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中的应用 张志钊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张志钊 李居昭
[导读] 摘要: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充分利用现有相关自然资源调查成果。
        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201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充分利用现有相关自然资源调查成果。由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属于一项复杂的工作,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因此,基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要求,尤其是大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建设标志着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测绘技术;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大数据
        引言:
        随着我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利用测绘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质量,而且还可以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动态监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发展,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因此,论文立足于工作实践,以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应用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详细论述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具体应用。
        1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确权面临的问题
        自然资源资产确权是实施一项重大的产权制度改革工程的过程。实施这一工程,是再调整市场经济基本格局、产业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但是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自然资源资产内容界定不清晰
        尽管我们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2015)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2016)的有关规定来推定自然资源资产的内容范围,但是目前自然资源资产还未有明确统一的内容范围。自然资源资产没有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概念,法律法规也没有直接明确一一列举出自然资源资产内容范围;法律法规也没有规定成为自然资源资产的必备要件。自然资源资产内容界定不清,容易产生分歧,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划分时容易引发各种争议,对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系是十分不利的。
        1.2自然资源资产确权内容不够清晰
        尽管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2015)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办法》(2016)的有关规定要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确权,这些自然资源资产涉及:土地、海域、森林、林木、林地、草地、水流、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但是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的有关规定仅明确了土地(包括承包土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油气矿产、海域、无居民海岛、水域滩涂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内容,而没有明确森林、林木、林地、草地、山岭、草原、荒地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内容。这会给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造成障碍,导致开发利用的盲目行为以及监管界限的不确定性。
        1.3自然资源资产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自然资源资产确权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具有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经营权等多项权利,也规定了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抵押、出租、作价出资(入股)等权能,但是目前仅有土地中的农村土地和建设用地的各项权利和权能,执行的相对比较完善,而其他的自然资源资产的各项权利或权能执行的都不是很好。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已经基本明确,但其他的权利和权能还未完全执行;海域、森林、林木、林地、草地、水流、山岭、草原、荒地、滩涂以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其他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已经基本确定,但是这些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权及其他权能还很不完善。这说明,自然资源资产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严重制约了自然资源资产发挥生产要素的职能。
        1.4地方政府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有待健全
        确定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是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的重要内容,也是确定相关权益的拥有者和享受者。

尽管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由国务院授权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行使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并且明确了中央政府行使自然资产所有权的界限范围,但是省级和市(地)级政府代理行使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界限范围还不明晰,在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行使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时容易造成混乱。还有,作为行使农村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登记、成员资格认证、经营管理以及集体产权处置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妥善行使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
        2提高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应用的质量
        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作用,尤其是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标志着我国测绘技术将迈入新的台阶,因此,基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新要求,我国必须要发挥测绘技术的优势,提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质量。
        2.1加大科技创新,提高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北斗导航系统在测绘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我国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能力:一方面,我国不动产登记部门要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结合本区域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及不动产登记任务要求,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系统的性能。例如,基于立体三维技术的发展,我国各个地方都在构建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努力实现三维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在不动产登记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快北斗系统的应用,构建符合北斗系统的测绘系统,实现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精准化。
        2.2健全和完善自然资源测绘标准体系,优化测绘应用流程
        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作用,因此,基于我国测绘技术种类繁多的现状,为了提高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我国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测绘标准体系,优化测绘技术应用流程:一是要我国测绘部门及时针对测绘技术在不动产确权登记中的应用现状出台规范化的标准体系,强化测绘技术的实效应用性;二是要优化测绘技术的应用流程,细化测绘技术的应用环节。例如,鼓励社会测绘机构积极参与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调查中,促进我国测绘行业的发展。同时国家还要进一步降低测绘准入门槛,强化对申请单位的监管,确保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2.3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提高不动产登记系统操作技能
        基于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应用,其无疑会增加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工作难度。例如,部分不动产管理人员可能对不动产登记系统不熟悉,导致不能准确地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因此,基于测绘技术的发展,我国必须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一是要定期组织教育培训,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管理人员进行动态化的教育培训。例如,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相关部门要组织不动产登记人员进行学习,以此尽快掌握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技能。二是要增强大数据思维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应用,要求整合所有资源数据,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大数据应用意识和协作精神,用于打破部门、岗位的限制,提升自然资源数据信息的共享性。
        结语:
        总之,基于我国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测绘技术的优势作用服务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不动产大数据系统性能,我国要积极依托北斗导航系统构建三位一体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体系,以此提高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江西省砂石等自然资源可确权登记[J].江西建材,2019(12):200.
        [2]英夫,佟彤.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的嵌套式构造[J].资源科学,2019,41(12):2216-2226.
        [2]浙江省宅基地和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成效显著[J].浙江国土资源,2019(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