定的图案或形状,以提升景观园林绿化的美观性。此外,在绿化施工完成后,还应及时清理种植环境中的垃圾,并通过设立栅栏、防护栏等方式保护绿化施工成果,避免灌木、草坪等园林绿植在生长前受到破坏,影响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同时,还应按照景观园林绿化规划对苗木的形状进行调整,做到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在实现景观植物绿化功效的同时,提升园林的艺术性。
3.4定期施肥、浇水
关于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技术分析,是以园林绿化苗木种植施工技术为前提,因在苗木种植前及种植过程中对各项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不仅确保苗木稳定生长,还为后续工作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才使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能够全面落实养护技术。其中,在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技术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对苗木定期施肥、浇水,使苗木在各阶段生长过程中都有充分养分,增强苗木自身抵抗力,可对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具有抵抗性,降低苗木病虫害发生率。此外,通过对养护技术实施,以施肥管理为基础前提,使苗木健康成长,再通过科学化施肥及管理,考虑种植地区土壤性质,构建完善施肥管理,对苗木生长起到促进作用。例如:在苗木种植完成后的3-4天,可对苗木施底肥,为何没有选择在种植前施底肥,主要是因为该项目实施地区的地质条件,考虑到降雨量,在苗木种植后的一段时间施底肥,能够确保底肥实施效果。此外,距离施底肥28-30天,施加氮磷钾肥料,目的就是在苗木生长旺盛阶段使其吸收更多营养,使苗木生长速度越来越快,时刻注重苗木生长并满足苗木生长要求。而对苗木浇水,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苗木种植前,把种植地区完成水分灌溉工作,确保水分完全浸透土壤,为苗木种植后水分充足提供;第二阶段是在苗木种植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会在苗木种植完成后的7-9天喷洒式浇水,可滋养苗木根茎、树叶;第三阶段,是在苗木后续生长过程中,结合种植地区实际情况分析,避免在雨季大量浇水,具体时间与水量控制还需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时刻确保苗木有充足水分。
结语
总之,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提高苗木种植和养护技术水平是其中的重点工作,再加上我国国土辽阔,不同区域的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在进行苗木栽培和养护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进行栽培的过程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并适时对栽培技术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强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障园林建设的质量,还可以为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提供放松心态的环境,进而提升城市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师伟.园林绿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术与管理方法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6):55.
[2]马少梅.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解析[J].现代园艺,2017(1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