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角度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年小霞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年小霞
[导读]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发展,高中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方式也有了新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让高中学生能看到和能听到越来越多的新的事物,高中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突然发现

江苏省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年小霞  

摘要:随着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发展,高中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方式也有了新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让高中学生能看到和能听到越来越多的新的事物,高中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了和对事情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接受新的教学观念,创新的教学思路,改变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刺激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高高中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动力。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都是填鸭式的被动教学,很难带动高中学习语文的热情,很大程度的限制了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角度理念;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明显已经满足不了高中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气氛不活跃
        语文的学习相较于理科而言是偏软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能课堂上也会鸦雀无声,但那是由于学科教学的难度大,语文则不同,语文课堂只要听讲,就基本不存在听不懂的情况,但即便如此,高中语文课的课堂氛围也很难活跃起来。其中语文的学科特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语文的学习偏向于感性,虽然也存在技巧性的东西需要掌握,但更多的还是要靠感觉,体会文字的美,体会语文的字、词、句中深刻的内涵,这是需要学生细心感受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感觉,因此,高中语文课堂相对而言就显得比较沉闷,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二)部分学生语文素质差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汉语作为学生的母语,从小学开始就是主修课程,到了高中依然地位稳固,学生对语文本应当是最熟悉的,语文基础也应当是最好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部分学生的语文素质并不是十分出众,因为他们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反倒是其余的比较困难的科目更受学生重视。由于语文初看起来很简单,但所谓简单其实只是表面上的一些浅显知识,真正的学习是需要深入挖掘的,但由于表面上迷惑性,导致一些学生对语文掉以轻心,学而不精,结果导致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对语文的学习越来越不上心,形成恶性循环,使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更难提升。
        二、创新角度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一)多媒体技术和设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使用
        多媒体设备通过图像、视频、动画等手段能直观生动的把高中语文知识展现出来,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高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高中语文教师通过把语文教学和多媒体手段结合起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刺激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大课堂的容量,可以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难点。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文的时候,高中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布局不清楚,在对课文的理解上总是出现偏差。把多媒体应用到这篇课文中,高中语文教师利用多媒体把苏州园林的景区图通过动画分别演示出来,用不同的颜色和标记清楚的把景区的分布标记出来,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高中学生把总是混淆的问题能清楚的区分出来,以此来降低高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混淆。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中,通过多媒体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景观,让高中学生充当导游向同学介绍景观的特点,以此带动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使用
        思维导图通过图解、网状结构等形式优化人的记忆、理解力、组织分析能力。高中语文教师把思维导图与语文课程相结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吸引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加深高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了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分析能力。例如:在《背影》的学习中,思维导图的主线是“背影”,二级分支是“背影难忘”、“往事回忆”等,三级分支是“父子奔丧”、“思念和怀念父亲”等。高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每个高中学生绘制的都不一样,这与每个高中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有关,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学的根本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授课应当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并集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阅读实际上就是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情感交流的过程,能够加强学生对作者文章中情感的理解与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认知水平等合理创设情况,将现实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不断提升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为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林教头性格从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从而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认识到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历史必然。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选取文章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林教头的遭遇感同身受,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对学习方法进行创新,对于高中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高中语文趣味性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10).109,133.
[2]陈凡静.构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9).138.
[3]王锦旭.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