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宁波供电公司 电缆运检中心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电力电缆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电缆发生故障后,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找出故障点,减少故障损失,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一直是电缆行业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由于电缆故障后由于现场条件复杂、电缆数量多及时锁定故障点范围是很难确定的。本文总结了多年来在电缆股故障查询过程中的经验,对电缆故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重点介绍电缆故障的探测原理和一种新型差分电位法的定位方法。
关键词:电缆故障;测试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架空输电线路缆化入地成为城市电网发展的主流选择。在高压XLPE电缆生产、运输、敷设、试验和运行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电缆主绝缘产生各类显性或隐性的隐患或缺陷,并最终导致故障而产生跳闸事件。
电缆故障产生后,如何进行快速进行故障性质判断与测距定位成为电缆运检部门的首要工作。因每年产生的故障跳闸事件较少,生产部门人员经验欠缺,无法快速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不利于故障快速消缺与恢复送电工作,影响电网安全性与稳定性。
1 故障探测原理
电缆故障后首先判断故障类型,通过兆欧表、万用表等测试仪表进行测试,一般分为单项接地、两相短路、三相短路、单项开路、两相开路、三相开路等故障,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高阻故障和低阻故障。确定故障类型后就应该确定故障范围。当电波沿着电缆传播时,如果电缆的阻抗不均匀,电波将会形成反射。根据反射波的形状和拐点,可判断故障的类型和距离。反射波的幅值与入射波成比例关系:
.png)
式中:Ur为反射波;Ui为入射波;P为比例系数。
P=(Zo-Zc)/(Zo+Zc)
式中:Zc为电缆的特征阻抗;Zo为反射点阻抗。
当电缆开路时,Zo=∞,P=1,Ur波形为全反射。
当电缆短路时(包括单项接地故障),Zo=0,P=-1,Ur波形为负的全反射。
如果电缆没有故障,则Zo=Zc,P=0,Ur=0,将没有反射。
开路故障:
短路故障:
无故障,无反射:
2 探测方法
电缆故障严重程度分为高阻故障和低阻故障两大类,两类故障的测距方法各不相同,分为低压脉冲法和冲击闪络法。
2.1 低压脉冲法
向电缆中发送一个脉冲波,该脉冲沿电缆传播,在故障点将会形成反射,根绝脉冲波的波速和往返时间可测出故障点的距离:
.png)
式中:V为脉冲波的传播速度,是该电缆类型相对应的常数;T为该脉冲从测试点到故障点的往返时间;Lx未测试点与故障点之间的距离(长度)。
低压脉冲法适用于开路、短路及低阻抗故障。
低压脉冲法适用于开路、短路及低阻抗故障。
2.2 冲击闪络法
测距需要多次测试反复比对,分别对电缆的每一项进行测试;分别在电缆的两端进行测试,并进行计算比较,来确定故障的范围。
冲击脉冲法当球隙放电的同时故障点也会放电,同时发出“啪啪”的声音,通过调节球隙的距离可以调节放电电压,放电电压越高放电时的“啪啪”声越大,根绝这一特点,可以更具声音来判断电缆的故障点。可以配合听针和红外成像仪来辅助查询,效果会更佳。
2.3 波形比较法
波形比较法时低压脉冲法的特别应用。此法就是将同种类型的正常电缆和故障电缆的两种波形相比较,从而判断疑难故障。
在测试电缆故障之前,首先应对故障类型进行判断,以确定采用哪种测试方法。借助于万用表或兆欧表或其他工具及现场经验,可以对故障类型进行预判。
如果故障类型是开路、短路或低阻接地,应使用低压脉冲法进行测量。如果是高阻故障,则应采用高压冲击法。如果故障类型不能确定,则可以使用波形比较法。
2.3.1 寻迹定位
电磁感应棒来探测电缆的路由及埋深,差分定位弓及震动探测器对故障点进行定位,适用于各种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及具有金属铠甲的光缆。
当交流电流在导体中流过时,将会在导体周围产生交变的磁场,并且该磁场的磁力线都是以该导体为同轴的此时如果将一电磁线圈放到该磁场中,线圈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压。移动感应线圈,当线圈的方向与磁力线方向相同时,线圈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将会最大。也就是说,当线圈方向与导体方向垂直时,感应电压最大。根据信号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电缆的轨迹。
2.3.2 差分电位法
差分违法主要是针对地埋电缆故障的查询。方法是在故障电缆的测试点与地之间加上测试电压,电缆的故障点周围就会形成一个磁场。越靠近故障点的磁场越强,离故障点越远的磁场越弱。
2.4 低压电缆设备故障检测
我国在低压配电电缆的管理检测工作中,依然采取人工和设备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保证电缆输电工作有效开展。为了能够解决电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低压配电电缆故障检测自动化,技术人员开展深入研究,出现新的低压电缆故障检测设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借助此种综合性故障检测设备,可以做好电缆短路、短路和接触不良等各种故障检测工作。在此种仪器中,主要有测距仪和定位仪两个方面,通过测距仪产生不连续的正弦波,明确电缆输电线路。信号以则是对信号进行全部接受,结合信号分析,总结电缆整体走向以及实际的埋设深度,准确找出电缆故障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需要采取人工方式检测,借助信息方式呈现故障位置和原因,传送相关的维修测试人面前。此种类型检测意识,主要是对低压电缆预埋深度以及敷设路径,准确找出其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通过定位仪,借助其电磁感应原理以及脉冲反射原理,准确定位出故障区域,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理应网络技术、GPS定位技术,保证检测工作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检测中还可利用低压电缆故障确定电缆故障工作流程;在具体工作先合理分析电缆故障类型,采取直流耐压实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方式确定电缆故障类型。确定电缆故障的关键在于对低压配电电缆故障定位,往往工作人员会运用脉冲电流法、低压脉冲法、电桥法以及球间隙闪络声测法,必要时需将上述四种方式相结合,高效确定故障位置。
3 结语
本文总结了多年来在电缆股故障查询过程中的经验,对电缆故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重点对电缆故障的探测原理和一种新型的定位方法差分电位法进行介绍,可以使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找出故障点,减少故障损失。
参考文献:
[1]司伟宗.低压配电网中电缆管理方法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000(012):44.
[2]宋云龙,魏秉旺.低压配电网中电缆管理方法的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0).
[3]张欢.低压配电网运维管理优化及注意事项[J].电力设备管理,2018,27(12):47-48.
[4]王旭.强化如何加强农村供用电与低压配电网管理[J].大科技,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