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常见故障以及原因研究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5期   作者:高金文
[导读] 目前,我国在农业上使用农业机械的比例非常高,农业机械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高金文
        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综合技术中心  农机技术科 158100
                         
        目前,我国在农业上使用农业机械的比例非常高,农业机械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但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问题,针对这些故障,应当在第一时间开展有关维修工作。基于此,本文对引起农业机械故障的因素以及有效防控农业机械故障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正在朝着现代化与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的使用率处于持续增加之中,农村地区的现代农业设备普及工作基本完成,然而,因为普及时间不长,许多农民所掌握的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与维修方法缺乏科学性,容易导致故障的生成,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一、引起农业机械故障的因素
        1、农业机械自身的问题
        ①在农业机械故障中,零件磨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机械的组成部件长时间的转动摩擦,从而导致了零部件出现磨损的情况。零件的磨损会使得农业机械的运转出现异常现象,严重可能会引发安全问题。想要预防零件磨损的情况发生,使用者在机械日常运转前在零件之间添加润滑剂可以有效的降低零件磨损发生的概率。②在农业机械的运转过程中发生一定的机械振动是正常情况,但在振动的同时,一些零件会因为安装不牢等原因产生机械噪音,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人们在工作时的使用体验,也对农业机械的寿命产生影响,对购买使用者造成了经济损失。③在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经常被用到的生产材料是金属铁。但是当铁金属材料被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氧化后在表面产生铁锈,腐蚀机械,减少机械的使用寿命并影响自身的使用功能,严重时会引发机械故障。④有些农民只顾着追求眼前的利益。对机械的了解不高,会对农机操作出现超负荷运作等现象,使得机械零件发生严重的耗损,零部件损坏、变形等,造成在工作过程中发生零件脱落,对使用者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硬件磨损
        相比于其他领域的机械设备来说,农业机械设备主要应用在户外环境,需要长期承受复杂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那么自然会导致出现较为明显的磨损,一些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都会逐渐出现变化。如果这些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至于影响到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受到较大的应力冲击,也就会导致机械设备的一些功能被影响。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有限,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超强度使用的状况,使得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并且也没有注重维护和保养,这样就为农业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埋下了隐患。
        3、操作故障
        在操作农业机械的过程中,操作行为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也会导致农业机械故障问题的生成。在使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不依据有关要求与规定开展农业操作机械操作,则会导致机械故障的产生,还会对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影响。在运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进行转弯活动时,倘若不升高有关机具,亦或是机械运转速度超出规定速度,容易导致机械故障的发生。
        二、有效防控农业机械故障的策略
        1、确保零部件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
        运用农业机械前,若未严格开展润滑工作,就会导致零部件出现磨损问题的发生率上升,进而极易出现故障。对于机械设备润滑工作而言,需经常性开展,并且技术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和重新润滑,查看润滑油质量与数量,避免长期放置的润滑油过期。

同时,农业技术润滑油需要维持在清洁的状态中,运用前先进行沉淀,时间通常为1d。当农业机械轴承使用时间达到1年之后,需对其进行全面清洗,在确保零部件完好的基础上,重新润滑,进而避免灰尘等相关细小颗粒进入到零件内部。落实好设备保养工作可以促进其使用寿命的提升,并减少出现故障的情况,让整个机械稳定、安全运转,进而确保各项农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2、对农业机械进行科学的驾驶与操作
        运用农业机械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合理地对其进行操作,防止由于错误操作而导致机械出现故障问题,确保机械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正式启动机械设备前,需对油舱内的机油进行检查,若不足需及时进行添加,并查看冷却液。顺利将机械启动之后,需要通过低速进行预热,也可以运用原地预热的方式,当冷却液以及机油温度达到一定温度之后,方可开展作业。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驾驶人员没有进行预热而直接使用,会导致农机设备出现超负荷运转的情况,进而损伤农机设备。
        3、对机械故障进行正确维修
        为实现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高农业机械维系的时效性,逐一消除农业机械设备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实效措施加大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第一,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基层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巡查,尤其是在农忙时节,检查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性。第二,建立完善地农业技术普及机制,将现阶段的农业机械技术作为基础,做好相关推广工作。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农机部门进行科学管理,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对农机设备保养的常识进行普及。
        当农业机械出现故障之后,需要对其予以及时的维修,并选择适当的维修方式,建立合理的应急预案。农业机械,大多在户外进行工作,出现突发状况之后,难以对配件进行购买,进而导致修整工作难度变高。
        4、健全,有关政策与管理制度
        为了促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协发展得到保障,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及时维修,并保护农业生产设备。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据所颁布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农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全面保障农业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可以利用税收减免政策,针对机械的购买与维修活动,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农业机械维修合作社,确保农民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针对农业机械的管理方案方面,当地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文件的形式,大力开展有关宣传工作,帮助当地农民系统掌握农业机械的维修知识。针对农业机械的维修人员,当地有关负责人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其颁发有关合格证书,对维修市场的标准予以严厉管控,不断完善维修市场的管理体系与服务制度,针对不具备合格证书的维修人员,相关部门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对其予以严肃处理。
        5、宣传指导农业机械保养工作
        政府应当负责组织开展农业机械保养的安全指导工作。在开展有关指导工作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部门及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将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详细讲解给广大农民群众,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系统掌握相关农业机械,以此来实现农民对农业机械使用重视度的提升,将农业机械的价值,高效体现出来,实现农民经济效益的增长。
        第二,政府部门与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机械的具体使用,确保农民农业机械使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还应当将常用农业机械的操作流程与相关维修保养事项讲解至广大农民,确保广大农民能够随时随地保养相关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针对农民开展认真指导活动,帮助广大农民依据使用说明书,开展农业机械的应用工作,掌握农业机械使用故障预防措施,实现农业机械使用价值的显著提升,增强农业的生产质量与效率。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得出,在我国这个农业大国中,农业机械的使用率象征着我国的发展趋势。农机的出现给我国农村经济带来了一个新的机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