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湖北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现状,部分自动化电气设备因为工作环境等特殊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这些工况中运行的电气设备由于气候、天气、温度、湿度等不利因素对自动化电气系统的运行产生电磁干扰。因此,自动化电气工程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会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本文主要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
引言
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对自动化电气工程的系统结构产生破坏,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也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的自动化电气设备在生产和使用中会涉及较为复杂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理念,如果自动化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操作技能,在具体的操作中很容易因为错误的操作造成设备损坏。
1、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特点
1.1全自动管控模型
在以前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时,需要将各种类型的控制模型提前设计以及构建出来,再对机械设备做出自动化控制,以此来实现出控制功能。也就是说,老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仅仅能够将静态控制功能展现出来,不能随着机械设备生产的具体情况及时改变管控模型。假如因环境改变使得管控模型失去控制效果,那么就会非常容易导致生产安全问题的出现。然而,应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让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突破老式的静态管控的约束,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随时更改以及升级全自动管控模型,以吻合各种工况的变化需要。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技术能够模仿人类的大脑,全方位分析各项资料信息,参考系统管控的标准,设定最佳的控制方法。与此同时,应用智能化技术,有些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不用再进行提前建模,能够最大限度上提升使用的效率,任何时间都可以应用在各类型的机械生产过程中。
1.2标准系统工作规范
智能化技术具备了十分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以及分析计算能力,能对机械设备实行精准化管控,有益于增强机械设备的性能。客观来讲,在设备生产期间,很难彻底规避制造误差的出现。在老式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实际运行期间,主要目标是将操作误差管控在可接受的范畴中,尽可能减小产品性能波动。然而在借助智能化技术全面实施之后,能全方位分析出大批量的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期间的运行数据、工况信息,以及误差偏离等等,能在极短时间确定偏差原因。在生产机械设备期间,借助动态控制可以实时结合环境等多方面妨碍因素的改变情况,自动匹配对应的管控方法,由此减少很大偏差,提升机械设备的品质和整体生产效能。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如今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途无量,它的操作也十分方便并且可以迅速地收集许多信息,及时地调整电力系统,保障电力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自身的功能发挥出来。电气自动化大多用在日常设备的维护,它减小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简化设备的运行程序,解决了电力系统中符合超载的问题,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过程的高成本。其提升了设备运行效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应用到许多领域当中,普及的速度快,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走出国门,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国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发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维护技术
维护电力系统自动化微波中继技术,电力系统的通信干线当中利用微波中继技术,能够进行远距离 通信处理,从而确保了对重要信息的合理化传输。对于电力系统的 自动化维护管理工作,利用微波中继站来进行优化,合理化设置通 信干线,实现对于干线的自动化监测,防止在电力系统正常运作过 程中出现通信故障问题。
以太网远程技术,以太网远程技术主要是借助于光纤通道来进行自动化维护管理 工作,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在光纤通道当中进行安装光纤收发器 并且设置以太卡。而以太网远程技术能够在网络速度过快以及安全 性能过高时,实现点对点的有效连接。电力系统自动化拨号远程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当中,电话拨号远程技术是属于一种基 础性的技术,这一技术操作方便、快捷,在实际工作当中,工作人 员还经常将该技术和其他技术进行搭配使用,从而实现系统化处理。
3.2变电自动化技术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变电站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确保其通过与现代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技术、数据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进行配合,促使变电站越来越智能自动化,例如智能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一体化倒闸操作等。如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体化倒闸操作防止人为操作失误,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机械自动化调整进行开展,不断优化机械,对资源的浪费进行降低,能够使运行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得到降低。同时在高压电的环境下,必须极其重视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如果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地保障的电站的安全。虽然变电站具有很多复杂的层次结构,需要运维人员维护每一个环境,才能够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度,但是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设备就可以很快地找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馈,可以让运维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检修,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3.3监管系统
现今智能技术已被初步应用在我国的监控系统之中,证明智能技术在监控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不管是何种行业,其以往所采用的监控系统主要依靠人力来进行监测与警报,但是人力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可能做到对设备的全天不间断监控,而采用人力也意味着企业在监控系统中投入了较高的人力成本,对于提升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增加企业收益而言较为不利。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体现出自动化监控系统在代替人力监管方面的优越性,自动化电力系统可通过对数据的实时监控发现数据之中是否存在问题,并且其数据分析结果更为精确与可靠,当其发现数据存在问题时便可及时发出警报,极大地提升了故障的发现率,削弱了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3.4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计算机技术的价值得以充分的彰显,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二次设备的数字化特点、网络化特点与集成化的特点,实现了以光纤及电缆等材料代替电力信号通常使用的电缆,进而使得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记录统计的自动化以及计算机的屏幕花,同时还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高效的操作与有效的监控。同时,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光纤、电缆取代了光缆的可能,进而提升了网络化运行效率。
结束语
电子自动化的使用方向包括实时仿真技术、智能保护技术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等的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它还对普通家庭产生了不了忽略的、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在实时监控、故障报警等机能方面的完善,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晓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6(03):214-215+220.
[2]于满,冷延武,张全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6,26(29):82.
[3]张羽,张爽.浅析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电气开关,2016,54(02):100-101+103.
[4]唐士杰.计算机远动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9):150.
[5]刘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电子世界,2018(0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