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王青松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王青松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耕地面积得到了进一步的压缩,而人口的迅速增长更增加了我国的粮食负担。农作物种植期间,影响其高产的主因为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的发展,种植技术也不断创新,使得农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不但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还能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王青松   2741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耕地面积得到了进一步的压缩,而人口的迅速增长更增加了我国的粮食负担。农作物种植期间,影响其高产的主因为栽培技术。随着农业的发展,种植技术也不断创新,使得农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不但解放了生产力,而且还能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当前,社会生产对于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耕地面积连年减少,对于农业发展造成限制,使用高产栽培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耕地资源,提高作物产量。与此同时,还需推广农业技术,扩大高产技术覆盖率,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 栽培技术 农业技术 推广应用研究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支柱性产业,对于保障我国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愈发成熟,越来越多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开始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提升农作物的总体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需要严格控制技术的应用过程,避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达不到技术使用要求而无法取得高产效果。同时,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种植过程中的多项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种植人员必须要明确农作物高产的影响因素,确保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符合种植规律。
        1农作物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小农经济,每家每户对于自己农作物的打理有着独到的经验,这也是目前我国农作物栽培的现状。许多农民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这样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产量,但是要让农作物高产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受到传统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小农经济产生的意识已经跟不上机械化农业的转型,他们只会注重某个阶段的种植工作,而缺乏对农作物生长阶段的管理工作,这就使得大面积种植和农作物高产成为了空谈。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种植粮食不再局限于看天吃饭和担心虫灾的大面积影响,但是对于化学试剂和农药的使用还是太过粗糙,一味地对农作物添加化学试剂和农药并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生产。只有不断地进行调整和管理,培育优良的种子和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生长。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1农作物的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是关系到农作物能否健康快速生长以及取得高产量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  。种植人员在农作物播种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播种时间,也就意味着明确了当前农作物在发芽阶段时所面临的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等诸多生长条件。只有确保上述生长条件均符合农作物发芽阶段的实际需求,才能确保农作物的发芽率以及后续的健康生长。即使播种时间选择稍有不慎,那么当前所种植的农作物其成活率以及后续的产量质量等均会受到相应的不利影响。例如,播种时间过早,此时土壤温度较低则很容易导致农作物种子发芽率降低、成长不均衡等问题;又如,播种时间过晚,此时农作物生长周期已过则很容易导致农作物后续发育不良、整体减产等问题。
        2.2田间管理
        作物出苗之后,需要展开田间管理,其中锄草、松土、灌溉和施肥、病虫害管理等为重要管理流程。及时松土和除草能够保证土壤疏松,通风性良好;及时施肥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养分,提高抗倒伏能力,施肥过度或不足都会影响作物生长;科学灌溉能够保证作物生长期间水分供应充足,但是过灌溉过度就会导致根茎腐烂,因此,需要高度关注田间管理,才能提高作物产量。
        3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
        3.1改良栽培技术
        农作物的种植涉及方方面面,在传统农作物的栽培条件下,对栽培技术进行改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农作物的栽培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够让农作物的生长变得更加顺利。要栽培好农作物,首先要了解它所对应的生长环境和气候,在这个前提下,还要注重土壤条件和种子。要注重种子的筛选,要选取优良的、无病菌的种子来进行种植。在生长的过程当中,要保持良好的土壤环境,比如说要定期给农作物进行除草,在种植之初,还要对土壤进行翻新,疏松土壤,在中途还要注重对农作物的施肥和除虫,选取合适的肥料和农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当然也要尊重客观因素的影响,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进行一定的补救,如果土地干旱,就要及时地引入水来进行灌溉,如果出现大雨,就要及时地对土地进行引流,严格地控制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湿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3.2适时播种
        春夏玉米种植需要适当早播,这样能够将玉米生育期延长,对于光热资源高效利用,不断积累干物质。种植春玉米,可在地下虫害发生之前进行播种,夏玉米在雨季之前播种。可使用点播或者条播的方式种植,控制播种深度在4~6?cm之间,播种的同时配合镇压,促使种子、土壤充分接触,利于出苗。
        3.3对播种后的种子进行保护
        播种后,还要对土壤中的种子实施合适的保护措施。由于北方冬天温度比较低,所以农业人员在入冬前期对种入的农作物都会进行盖膜处理。有一些地区会种一些蔬菜水果之类,但是由于冬天比较寒冷,如果直接反季节的种在露天的土壤中将会使这些蔬菜和水果长不大,致使它们的产量较低。所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业人员就会为这些蔬菜和水果建造一个能提供适宜的温度的大棚,并定期地给大棚中的农作物进行施肥灌溉,照给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有一些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带,由于日常的阳光较强烈,所以农业人员在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也会给农作物建筑大棚,大棚的作用就是遮挡部分阳光,避免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遭受到强光的干扰,也能促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4改善种植环境,培育优良种子
        要想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种植环境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要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改善农作物的生产环境,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来促进其生长,比如说延长光照时间或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种植,需要关注不同的重点,大棚蔬菜的种植可以人为地延长光照时间,严格地把控生长温度和湿度。但是对于田间作业来说,重点是土壤环境的维持和灌溉,采用立体套种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条件,促进作物健康快速生长。种子的培育也是农作物高产的一个重要课题,优良的种子更容易实现高产。比如说杂交水稻,其产量要远远高于其他种子,就是因为它具备其他种子所不具备的优势。从基因的层面来培育新型种子,可以得到抗虫害或具有许多其他优良性状的新型种子。
        3.5对农作物进行科学施肥
        农作物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离不开土壤提供的营养,只有确保土壤提供足够的营养,才能够使农作物最终达到高产。由于我国耕地面积较大,土壤性质也有所差异,各个地区的土地肥力指标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农业人员无法根据这些问题来制定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各区应该根据本区域土地肥力指标来对土壤进行施肥和灌溉,对那些肥力不足的土壤,在后期进行合理的施加肥料,以此提高土壤的营养,让农作物在一个舒适、营养充足的土壤中成长发育,这样才可以使农作物取得高产。
        结语
        生产和种植农作物期间,需要从农作物品质、安全、产量等方面出发,结合地域种植环境,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做好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相关工作,提高作物产量。与此同时,还需对先进的栽培技术展开宣传,创新推广形式,以政策辅助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金华兰.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农业技术推广应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 (2):34.
[2]陈玉明,梁东明,曾卉等.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9):63.
[3]陈艳慧.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J].农家参谋,2018, (34):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