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庞资源

发表时间:2021/6/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庞资源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行业各领域都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
        身份证号码:23010319790727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行业各领域都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当前,越来越多建筑单位都开始使用智能化技术来对建筑物内部的各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智能化建筑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同时也有利于对建筑物的进行便捷化管理。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引言
        注重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技术的深入探讨,可使相应的施工作业开展更加高效,改善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状况,减少这方面的施工问题发生。因此,在智能建筑实践中,应根据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电气施工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工作,实现对这类施工技术的高效利用,促使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备性能更加可靠。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提高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效率与质量,按期完成相应的施工作业计划。
        1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的重要性
        对于智能建筑来说,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是智能控制系统起到作用,以及发挥实用价值的关键。在智能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装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居住体验,因此在智能建筑的电气安装中一定要保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并有利于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在实现智能建筑实用价值的同时,用户也能体验到更加便捷与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说智能建筑的体现智能化水平关键就是建筑内的电气设备的运行表现。因为智能建筑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有比较高的智能化的要求,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气设备安装的难度,需要将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科学紧密的结合,同时电气设备的布置也要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融合,在保证电气的设备的功能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建筑无的美学设计。作为智能建筑智能化实现的关键因素,电气设备的科学合理安装,可以突出的显示出智能建筑的核心优势,如果不能保证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与水平,那么智能建筑的实用价值将大大的降低。因此,在智能建筑的施工中,一定要将电气工程施工重视起来,科学合理的对施工的方案进行设计,以保证施工的质量,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
        2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要点
        2.1线路的安装
        电气设备的线路主要包括电源线、信号线和网络传输线。(1)电源线的铺设安装比较成熟,一般不会有太多特殊要求,通常使用2.5mm2规格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2)信号线。信号线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为防止干扰,多采用屏蔽线。目前,针对信号线的铺设,提出了综合布线系统的理念,且在智能建筑中应用广泛。综合布线系统的优越性如下:开放性,即兼容不同的通信协议;可靠性,即元器件需经过ISO认证,且采用冗余拓扑结构;灵活性,即便于扩展,即插即用;先进性,即采用最新标准的双绞线或光纤,能够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3)网络传输线。网络传输线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局域网类型、数据传输速率、可升级性以及经济因素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同轴电缆,可靠性要求高一点的可以采用双绞线,而需进行远距离通信或存在干扰较强时,则可以使用光缆。(4)关于信号的接地。现代智能建筑中有大量电气设备,而这些电气设备属于不同的分系统,其功能、性能、抗干扰的能力以及工作频率都不一样,其接地的方式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讲,电气设备的信号接地、功率接地、保护接地、逻辑接地和屏蔽接地,可以共用同一个接地极,所接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而如果电气设备的接地与防雷接地也共用了一个接地极,则所接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Ω;若需要单独设置屏蔽接地,则所接的接地电阻应在300Ω左右;对于抗干扰的能力弱的电气设备,其信号接地需与防雷接地分开,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20m以内;各种电缆的屏蔽层都一定要接地,并根据工作频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接地方法,工作频率在1MHz以下的,采用一点接地,工作频率在1MHz以上的,则进行多点接地;为避免干扰,电视信号线均进行一点接地。


        2.2输入设备的安装
        电气输入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在能够准确反映其性能的地方,以方便进行调试、使用和维护,对于不同的传感器,需根据建筑物实际确认其安装位置,并且要注意回避可能影响到其本身性能的位置。例如风管型传感器、建筑屋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空气质量传感器需要避开出风口;而水管型传感器、水流开关、流量计等不能安装在管道的焊缝上。另外,输入设备的安装还应考虑到调试和维护使用的各个环节,注意安装的次序问题。比如水管型压力传感器的安装需要和工艺管道的安装同时进行,而风管压差开关的安装则应该在风管保温后再进行。
        2.3输出设备安装
        结合前文可知,风阀和电动阀门都属于智能设备的输出元器件,在针对这类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例如施工人员在安装完风阀和电动阀门后,应该对其指向箭头的方向进行调整,将箭头的指向方向调整至和水流方向相同。此外,在安装完毕后,还要对各类输出元器件设备进行调试,调试通过后方能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电动阀门的直径和管道口径不相符时,施工人员需要使用一些经过核验的渐缩管件进行施工。
        3智能建筑电气接地保护装置安装
        结合大量的案例调查可知,智能化建筑的电气设备线路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网络电缆和信号电缆;(2)V-(500V)2.5mm2铜芯聚氯乙烯(PVC)绝缘线。一般情况下,网络电缆和通信电缆多采用同轴电缆,也有少部分建筑系统使用屏蔽双绞线。基于此,在实际的智能设备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安全,一定要做好智能建筑电气接地保护装置的安装工作。针对一些雷电灾害频发的区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雷电电流可以直接导入到雷电接地装置中,主要对智能设备的信息机房和建筑信号源进行施工。例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利用针带组合接闪器以及大小为25mm×4mm镀锌扁钢进行组合,并将其构筑为4m×6m的网格,并同建筑结构内的钢筋进行连接,然后利用下引线将结构柱内的钢筋、楼层钢筋同防雷系统连接起来,从而形成闭环式的防雷保护装置。借助这样的施工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因雷电电流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弱化雷电流对建筑物的损伤。同时,为了保障智能建筑各项设备的安全运转,还要对其工作接地系统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比如在电气设备的变压装置内增加一些中性线,借助中性线来保持三相电压的平衡。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施工技术的支持下,可使智能建筑中的相关施工计划实施效果更加显著,并为电气设备在智能建筑中的科学应用提供支持,完善智能建筑在实践中的服务功能。因此,未来在落实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方面的研究工作时,应给予其施工技术高效利用更多的关注,并对电气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满足智能建筑建设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志新,李英姿,张少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26(1):102-106.
        [2]焦聚州.楼宇智能化在建筑电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2):106-107+110.
        [3]巴志强,姜龙,郭锡斌.浅谈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020,25(10):61-62.
        [4]张明明.浅析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0):63.
        [5]陈锦清.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的技术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20(21):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