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碱高地下水位冲积平原地区绿化改碱保活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李静 杜浩铭
[导读] 摘要:土壤盐碱化,会造成土壤通气性变差、结构粘滞、生物菌群减少、渗透系数降低、毛细现象增强等物理性状的恶化,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供给能力失调,而且高浓度的盐分还会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干扰植物的正常养分摄取和代谢,引起植物干旱枯菱;绿化改碱保活技术通过铺设排碱管与外购种植土回填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有效的改善了土质不良,含碱量高等情况,确保了土质不良地段的绿化植被存活率。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257200
        摘要:土壤盐碱化,会造成土壤通气性变差、结构粘滞、生物菌群减少、渗透系数降低、毛细现象增强等物理性状的恶化,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供给能力失调,而且高浓度的盐分还会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干扰植物的正常养分摄取和代谢,引起植物干旱枯菱;绿化改碱保活技术通过铺设排碱管与外购种植土回填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有效的改善了土质不良,含碱量高等情况,确保了土质不良地段的绿化植被存活率。
        关键词:绿化;改碱保活;铺设排碱管;
        1  工程概况
        东营市北二路沿线及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由于滨海地区地势低平,地下水位浅,当气候干旱时,土壤有效蒸发量增大,土壤中的含水量下降,土壤毛管水上升运动强烈,导致地下水及土壤中盐分向地表迁移在地表附近形成积盐。随着盐分在土壤表层的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发生土壤盐碱化。土壤内盐分不断累积,会造成土壤通气性变差、结构粘滞、生物菌群减少、渗透系数降低、毛细现象增强等物理性状的恶化,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供给能力失调,而且高浓度的盐分还会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干扰植物的正常养分摄取和代谢,引起植物干旱枯菱。
        该项目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属于第四纪潜水,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0.10-2.50m,相应标高为2.53-3.81m。地下水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近3-5年地下水最高静止水位绝对标高约为6.00m,历史最高静止水位绝对标高约为6.50m。
        东营市北二路沿线及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道路改造部分及东营河综合治理部分土方开挖基本完成,因原有土壤含碱量大,植被种植后难以存活。按照传统工艺做法应全部外购种植土壤进行换填,东营市北二路沿线及金湖银河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利用沿线铺设排碱管与外购种植土壤相结合的施工方法有效的改变了土壤的盐碱度,使种植的植被易活,同时施工工艺简单较为实用,在施工中也较大的缩短了工期。
        2 工艺原理
        合理布设排碱管进行排碱,一是由于排碱管的铺设一般与隔离层结合在一起,绿化种植体中的水分在渗透到隔离层(排碱管)时,再往下渗透的速度较慢(因原土层较坚硬),浇水过多或因下雨而积水多时,及时将多余的水分排走,防止涝害;二是由于地面毛细管的作用,绿地底部碱土中的盐分沿着毛细管上升,到达排碱管(隔离层)平面时,毛细管被破坏,同时排碱管周围是中砂,渗水性强,能及时将水分通过排碱管上的渗水孔收集到排碱管及时排走。其工艺特点如下:
        (1)处理效果显著,土壤有所改良,绿化植被存活率较高。
        (2)施工效率低、速度慢、污染少、工程造价高且施工周期长。
        (3)可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检测。
        外购优质绿化土进行换填,可以有效的改良土壤问题,绿化植被的存活率可高达99%。其工艺特点如下:
        (1)处理的效果较铺设排碱管更好,施工工艺简单,给后续的施工带来方便。
        (2)施工周期较短,造价成本较低。
        (3)施工完成后,绿化植被存活率高。
        采用铺设排碱管和外购优质绿化土换填相结合。
        根据以上对比分析,结合绿化工程的现场特点及工期要求,施工中采用铺设排碱管和外购优质绿化土换填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进行绿化植被保活处理,综合了两种处理方案的优点,尽量发挥两种土地改良处理工艺的特点和优势。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施工工艺流程
        碱土挖除→沟槽开挖→中砂铺设→排碱管铺设→设置排碱井→中粗砂回填→铺设塑料布→铺设石屑排碱层→种植土回填
        3.2 操作要点
