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桑伊凡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200
摘要:市政工程是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在城市区、镇(乡)规划中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比如常见的城市道路、地铁、轨道交通、垃圾处理等工程项目,都属于市政工程管辖范围。而市政工程建设中,需对建设项目进行概预算价格的预估,最终决定是否开展此项建设工程。各市政工程建设预算应事先进行分析,为了长期促进市政工程的发展,有必要对市政工程造价增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控制造价增加的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市政建设成本增加的原因及控制策略。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措施
1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
1.1 认识较浅
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深化程度不足,依然停留在预结算浅显层面,事后核算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在其他建设环节的成本控制效果差强人意。从实际影响机制来看,前期的可行性验证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计划等均会对项目整体的成本控制效果造成影响。
1.2 限额设计应用范围有限
限额设计是以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衍生出的设计工作,以市政工程各项功能得以正常使用为前提,根据各专业的特性划拨适量的投资额,形成专业与成本相匹配的关系。
1.3 变更设计标准
建设单位过度注重对效率的追求,前期准备工作未全面落实到位,或缺乏对投资额度、建设标准等方面的审核,存在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此模式的局限性较强,施工期间易遇到各类干扰因素,发生持续性的设计变更行为,实际施工成本明显偏高,不利于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
1.4 缺乏相应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制度体系
除了上述的问题以外,缺乏相应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制度体系,也是目前我国市政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无法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市政工程需要涉及到多种不同的环节和施工部门,并且实际的施工过程非常复杂和困难,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那么将会导致实际的建设杂乱无章,甚至不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管理。一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制定相应的造成控制与管理制定体系,导致实际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低。
2 加强市政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在进行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要对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以增强他们关于造价控制与管理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从而确保其能够从容解决各种突发的造价控制与管理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养的教育,确保其能够在实际的造价控制与管理过程中尽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与标准进行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而促进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序进行。
2.2 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审核与控制
1)造价控制的具体形式。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普遍采取计价的方式,即编制设计预算,根据工程建设内容拆分成若干个板块,分别确定各自的投资比例,以满足各板块的建设需求,提高资金配置的合理性。此外,可将价值工程理论作为指导,分析各施工板块与成本的匹配关系,经调整后使施工板块的功能与成本具有协调性,在限额的条件下实现资金效用最大化的效果。2)造价控制的方法。根据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在组织造价控制时最为基础的是确定费用控制目标,再结合质量标准生成造价计划,进一步审核各项指标。对比分析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关系,提前发现偏差,探明其成因后采取可行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减小偏差,从而提高设计的合理性,避免成本投入过高的情况。3)造价控制的内容。设计方案的各部分内容均要贯彻造价控制的理念。
市政工程工期紧、建设环境复杂且施工分散,因此,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兼顾实际建设环境,明确管线迁移和征地拆迁的工作量,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为造价控制服务。
2.3 完善制度
市政工程由相关部门直接主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有效性、合理性、针对性、有序性。为了成本控制,应根据施工经理的成本要求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分配所有人员,按照最佳项目和最低成本的标准审核施工计划,以确保平衡性和有效性。
2.4 严格审核市政工程项目
市政工程造价预算评估是通过工程的工程量进行的。但工作量直接影响设计图纸、数据审核等因素,导致成本偏差的原因是审查过程中不准确的数据。因此,在审计工作中应掌握准确的投资比例,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要求,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施工图纸、工作测量标准,应清楚每一个子系统的项目,严格审查招标文件,检查文件内容和细节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在市政工程项目确定前,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签订施工合同,在此过程中应对合同内容达成一致,以避免因理解上的分歧产生纠纷。在工程竣工结算审核中,应严格核对工程实际金额,确保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决策和设计阶段做好控制。一个好的工程项目造价成本应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因素,如施工季节、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方法等,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5 加强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除了上述的措施之外,要促进市政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工作的良好开展,市政工程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施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在此阶段,所有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要求、施工计划、施工目标、施工图纸等内容进行严格且仔细的审核,根据实际的检测标准和参数要求来对市政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验收,并且要及时做好记录工作。与此同时,施工管理人员也需要将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造价成本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保证所有环节造价成本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6 减少工程索赔
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应加强流程把控,全面审核工程变更,经计算与分析后确定变更对项目总成本投入带来的影响,从质量、功能等层面展开对比分析,做出是否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决定,在非必要时应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减少工程费用支出总量,以免超概算。并且,若项目施工期间存在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情况,可及时提出反索赔,以便控制成本。
2.7 引进信息预算管理方式
概预算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针对当前造价数据不准确、数据存储不方便的问题,相关建设单位可引进信息预算管理方式,由专门编程人员提前设计好编程数据和所需预估的项目内容,技术人员只需按照流程操作,即可实现造价概预算数据的整理。比如在前期图纸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可借助 PS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在电子设备中绘出电子图纸,选中各个建设施工的节点进行智能化造价预估,同时技术人员还可在市场上购买先进的电子产品,比如智能面板、造价智能表等,提升造价概预算效率。如此既能极大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还能确保造价概预算估值的准确性和精细化。
结束语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是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相关部门财政的使用。市政工程费用上涨的原因是市政工程增加,采购过程中材料成本高。因此,在材料采购方面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控制采购的物质成本,并对员工进行培养,提升其工作素质、合理使用核算工具等,控制市政造价成本,增加资金使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徐书文.浅谈如何做好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及管理工作[J].江西建材,2019(10):208+210.
[2]曹鹏飞,王继春.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9(04):206.
[3]王玉秀.探析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措施[J].四川水泥,2019(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