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王金海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王金海
[导读] 摘要:机电设备是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重要设备,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各个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都在引入适当的机电设备。
        身份证号码:13023019740206xxxx
        摘要:机电设备是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的重要设备,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各个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都在引入适当的机电设备。当机电设备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时,应对其进行及时检修。本文主要分析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对策
        引言
        现在日常用电及用电量需求是非常大的,电力作为一项日常需求,如果1天24小时停电,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比如在电气厂中,一旦某台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就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进行好机电设备日常的维修与管理,它能够保障机电设备安全,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增加效益,减少成本,还有最重要的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怎么样去管理好机电设备维修,更好的检修是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在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乎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对于相关的企业来说也是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机电维修管理模式中,对于生产方式及生产手段等要求关联性较强,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机电设备行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维修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同时也不断的对设备维修管理的技术进行更新,然而我们仍需要注意到的是,目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整体上所使用的方法较为老旧,主要以时间为主的传统计划维修管理模式,使得许多的机电设备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修理,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维修的时间较长,给企业的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目前在机电维修管理行业中,如何根据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能力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工作的全程进行分析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在维修工作中评价体系不规范
        从理论上讲,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套标准的运行规则来对其机电设备进行状态维护,但许多企业不能很好地完成机电设备的状态维护。这是由于管理体制不规范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机电设备评估、状态评估和员工绩效评估方面,企业没有做好,导致机电设备缺乏良好的系统管理,由此执行不力。
        2.2机电维修质量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确,说白了就是没有将整个体系去详细规划。就比方说语文老师教文言文,他直接将文章翻译一遍,却没有把其中单个的意思去解释清楚,就会导致很多东西是比较含糊的。我们也都清楚,在很多机电维修管理上,很大程度会更加注重效率,却忽视了质量。想象一下,以三峡大坝为代表,一旦发生的坍塌,导致水流直接冲向下游,那么后果是无法想象的。此外,当问题发生时,部分机电设备并没有足够的维修资金,自筹费用无法落实,只能通过相关部门的拨款来解决。
        2.3员工观念不到位
        在维修中,供电企业维修动力设备的首要问题是维修的滞后性,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在很多时候,或者大部分人的习惯是,东西出现问题了,才去解决,不会提前去排除错误。但是不定期的维修会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对人力物力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不过在机电维修中,定期维修也有不好的地方,在企业中,员工习惯于定期的维护,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这种经常性的维护往往是没有方向性的,这无疑增加了维护的压力,人力、物力投入的集中化,还有比较高的成本可能只会带来相反的效果,所以员工的思想要改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能一味的以过往的规则去束缚自己的做法。其次是员工的素质,因为一般企业机电维修人员文化并不是特别高,员工的队伍等相关的质量要求存在不足。


        3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3.1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
        有关工作人员要对机电设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应安排定期培训,并制定日常维修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应制度,进而约束维修人员的行为,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防止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防止出现问题时的推诿扯皮。同时,有关人员应对自身技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断学习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此外,企业应安排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当设备出现异常响声或是不正常现象时,要对其进行及时维修。
        3.2合理安排机电设备检修周期
        在实际的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机电设备制定出合理的维修和管理周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工作量,同时也能够保障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避免出现设备故障等问题。在机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相关企业要对不同生产环节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把控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在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方面要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同时在进行维修时要采用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的维修设备和技术,从根本上贯彻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的方针,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效率。
        3.3强化预检预修工作
        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管理时,强化预检预修工作是提高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物业行业内。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预检预修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到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从而影响了设备的运转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因此,在物业行业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中,进行预检预修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前期的维修工作中,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质量监管,在选择机电设备时工作人员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将设备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够因为一时的低成本而选取质量不过关的设备。同时也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电设备,做好对机电设备的验收,对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其次,在物业行业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管理时,要定期的对已经安装完成的设备进行检查,检查方法要根据相关的标准严格进行,在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时,要及时的对问题情况进行整理和记录,可以及时地对设备进行维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除此之外在相关的预检预修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整理和反馈,为日后的维修管理提供便利。
        3.4更新员工维修观念
        在维护中存在的观念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二是使用变革的概念来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首先应该去告知员工,专人专事,以免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设备维护和预防性测试都需要人工参与。鉴于变电站维修工作往往具有技术难度大、专业素质高的特点,有必要使用专职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只有对人员素质有严格的要求,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同时,随着我国机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无论是设施的建设还是相应的维护,都对人才选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应定期组织培训,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团队。相关领导人必须充分了解维修质量的重要性,机电维修质量和经济效益在同一时间可以贯穿整个管理体系。
        结束语
        我国目前在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企业应提高认识,积极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帮助机电设备平稳高效运行,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覃日强,罗洪波.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示范性建设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9,22:57+60.
        [2]黄剑峰.浅谈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9,06:384.
        [3]曲冬,杜艳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煤炭技术,2019,02: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