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卓越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1161
摘要:建筑行业在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的工艺和技术也日渐成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建筑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主体结构影响的是整个建筑结构的性能,其施工能否达到结构标准,将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耐久性、功能性,为避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建筑结构施工时,必须要严格做好主体结构的检测工作。基于此,本文重点探析在检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时的方法和具体应用,有利于实现主体结构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应用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过程中,不仅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而且还衍生出了一些新型的建筑模式,例如,装配式建筑就是目前建筑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建筑方式不仅施工效率高,对于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低,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充分发挥此类建筑的综合效益,则需要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在满足建筑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从本质上来讲,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在明确质量目标的前提下,采用资源配置计划和行动方案来确保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序性。建设质量进行有效的管控就需要对质量检测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质量,使其健康发展得到相应保证。所以,针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分析
1.外观检测法
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最先采用外观检测法对主体结构进行质量评估。外观检测法实施时需由专业的检测人员来完成,这些人员通过对外观结构的分析和判定,来开展结构的初步检测。从检测内容来看,外观检测法重点检测的是以下方面:
(1)建筑结构的外观,判定在建筑物中是否存在损坏、裂缝等肉眼可见的问题;(2)结构构件的外观和尺寸观测,判断其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技术标准;(3)各种材料的性能是否与工程要求相一致。由于外观检测法是由检测人员来完成的,且没有其他的辅助检测仪器和设备,也就使得检测结果的主观性非常大。
2.仪器检测法
外观检测法是主体结构检测方面的首要检测环节,当外观检测结束以后,就需要进入仪器检测环节,在这一检测方法实施的过程中,需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来完成检测。如果要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选择恰当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并正确操作各种的仪器和设备,遵守相应的检测流程和要点,因此,由于这一检测方法的特殊性,可以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开展自动化的检测。在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时,如果选用的仪器检测法,可以选择的仪器包含了有损检测类仪器和无损检测类仪器。
3.电磁感应法
电磁感应法检测同样是结构检测中一种十分有效地检测方法,在利用这一检测方法时,检测人员要将仪器探头放在被检测部位的表面位置,经由相应的信号分析,来更为精准地定位钢筋位置,在检测钢筋直径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钢筋材料间距的控制,最好将间距控制在10mm左右,因为在保障检测操作规范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才是最为有效地。
4.回弹检测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中,回弹检测法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尤其是在砂浆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中,这一检测方法的应用优势非常突出。在具体的检测实施中,需借助回弹仪来完成,所使用的回弹仪是用一个弹簧驱动的重锤,弹力杆可以对混凝土表面加以弹击,随后通过对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的测量,就可以进行回弹值的获取,回弹值是反弹距离与弹簧脱钩之间的初始长度比值。在运用回弹检测法时,工作人员必须对相应的检测参数,比如,温度、回弹值率定等进行科学控制,且还需要注意选择检测的部位,以提高检测精度。由于回弹值会受到原材料检测范围、成型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创造良好的检测环境和条件。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注意事项分析
1.严格把关质量检测的内容
在利用质量检测技术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进行检测时,必须对相关检测内容加以明确。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落实检测工作,使装配式建筑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性以及保暖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尤其是在具体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外叶墙以及夹心外墙板,从材质以及强度等方面入手,实现建筑质量的有效控制。而在施工工序方面,要通过质量检测工作对施工的精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且现浇部分以及装配体系的质量控制工作应该做到区别对待。一方面要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对浇筑施工质量加强控制。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节点质量、垂直度检测以及管路安装情况的检测,提高装配体系的质量。
2.严格把控质量检测的流程
(1)对建筑整体稳定性加强检测
首先,是设计阶段,在该阶段当中,最为关键的检测工作就是要对建筑的抗震性进行计算分析,具体检测中可以通过对构件比例的缩放,或者是利用样板间落实相关检测工作。在实践当中,需要将结构承载力作为主要的检测对象,对荷载静力实验进行反复的落实,以此来提高测试分析工作的系统性。
(2)做好预制件的集中检测工作
装配式建筑中的预制件通常都是在工厂完成制作的,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其质量参数进行严格的检测,保证各项吊装结构及连接件的尺寸参数能够满足现场装配施工的相关要求,这样才能确保建筑的性能和整体质量。而在使用集中检测的方式对预制件质量进行控制时,需要做好蜂窝麻面、裂缝、开洞、开口以及漏筋等问题的集中分析工作,使建筑在这些方面能够满足相关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与此同时,要采用试验的方式,对变形控制方面的性能参数进行科学的处理。在确定质量和安全达到相关要求以后。还要做好建筑性能的检测工作,使其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要对装配精度保持重视
混凝土浇筑以及构件装配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主要内容,因此,想要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效果,首先,要对现场浇筑施工加强监督,尤其是浇筑部分,要做好浇筑尺寸的集中管控。在施工现场当中,要对定位以及吊装操作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要对微调工序进行合理的应用,确保构件能够进行准确的配对和安装。在此过程中,要对轴线偏差、平整度、标高以及垂直度等参数进行系统的分析,确保各项参数能够与项目的质量指标相契合。其次,要做好连接部位的检测工作,包括连接节点处理情况以及灌浆情况都要保持高度的重视,使建筑的安装精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4)节点质量检测
要加强控制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及质量,除了要保证灌浆强度以外,还要加强检测节点部分的质量。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对构件防水性进行检查,查看构件接缝部分的防水处理效果。具体可以通过现场监督的方式,对密封胶填充等防水施工指标进行控制。且构件套筒接缝处和连接处的质量检测工作,需要结合所在位置做好计算分析工作,以此来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现如今,人们对建筑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因此在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应该积极做好主体结构的检测,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仪器,来获得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来评估主体结构的性能,实现主体结构的设计优化和质量控制。总而言之,主体结构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工作,在未来需加大检测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应关注的核心问题[J].科学技术创新,2019(35):119-120.
[2]杨丹萍,孙正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20,10(11):107-108.
[3]徐仪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33):1980-1980.
[4]杨中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与检验[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8):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