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路径浅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杨昌军 杨春晖 李本琼
[导读] 石油企业里,高技能人才是队伍的主干力量。本文结合油田企业的现状,深入分析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培养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油田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参考。

山东东营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河口危化品应急救援站    杨昌军 杨春晖 李本琼  257200

摘要:石油企业里,高技能人才是队伍的主干力量。本文结合油田企业的现状,深入分析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培养体系、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油田推进高技能人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油田;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引言
        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技能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有效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的关键力量,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一流、技能娴熟、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技能员工队伍是当今油气田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位发展过程中,高技能人才不仅直接参与生产,还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能够带动技能操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地位愈加突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势在必行。
        1培养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老油田原油生产能力逐年递减,优质后备储量有待进一步探寻,整装产能区块有待进一步开发,油气生产操作成本逐年压缩,都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自身的发展。
        只有不断开拓创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同时拥有了高素质的开发型、管理型、应用型人才,才能突破制约产量和成本的瓶颈,打破不利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掣制,使老油田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培训部门加大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满足石油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油田赢得优先发展、做好做强的主动权。
        2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特征
        2.1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熟练的现场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艺,能适应采油生产一线不断变化、更新的设备工艺,短期内能掌握新设备的结构原理、功能特点及操作程序,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为一线员工现场操作演示的技巧,当好技能操作带头人,在加快数字化生产建设、推动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创新、基层单位竞争力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2.2突出的创新能力
        高技能人才具有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并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在操作方面既能遵循固有的标准作业程序,又不囿于固定的模式,随着各种新设备、新工艺的引入、现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补充和完善操作程序,使之更为适用和具可操作性。创新能力是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包含个人敏锐的观察力、超强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设想,还具有探索和发现疑难问题的敏锐性和预见性,能够总结经验,用以解决生产现场中的类似问题。
        2.3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高技能人才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适应岗位变动的能力,除了精通和掌握本岗位主要工种、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外,对相关工种的知识和技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运用交叉专业技术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比如,一个持有采油工职业资格证的技师,经常会因工作的需要流动到集输、联合站等岗位,由于技术出众,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再加上观察问题独到、动手能力强,很快会适应并成为岗位上的骨干。
        3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油田的发展和后期开发中储采矛盾加大,开发难题日益增多,不断开发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对职工队伍,特别是对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油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把搞好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技能人才的管理与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3.1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制度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最可宝贵的财富,没有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企业很难快速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建立多样化的培养渠道,展开有效的培训,促进人才素质的进一步提升,确保优秀的人才不断攀上新的制高点。重视技能人才培训,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战略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在考虑满足需要和适当储备的前提下,以长远的眼光作出预测和规划,确定所需的工种、等级和人数,制定出科学的培养规划,使专业人才接替有序。因此,油田应结合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发展需求,在深入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出高层次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划,使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发挥出最好的效益。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利用赛马机制展示人才。技能竞赛活动,属于岗位练兵的重要形式,是完善和提高高层次技能人才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重要手段。油田应结合生产需求、行业领先技术和科技发展趋势,采用培训和竞赛合一的形式,组织高技能人才每年适时展开职业技能竞赛,并组织高技能人才参加行业及国家级赛事,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素质的提升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加强技能型人才岗位实践,搭建施展平台锻炼人才。在实际岗位工作中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这是提高技能的最好方法。
        3.2健全师带徒管理机制
        师带徒是职工教育培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师带徒的作用。油田下发了《胜利油田技能操作人员师带徒管理暂行办法》,对师带徒的管理进行指导。应按照办法的要求,通过“传、帮、引、带”等多种方式,对职工采取“一对一”签订导师带徒培养机制,由所在基层单位制定培训目标,对带徒合同全程进行监督、考核,在带徒的一个合同期满,徒弟应达到的目标、实践水平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师傅、徒弟的效益工资挂钩。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传授技艺和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多适应生产经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3建立激励机制,形成高层次技能人才队伍
        为推动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发挥,必须制定科学的高技能人才考核管理办法,推行以“能力+业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高技能人才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和期满考核评价,实行动态管理和择优上岗,激发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活力。分层次建立考核目标与高技能人才管理政策。建立高级技能型人才队伍目标考核模型,打破技师聘用“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的新管理机制,把骨干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分层次培养高级专家,技术、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技师,技术骨干,保持主体工种技能尖子队伍规模稳定。薪酬奖励待遇与技能等级和实际贡献相匹配。薪酬主要解决岗位和技能等级的工资待遇,而奖励主要解决薪酬解决不了的较好工作和较大贡献的待遇。除此之外,还可实行岗位操作带头人、首席技师和高级技师聘任等制度,将薪酬和奖励待遇与高层次技能人才的技能等级和实际贡献相匹配。建立合理使用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制度。根据高层次技能人才所处的不同工种岗位、职责权利和目标任务,对其进行定期绩效考核,检查履职情况,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待遇、奖励、培训、晋级和使用的主要依据。
        3.4建立与职工职业生涯相结合的人才培训机制
        应根据单位长远发展的需要,把职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到企业战略发展的层面上来抓,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尤其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职工的创新观念,激发职工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潜能。
        4结语
        总之,建设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油气田企业,离不开具备精湛技术和高超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和各类实用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时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培训[J].2011年第1期.
作者简介:杨昌军,男,山东省惠民县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历,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政工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