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问题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5期   作者:龚雪静
[导读] 随着近年来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为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龚雪静
        浙江省慈溪市浒山街道社区教育学院  315300
        摘要:随着近年来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为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为社区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元素。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亟需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对应进行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转变,知识系统更新,专业能力重构等,以此为接下来的社区教育治理效率提升提供参考,明确时代专业标准。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前言:
        为了促进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使社区教育教师合理促进社区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社区应该着眼于现阶段社区教育教师发展所存在的细化问题,立足实际发展需求。应用翻转式研讨、反哺发展、培植社区教育教师用户思维等手段,建立社区的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启导社区教育教师自主制定发展计划,以协助社区提升社区整体教育治理水平为目标,逐层深入专业成长。
一、人工智能时代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理念需要转变
1.育人目标与学习需求稍显脱节
        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让人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将理论内容在实践中转换为能力,拓展自身客观认知。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社区教育教师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从基础的理论知识传授过渡为实际的能力培育。让一些简易的、重复性劳作程序用机器完成,而人则是升至更高级状态,切实提高创造智慧,最大限度的保证不被淘汰。但是,细观现今的社区教师教学,大部分教师仍然侧重在知识教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难以发挥社区教育在社会性人力资源开发上的实际作用。
2.育人观念与时代发展稍显脱节
        人力与人工智能相比,从既定性工作程序完成来说,自然是人工智能更高效。但是,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却受限于人的前提设置。社区教师教学,在人工智能化背景下亦是如此。只是,部分教师在人工智能应用中,受限于个人的能力不足与时代化观念落后,而使得自身的教育教学较之于人工智能,呈现出低效状态。使自身在本就边缘化的存在地位中更加被“忽视”。加之,部分社区教育教师没有认识到人之不可替代与人工智能的实际限度的平衡。因此无法做好教育关怀者,使自身的原始育人动力出现不足。
(二)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需要更新
1.信息知识与跨学科知识错位
        教师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教学技术变革早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注重跨学科教育素养培养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所重点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社区教师也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跨学科素养。但时,现实的社区教育状况恰恰是,社区教师缺乏专业的信息知识、专业知识,没有能很好的参与到一些相关培训活动。因而,信息筛选能力较低、信息素养较差、信息推送方式也呆板、固化。不能有效的从跨学科视角,做好所教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动[1]。
2.教育知识与专业知识存在缺失
        随着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不断融合,社区内的不同层级学习者也对社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教育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大多数社区教育教师都难以在第一时间做好专业知识与教育知识的合理更新。尤其是在运用智能教具展开知识教学时,因为没有熟练掌握的现代培训理论、成人教育理论、心理教育理论等内容,导致自身的教学展开实质笼统,与相关行业的实际发展现状出现更迭偏离。
(二)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需要重构
1.研究反思能力不强
        研究反思能力与教学能力、共情能力等相同,都是社区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让社区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不断驱动自我成长的必须。

但是,结合现阶段的社区教育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社区教师的教学研究反思能力都亟待提升。毕竟,社区教师自身欠缺的研究反思能力,不仅仅只和自身专业发展相关,也直接影响到之后的整体教育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升,以及相应的提升路径开发。所以,基于不同资质、不同需求的学习者,社区教师必须正视他们学习诉求,不断优化“人机合一”,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有效互融。
2.资源开发能力不够
        鉴于数字化学习模式下,学习质量与学习数量的客观需求,社区的教育资源也必须顺着人工智能的时代潮流,从原本的单向、静态教学向动态协作、不断开放转型。但是,结合现阶段社区教师的实际学习资源开发状况来看,社区教师一方面资源开发意识不强,还未理解社区教育资源在人终身发展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社区教师意识到了社区教育资源的时代化开发重要性,但个人本身的学习资源开发能力却稍显不足。以致于,社区教师的专业教学与实际的学习需求相比,学习资源开发呈现低水平、高重复的现实问题,重文本理论教学,轻智能实践结合。
二、人工智能时代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措施
(一)推动社区教育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在人工智能时代发展下,首先,社区要依托翻转式研讨,助力社区教师找回自身的育人本质。而后培植用户思维助力社区教师灵活明确育人目标。最终通过社区教师的育人反哺活动,帮助社区教师搭建内生权威系统。具体来说就是,社区教师以实际学习者为中心,在其自主学习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帮其深层理解所学内容,并适度拓宽理解空间的教学形式。而这自然适用于社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研讨,让社区教师借助互联网平台“屏对屏”交流,打破单一的线下交流渠道,线上线下高效结合。同时,基于教学对象的社会角色多元化、多层化,展开信息化教学中多样性与统一性结合,差异性与同一性结合的教育服务,切实视线精准教导,重塑自身教学权威[2]。
(二)助力社区教育教师更新专业知识
        当培训的对象为社区教师,那无论是培训教学的内容,还是培训环节、培训制度、培训评价等的全过程要素都需要服务于社区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为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社区必须引导教师队伍确立以终身学习为宗旨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保证培训供需关系中的培训课程科学、有效[3]。即引导社区学校提供以需求定供为基本的多元课程,以提升社区教师信息素养为主的跨学科知识。以此做到培训深入,严丝合缝。让社区教师在边学习边调整的过程中,科学驱动自身职业规划,在智能化帮扶机制下,长期学习,主动完善。
(三)帮助社区教育教师建构专业能力
        社区依据实际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协助社区教师重构自身专业能力,首先,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创设SECI模型交互场,为社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准备好基础阵地。让社区教师、学习者能在知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相互启发,建构新颖知识体系[4]。而后,借助人工智能下的各种虚拟信息技术,在物质奖励上与精神奖励上,多维激励,促进社区教师的自我优化意识提升,催生合理内在动机。除此以外,开展专业的专职教师职级制建设制度,为社区教师专业化发展时时提供新的机遇,推动社区教师激活自身发展新动力,有效避免职业倦怠。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强化社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契合现今教育领域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将信息知识、专业知识、教育知识融和一体的教育专业化工程。为此,社区需要不断的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在日常的社区教育教师培养上下足功夫,让优秀的社区教育教师获得个性专业成长,从而反哺社区教育发展,助推社区管理治理质量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琳.社区教育中新媒体艺术类课程建构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2):21-23.
[2]王仁彧.服务社区治理:新时代社区教育的使命担当与实践路径[J].终身教育研究,2021,32(02):63-68.
[3]钱旭初,施健.论社区终身学习新场域及联合空间的构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1):14-18.
[4]宋亦芳.社区在线学习空间的理论意蕴与实践逻辑[J].职教论坛,2021,37(03):95-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