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居民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谢亮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改造设计的向往也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绿色生态平衡是住宅建筑改造设计的主要理念。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改造设计的向往也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绿色生态平衡是住宅建筑改造设计的主要理念。通过对环境概念、设计原则和具体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房屋改造方案,它既有利于建筑改造,又具有环境和长远的优势,大力推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居民建筑;改造设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绿色节能环保逐渐成为我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参考指标,"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居民生活方式也从整栋建筑向大型综合建筑转变。为此,设计者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装修,环境与环境建筑的一些概念也要适当融入进来,使我们的建筑达到良好的变化,为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1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居民建筑改造设计分析
        所谓生态理念,住宅建筑改造设计基本上就是内外结合的建筑工程设计方针,在设计时要考虑环境因素。增强环保意识,充分实现自身审美艺术的满足,具体表现为:实施住宅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者应结合施工场地气候、地形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在保证各种绿化形式有效融合的同时,要防止对居住环境的不良影响。一般建筑物的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类:水平型。房子的中间和屋顶都要进行绿化,主要是建筑之间的绿化或生态景观。建造围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绿化。人居环境改善研究表明,建筑环境改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建筑艺术水平,还能实现环境空气与水资源的全面优化,并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性能,充分保护建筑周围环境。另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住宅环境改造可以帮助居民在重建过程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甚至是社会效益。完成住宅的和谐转换。基于环保理念的住宅改造,通常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法律或科技手段的改造。有效协调自然条件。
        2生态理念在居民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2.1生态理念在居民建筑改造中的设计原则
        2.1.1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住宅改造应遵循资源的有效利用原则,即住宅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所以在初步设计阶段,要选择可再生材料,实现局部选择,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对人体的污染。与此同时,加强建筑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土地、水等能源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节约建筑改造费用。
        2.1.2遵循绿色生态设计理念
        一方面,环保的首要任务是改造房屋时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传统民居建筑应遵循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结合当地气候与环境,选择气候适宜的植物,设计适宜气候的建筑,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住宅建筑的改造,要与环境保护、自然景观相结合。结合外部地形,根据建筑改造的类型和形式,选择适合土壤、地形和地下水的植物,综合保护建筑和外部景观,使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
        2.1.3人道主义设计原则
        房屋重建的实质是为人类服务,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们的精神享受,遵守人道主义原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对森林的利用,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和谐人居。
        2.2生态理念在居民建筑改造中的设计要素
        2.2.1多维利用要素
        环保住宅的多层次应用表现为建筑的多样化和建筑外部设施的多功能化。高效地使用重建的建筑物和外部设施,建立一个多维的综合体或社区。如改造后的房屋,可实现施工现场的多功能、民用及外部设施,满足居民的需要。


        2.2.2和谐相处要素
        重建住宅时,应尽量保留已有的生态系统和地形,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使住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建筑物绿色生态是人口与环境之间的桥梁,它充分体现了建筑物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促进了人口、建筑物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3自我供给要素
        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既能独立更新、循环使用,又能自我恢复、自我生存,因此,在重建家园时,要保持地域特色,确保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使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废水、废料排放,保护生态结构。与此同时,将进一步发展环保建筑改造技术,从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向多元化、一体化生产模式。
        3基于绿色生态理念的居民建筑改造措施
        3.1居民建筑布局设计的生态化改造
        房屋设计和布局过程中,主要进行了平面和剖面的设计,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造策略。
        一是从照明角度进行住宅规划设计。这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建筑物吸收太阳能的最大限度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建筑物的空间分配问题,根据其功能,利用太阳能来达到室内温度,另一方面则是要看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取决于其使用的条件。另外,建筑布局上,在建筑南面种植落叶植物,使其在冬季能提供充足的阳光,在夏季能保证日食,实现建筑生态化设计。
        二是从住宅布局角度对通风设备进行设计。住宅改造设计中,即为保证外露阳台和内通风井的连续性,若斜坡建筑与斜坡平行建造,则是在垂直地区进行设计,以充分发挥强风的作用,达到建筑物内自然通风,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空调等电器设备的使用。
        3.2居民建筑使用材料的生态化改造
        常规建筑材料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绿色建筑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出发,对居住环境进行改造,从一开始就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为环境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是选择本地建筑材料,降低建筑材料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在原料选择上,可实现原料的二次利用;在城市建设中,施工队的帮助是第一位的,降低了工人的成本,有效地保护了原建筑物的性能,实现了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二是选择可再生或自然材料,从而减少处理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建筑材料可以选择竹子、竹地板等材料,它不仅有很强的处理能力,而且有很强的恢复竹子的能力,这就突出了建筑的可持续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改造设计中,设计者应将当前的建筑环境融入环保理念,这样既能有效提升住宅建设的功能优势,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赏析建筑符合城市精神。为此,从环境角度出发,住宅改造设计必须立足于实践,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规划,严格保证所有材料和技术都符合环保标准,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是我国的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我国的资源富集国家实现了住宅的节能环保,从而进一步改善我国的环境结构。
        参考文献:
        [1]钱柱泽.浅谈生态理念下的居民建筑改造设计[J].环球市场,2018,(16):318.
        [2]张锦.基于生态理念的居民建筑改造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0):131.
        作者简介:谢亮(1988.5-30)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 单位: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  邮编:550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