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 张少艺

发表时间:2021/6/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6期   作者:张少艺
[导读] 摘要:从当前我国房建工程施工中能够看出,混凝土现浇体系应用的较为广泛,虽然这对于城市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福建省桃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从当前我国房建工程施工中能够看出,混凝土现浇体系应用的较为广泛,虽然这对于城市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严重的浪费施工材料,而且施工环境较差,还存在着质量问题。从这就能够看出,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满足当前需求,那么装配式建筑就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在我们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下,建设部门的发展将使城市进步明显。对此,实际建设项目中装配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多,这意味着建筑结构的合理应用不仅降低了建设项目的成本,而且有效地降低了建设项目的成本。在此过程中,重要且必要的是,要明确可堆叠施工技术作为最常用的构造块的优点,以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
        1叠合板的制造工艺
        叠合楼板的生产与制造主要按照:清扫→喷涂→划线→安装模具及钢筋网片→预埋件→一次布料振捣→安装保温材料→连接件→钢筋笼→二次布料振捣→抹面、预养护2h→抹面→养护窑养护8h后出窑→拆模→堆放→出厂→运输到现场→施工安装的顺序进行装配式叠合板的生产。
        2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优势
        该技术作为我国装配结构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不仅能有效优化以前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而且能解决过去经常出现的施工行业质量问题。结合以前的项目研究,作者认为装配结构中层压板叠层技术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层压板叠层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缩短施工阶段。尤其是在组装积木时,大多数堆叠的层压板叠层版本已经在工厂中完成了主体项目,而不必在现场编辑层压板叠层版本两次,从而大大缩短了建筑周期。第二,应用层压板叠层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所以z可以b .采用预制层压层进行构件的实际装配,有效降低了基础、支撑等工程的施工成本。第三,装配体系结构中层压层技术的数量相对简单,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问题,与传统混凝土砌块、大坝施工材料相比,问题较少。最后,装配结构中的重叠施工技术受外界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使用,以满足下列建筑和设施的不同需求。从这些优势中可以看出,层压施工技术在我国实际建设中的应用是建筑发展的必要趋势,并在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中得到应用。
        3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要点
        3.1拆分构件
        本项目中,只对其预制楼面板进行考虑,并没有考虑剪力墙结构。在对楼板面进行深入设计过程中,因为业主对于厨卫的要求较高,所以在厨卫中也不加装预制。在设计过程中,要能够充分的考虑到叠合板的尺寸和质量,其长度不应该超过5m,因为如果尺寸过大,那么就会在运输、安装中质量出现问题。与此同时,预制叠合板的单块重量不应该超过2吨,否则会影响塔吊的顺利施工。
        3.2预制底板选择
        建设的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调研发现,除了两个安置房项目外,其余项目均采用的是双向预制底板(后浇带连接)。在调研过程中,设计人员反映,住宅建筑项目业主普遍担心,分离式拼缝所产生的楼板底部的20mm拼缝填补困难,且易后期裂开;而浙江区域的住宅天花板普遍不吊顶,如此一旦拼缝处填补材料裂开。就会影响住宅销售及产生后期投诉,所以坚持要求采用后浇带拼缝方式;而装配式公建项目因大部分存在装饰吊顶,所以业主在拼缝方式上无特殊指定要求。


        3.3锚固筋优化
        叠合板中有锚固筋,其长度要大于10cm,如果是在剪力墙或者是梁上,那么其长度就需要大于1.5cm和3.5cm。在完成对钢筋的绑扎后,就开始安装叠合板,那么其锚固筋和梁纵筋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影响安装的顺利完成。而且,在安装完叠合板后,不能够有效调整,无法让其恢复到原有的角度,这样就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针对其中情况,在我国相关建筑规定中,就指出可以不利用锚固筋的方法来进行施工,但是需要让其现浇板的厚度大于8cm。通过对相关设计人员研究后,利用70mm厚现浇层,不利用锚固筋来对其处理,虽然步骤有所简化,但是也增加了多余的钢筋,在布置管线过程中,就需要对这部分内容加以深入考虑。
        4楼板的选型要求
        建筑楼板即楼层间横的隔板,它将建筑物在竖直方向上划分为多个隔间,同时支撑整体建筑结构,起到稳定的作用。它主要将所受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均匀地传递给梁,通过梁再将力传递给柱,再从柱传到建筑物下部基础,基础最终将力传给地基。楼可以抵抗空间变形,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刚度,增强结构的整体性能,保证结构在横向作用下不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整体失稳破坏。
        4.1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
        楼板选取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及刚度,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相关要求。还应思考设计楼板的厚度与结构层高、净高之间的关系,使空间安排合理,建筑使用舒适。应具备防火、隔声、隔热等相关性能,满足正常使用的相关要求。可以适当选则轻质楼板,减少梁截面的尺寸,更有利于结构的抗震。
        4.2质量控制
        在叠合板运输到现场后,必须要放在预先准备好的场地中,并且有专人来对其进行管理。其堆放高度不能够超过三层,如果是遇到一些恶劣天气,那么就应该在叠合板的表面增加彩条布,在三天之内必须要能够进行安装。在安装完叠合板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测量标高,如果在这其中发现高度存在问题,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调整。要将高度的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如果在完成叠合板的安装后,依然发现其平整度不满足要求,就不能够在上部浇筑混凝土。此外,在叠合板的接缝处,应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内容来绑扎钢筋,其钢筋应该要能够严格相应距离来进行。并且,在纵筋施工过程中,要禁止弯折,可以在施工前先对其梁下纵筋进行绑扎,然后在安装完叠合板后,在对梁上进行绑扎,这样就能够避免因为钢筋疲劳而影响其强度。
        4.3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
        叠合楼板作为典型装配式楼板,其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在选择楼盖板之前,先对其造价进行预估分析,综合考虑其安全、适用、耐久性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选取合适的叠合楼板。在设计楼板时,还要考虑内嵌管道的铺设问题,尽可能减低成本。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进步,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也成为了当下建筑施工中比较热门的施工技术,由此,本文着眼于以往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经验,思考了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的优势,并提出了几方面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未来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予以帮助。
        参考文献:
        [1]王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6):36-37.
        [2]林冬良,唐世凯,杨延仲.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172+175.
        [3]赵亮.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地产,2019(12):161.
        [4]刘改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10):134-136.
        [5]白健.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9,41(04):591-5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