        碱土挖除:排碱施工前,将施工范围内的碱土清运出去,此项工作一般土方量较大,应合理组织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开挖及运输过程中注意对已有管线及道路设施保护。
        沟槽开挖:排碱沟一般宽500mm,高500mm,由于排碱工程施工是在碱土挖运完成后进行,故碱土沟槽一般采用人工开挖,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沿放线位置开槽,若遇底部有烂泥或积水,应适当进行换填处理,沟槽不要弯曲,开槽过程中,要严格测量控制槽底坡度。


        沟槽开挖关键是定开挖的宽度。槽底的土基要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不能超挖,也不能扰动。如有扰动必须按照规程要求用砂石进行地基处理后,方可进行管道中砂垫层施工。挖出的土方应根据施工环境、交通等条件,妥善安排堆放位置,搞好土方调配,多余土方及时外运。
        下管之前,按照图纸对挖好的沟槽复测一遍,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情况应符合要求,排水沟应通畅,尺寸坡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沟槽内应无软泥以及杂物,基面无扰动,清底合格。检查边坡的稳定性,一切无误后即可进行报验。
        沟槽挖好后,按设计坡度将沟底整平夯实再填砂垫层。
        中砂铺设:铺砂前将槽内浮土清除,槽底和两侧如有空洞应先填实。垫层的底面深度不同时,土面应挖成踏步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砂垫层每层夯实后的密实程度应达到中密标准,即孔隙比不应大于0.65,使用插振法进行捣实。
        排碱管铺设:排碱管铺设前要先在底层垫砂,砂高10—20cm。排碱波纹管用土工布绑扎完毕后,人工轻轻放置于中砂垫层上,铺设时考虑排水,排水坡度为0.2%,隔离层与中砂之间是碱土时,碱土由中砂代替。排碱管采用110塑料双壁波纹管,外包土工布一道半,接口处采用钢丝绑扎。需要注意的是,土工布的搭接部位应相互交错布置,土工布接头部位相互搭接尺寸不小于30cm。绿地中道路或铺装场地以下的排碱管线用110PVC-U的管线。
        排碱管铺设时需要注意,开槽后应清理干净,防止积水、烂泥、杂土积存在槽底。沟槽所用各种填料要求洁净过筛,尤其回填要严格控制含砂量,不宜使填料工作中断,防止泥土杂物掺入破坏滤层。碱水排入雨水井或污水井时,高程检查无误后再进行施工。遇到地下管线及预埋管线较多的地方,施工前应检验所有对施工造成障碍的管线高程,核查对排碱无影响后才能进行施工。
        设置排碱井:排碱管每隔120m设置一座排碱井,以收集碱水,并通过与排水井相连的管道将碱水排走。
        中砂回填:管道铺设完毕后,为便于排碱,用中砂回填沟槽至石屑下坪,并轻微夯实。填砂深度是变化的,排碱管的起点最浅,末端最深,坡度0.2%。回填时注意不要将两侧的土混入砂中,否则会影响排碱效果。
        塑料布铺设:在客土回填以前,为防止种植土与碱土混合,绿地的四周用塑料布与周边的碱土进行隔离。其中,塑料布的底层与隔离层结合在一起,塑料布之间的相互搭接尺寸不小于50cm。塑料布必须确保高度尺寸比绿地路缘石高5~10cm,并用石块等在绿地四周压紧,以免在回填种植土时滑落,失去或减弱排碱作用。
        石屑排碱层铺设:所铺石子的粒径0.5~1cm,不夹杂砖头、瓦块、垃圾以及泥沙等杂质。严格按照设计厚度施工,厚度误差不超过设计厚度的1/10,误差范围表面平整度在±15 mm之内,标高不超过±20 mm。
        种植土回填:种植土回填时从道路边逐步进行,依次回填。施工机械不宜直接在排碱层上行进,更不能将碱土带入种植土中。
        4  质量控制要点
        通过对施工现场雨污水管道标高的调查、测量、分析计算、核对排碱管的标高,设置合理坡度,保证水流通畅。
        调查施工范围地下管网情况,合理设置排碱管沟走向,做到平面位置和高程不冲突。
        排碱层施工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挖除施工范围内的碱土,在排碱层的侧面用塑料布将碱土进行隔离,现场挖出的碱土要及时运走,防止污染回填的种植土。
        苗木种植挖树穴时,需严格控制开挖深度,防止破坏排碱层,如有破坏要及时清理走被污染的种植土,重新施工排碱层。
        种植土回填完成后应利用给水管道进行一次漫灌,利用水的流动带走回填种植土中的盐碱成分,同时促进种植土自然密实。
        5  结束语
        土壤盐碱化是土地资源利用和开发最主要的障碍,因而盐碱土地的改良成为一项最紧迫的任务;开展绿化改碱保活技术的研究为改良和开发利用盐碱地提供新的理念,其廉价、简单、有效和具有一定可行性等优点,也改善了土壤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植被存活率,针对工程造价方面体现了“低成本高收益”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吴劲松  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暗管改碱技术要点  来源:《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年第9期;
        【2】 刘新华  浅谈盐碱地区绿化及改良技术措施  来源:《中国农业信息》2014年13期;
        【3】 赵相存  浅谈滨海盐碱化地区城市绿化存在的问题和技术探讨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2011(000),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