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 季飞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季飞
[导读] 摘要:现阶段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资源,尤其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标准也开始持续升高,而城市园林本身对区域生态环境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保护作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依据。
        扬州市江都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现阶段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资源,尤其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标准也开始持续升高,而城市园林本身对区域生态环境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保护作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依据。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绿化是提升城市形象、为居民提供更为适宜居住环境的有效方式,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在不断落实环境保护理念下,国内的园林绿化工作得到了各个城市的充分重视。在园林绿化中,针对园林绿化采取的养护技术及措施是保障园林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开展,能保障园林景观的美观性,使其视觉价值不受影响,进一步延长景观寿命。
        1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的价值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的价值,从宏观角度出发,即促进了区域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性,又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质量。且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从计划到施工过程,一旦植物养护管理不到位,可能种植树木花草还未正式生长便已经枯萎死亡,而科学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我国城市园林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提高整个行业养护水平,这也为城市园林绿化得以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而打下坚实基础。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
        2.1浇灌
        在园林养护中,浇灌是一大重点,采用的方式有滴灌、喷灌、洒水车洒水及人工浇水。给予植物适当的水分促进植物生长,缺水则导致植株萎蔫,因此需根据不同生长季节的天气情况、不同植物种类和不同树龄适当浇水。(1)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浇水。旱生植物需要水分多,浅根性植物不耐旱,要多浇水;生长期长的植物生长缓慢,需要水分少。(2)根据气候、天气进行浇水。在阴雨连绵的天气,空气湿度大,可不浇水;夏季阳光猛烈、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消耗水分较多,则增加浇水数次和分量;入秋后光照减弱,水分蒸发少,可少浇水;在春季多雨和夏季暴雨季节及时排涝,防止因积水烂根而死苗。
        2.2病虫害防治
        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还有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植物死亡,影响环境美观。病虫害防治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园林的绿化的巡逻,防微杜渐。病虫害的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选取品种优良的品种。根据当地自身的气候特点以及土壤特性选取合适的品种,从而增强绿植自身预防病虫害的能力。(2)农药喷洒。农药喷洒属于化学防治措施,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最为直接有效,能够有效防御病虫害对绿植的侵害,利用机械化作业,还能减轻人工负担,然而这种方法有利必有弊由于园林绿植普遍较高,大面积的药物喷洒加上空气流通较大,药物混合在空气当中,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影响周边群众的身体健康。(3)物理防御。利用现代文明技术,比如昆虫喜好灯光,可借用灯光对昆虫进行诱杀,既环保还能降低昆虫对绿植的伤害。(4)涂白。每年冬季对乔木进行“涂白”处理。
        2.3施肥
        根部是植物吸收水分及养料的重要器官,因此从植物生长所需、土壤内养分缺失等方面出发,在植物根部范围内撒施肥料,能为植物创造一个养分充足的生长环境。当植物的根系相对较浅和较小时,养护人员要将施肥范围适度缩小,当植物根系相对较大和较多时,应适度将施肥范围加深及扩大。此外,所用肥料的发酵环节也十分重要,养护人员要等肥料腐熟之后再施肥,将肥料尽量分散,降低肥料结块的概率,并选好施肥时间,尽量在土壤相对干燥,且温度较为适宜的天气及时间段施肥,避免因雨天施肥导致雨水冲走肥料。当肥料及苗木不同时,要选择的施肥方式也应不同,养护人员应参考苗木特征合理控制施肥距离。

例如在条施中,施肥的深度应在5cm以上,植物根茎及肥料的距离要在10cm以上。当植物生长旺盛时,可增施适度钾肥,当植物生长较缓时,可对其施用速效氮肥,并避免因单次施用过量肥料导致植物烧苗。
        2.4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主要是对植物枝茎叶花等部位进行修剪,最终使其保持某一特定的结构形态。各个园林的绿化需要不同,所运用的修剪方式也要存在一定差异。此外,当确定植物主要用途后,养护者要从该植物开花习性、年龄周期还有生长发育等综合状况出发来确定科学的修剪方式。例如对愈合能力相对较弱的樱花等植物而言,在修剪中应尽量降低修剪次数,避免因频繁修剪导致植物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在生长环境各异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修剪整形方式也存在不同。例如当土壤环境较好、土质肥沃时,可利用自然式进行乔木修剪;当土壤条件欠佳时,可适度降低乔木分支点,让主枝能于较低的位置来形成树冠,保障乔木的水分及养料正常输送。最后,当修剪工作结束后,要做好对植物的清洁,清除植株及周边的烂叶枯枝,避免害虫侵扰植株。为保障植物健康生长的免疫力,可在修剪工作后植株的裸露部位涂抹油漆等封闭伤口。
        3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3.1提升绿化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当前,我国园林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专业的绿化管理人员。绿化管理人员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直接负责者,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及高素质的园林绿化人员。一是可通过招聘的方式,招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园林绿化养护人员。二是通过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使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加强与各个高校和技术学院的交流,聘请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园林绿化养护人员具备先进的工作技术和理念,更好地开展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三是提高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完善城市园林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其责任意识。四是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对待每位园林绿化人员,充分提高园林养护者的积极性。
        3.2做好园林科研工作
        植物生长会面临不同的生长问题,在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下,最终的植物生长状况、园林绿化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此外,不同的园林绿化植物需要不同,导致所采取的养护技术也会存在差异,需要养护人员对此合理利用。当下,园林绿化得到重视,各地开展园林绿化工作,使得对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方式的需求量更大,现有的养护技术及管理方式不一定能适用于实际的养护需要。因此要重视园林科研,向养护技术的研发以及养护管理的创新投入资金、设备及人才,使得现有的养护技术、养护管理方式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促进园林绿化养护的不断发展。此外,还可鼓励养护人员、养护管理者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养护技术、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进,利用一定的激励制度对有效创新进行奖励,逐步推进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和养护管理方式的发展,提高养护团队的整体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养护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其对于城市文明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养护管理工作,能有效发挥园林工程的生态保护功能,在开展园林养护工作前,应综合考虑园林工程中所涉及的植物种类以及养护重难点,针对不同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绿化养护,以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并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让城市充满盎然生机,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张隆秀.园林绿化植物种植养护管理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2):67+38.
        [2]孙少婷.浅谈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20,43(14):106-107.
        [3]李利锋.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方法的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12):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