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点检员与点检定修制度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杨慧
[导读] 摘要:国内众多钢铁企业关于设备管理的模式搭建,大多是学习宝钢的“点检定修制”,通过多年的探索与推进,我们国内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提升是非常显著的。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国内众多钢铁企业关于设备管理的模式搭建,大多是学习宝钢的“点检定修制”,通过多年的探索与推进,我们国内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水平提升是非常显著的。但从众多企业推行的效果来看,大多和宝钢还有较大的差距。结合各企业推行点检定修制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阐释进一步完善发展点检定修制的思路,以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的要求。同时分析适合特定公司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满足高水平、快节奏的生产需要。
        关键词:点检员;点检定修制;现代化设备
        1点检定修制概述
        点检定修制度是一种完善的设备管理方法,目前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对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场检修方法的应用中,主要是实施现场检查“五定”和管理措施,编制和完善标准,实施设备趋势管理,实施预见性维修,实现 pdca 循环管理[1]。简言之,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将设备状态与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努力将设备运行故障扼杀在萌芽状态,保证设备处于受控状态,对设备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抽查检修制度主要包括抽查检修和固定检修两个方面。前者是点检员检查、检查设备工作,后者是组织生产维修工作的点检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维修计划的制定主要来源于抽查的结果。如果只进行抽查而不进行维护,抽查就失去了意义。与其他维修管理模式相比,现场检查维修系统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全员、全过程管理的特点。在抽查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专职抽查人员,还需要相关生产经营者的参与,这有助于提高抽查效果[2]。全过程管理主要是点检活动贯穿于检验环节、日常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其次,对过去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创新,逐步实现了动态管理,及时发现了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专职现场检查员按专业分工管理,不仅负责现场检查的实施,而且负责设备的管理,对现场检查和维修的全过程负有管理责任,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
        2“点检定修制”弊端
        2.1缺乏对于组织搭建、职责界定与思想贯彻三者统一的坚定落实
        设备管理一般由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组成,参与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职能部门的专业工程师、点检员、检修人员、岗位人员等。不管组织如何搭建,但职责界定并落地、各方理解并知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尤其是一把手对职责划分执行的态度,决定了“点检定修制”推进的土壤。如果没有使大家达成共同的目标,思想上对“全员”的意识没有达成高度统一,那后续的推进将遇到很大阻力[3]。
        2.2人员能力与工作负荷不平衡匹配关系
        以“点检”为核心,本质上就是强调“点检员”是基层设备管理者,是对所管辖区域内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所以“点检员”的综合能力也决定了“点检定修制”推进的效果。有的钢铁企业地处偏远地区,人才匮乏,通过内部培训、培养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精力,而前期的一些错误的理念和方法植入于心,后续再做调整就受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况且很多公司随着不断升级改造,点检员不但要从事设备管理相关工作,还要分离出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技改工程中,追求生产的目标,工作负荷不断增大,抱怨不断,就失去了系统思考的环境[4]。
        2.3忽视方法论与标准化管理
        虽然宝钢有一整套点检定修管理工具,但我们好多企业学习照搬了模板,却没有把人员送去实训,有的甚至只照搬了一部分,最后导致对管理工具之间的关联与工作支撑理解不透,执行层面也就会产生偏差。好多本应标准化的管理,变成了主管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逐步抛弃了制度、标准,顾此失彼的做法使整个“点检定修制”变了味道。所以方法论不理清,认识不到位,就是管理逐渐进入混沌,救火变成了主要的工作[5]。
        2.4体制机制缺乏人文关怀
        所有的管理都是基于人,人性天然就是对抗管理的,所以对人的管理一定要考虑人性的一面。没有自我价值实现、收入没有竞争力、恶劣的工作环境等等都会使我们的管理效率降低。此外所有的工作必须是闭环的,所有的工作如果只停留在整理收集,缺少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诊断,以及合适的解决措施,不断的跟踪检讨机制,那管理落地也就十分困难了[6]。
        3如何基于“点检定修制”加强设备维修管理
        3.1加强对于“点检定修制”的重视程度
        首先对于企业内部各工作人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推广,让每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并且积极参与到这种管理模式中来。
        3.2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水平
        企业对于设备的维修管理需要力度需要加大,最主要且高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水平,针对各企业设备维修人员的能力不均衡从而导致整个企业设备维修水平下降的现象,一方面企业可以开设培训课与外出学习交流会,为维修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维修人员自己不能完全依赖于公司制度也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企业设备维修能力的发展。
        3.3加强落实企业管理制度
        每一项任务的执行都必须准确落实到各个部门或者某人,严格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工作的计划划分,各司其职。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4特性化设备管理制度
        4.1数据分析各企业人员组织现状
        通过概率论相关数学分布与工具对于各个企业人员组织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企业自身的信息特点。如利用泊松分布计算某个企业专业维修工人人数。定义4.1(泊松分布)设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1,2,…,而取各个值的概率为
       
        其中λ>0是常数,则称X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记为X~π(λ)。泊松分布是概率论中又一重要的分布,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都服从泊松分布,例如夏天可能下雨的次数。设备的故障率理论上就服从泊松分布,论文根据故障率服从泊松分布,假设一台设备故障一个维修人员就可以处理,计算特定数量设备在同一时刻发生故障时需要多少维修工人,以此为依据,确定整个设备车间最少需要的维修工人数。
        4.2利用工业工程的相关理论对集成系统的设计改善和实施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工程技术。此项技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企业可以结合工程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如结合标准时间制定与SS管理的知识,对维修作业标准与点检工作流程进行设计等。
        4.3设备的运行现状分析
        通过数据的统计归纳对企业设备运行现状进行简单的介绍与分析,确定关键设备与关键故障;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企业某类产生不良品现象进行分析,找寻不良品产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设计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优化方案。
        结语
        推行和完善点检定修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加强各方面相互支撑,相互融合,进一步深化设备管理模式,将更利于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
        参考文献
        [1]韩育立.关于运输部内燃机车点检和运用的探讨[J].甘肃冶金,2020,42(05):123-125.
        [2]葛鹏.中小型煤化工企业中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0(17):244-245.
        [3]韩桂中.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应用及研究[J].化工管理,2020(23):149-150.
        [4]周才.浅谈点检定修制及作业区的设备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0):15-16.
        [5]卢军,殷建,吴彦彦.精密点检在汉川电厂的应用实践[J].电力设备管理,2019(12):75-77.
        [6]王鸿,赵春秋,吴丹.浅谈点检定修在露天矿山穿采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27):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