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杨艳平
[导读] 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理念越发现代化。
        杨艳平
        邕宁区新江镇中心幼儿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203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理念越发现代化。由于幼儿刚刚认识世界,对于周边的一切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且模仿能力较强,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应当注意根据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与特点,按照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开展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文章基于当前幼儿教育的现状以及游戏教学的重要性,针对性提出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学;重要性;应用策略
        前言
        幼儿接受幼儿教育是独立走向团体活动的开始,应当受到家长和校方的高度关注,根据幼儿成长阶段的不同心理设计出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便于正确引导幼儿形成量高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于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由于幼儿天生对于周围事物具有浓厚的好奇心,爱玩也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幼儿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当重视游戏教学的力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幼儿教学效果。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学,促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幼儿当前成长特性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因此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主要方式。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开展游戏教学不仅能够在寓教于乐的方式中帮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而且在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游戏的同时能够激发幼儿听、说、看、摸等多项感官,无形之中锻炼了幼儿的感知能力,为后期幼儿的素质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加强幼儿的常识教育
        幼儿正处于人生中重要的启蒙阶段,生活和学习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在幼儿教育中重视游戏教学能够让幼儿在充满趣味的活动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同时也是幼儿对基础生活常识的积极探索。在幼儿阶段的孩子通常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同时对于外界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幼儿教育中,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的口述,很难给幼儿带来深刻的理解,而通过将生活及学习常识融入到游戏之中,并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对其进行普及,能够有效丰富幼儿的认知,给幼儿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
        (三)游戏教学培养幼儿的交友意识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新理念。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对于幼儿的理论知识带来一定的提升,但是幼儿会对于教学内容缺少真实立体的认识。而现代化游戏教学可以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真实场景,培养幼儿的在与人交流中的情感。另一方面大多数幼儿家中都是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对于幼儿缺乏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游戏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并且在团体游戏中意识到合作的力量,从而全方位健全幼儿的社会人格。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优化应用策略
        (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营造出良好的游戏环境以及轻松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只有幼儿以一个放松并且开放的心态参与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和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众所周知,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对于外界充满着好奇,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应当充分利用幼儿这一心里特点。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并不是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游戏交流,而是应当将相关常识以及社会知识点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全身心投入到游戏的过程中,同时能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具体而言,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活动之前,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给幼儿介绍清楚游戏规则,并确保每一位幼儿懂得游戏是如何开展,这是保证游戏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通过在游戏教学中正式游戏规则潜移默化的帮助幼儿养成规则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开展幼儿教育中还应当重视孩子的心理特点,切不可拔苗助长。这要求幼儿教师平时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当前最感兴趣的游戏类别。多和幼儿沟通,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老师应当放低身态和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了解学生对于游戏的看法,并在下一次游戏教学中融入这些学生的游戏构想,提升幼儿对于游戏的参与度。只有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营造出良好的游戏氛围才能够让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教学之中,既放松了身心,同时也积累了教学知识。
        (二)通过幼儿心理特点设计游戏环节
        其次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教学还应当注重在游戏设计环节结合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以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之前应当充分了解班级幼儿的个性特点和整体接受能力,游戏设计难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到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有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设计时还应当进一步考虑到游戏的可操作性。例如,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系列集体活动,例如老鹰捉小鸡、分组木头人等。为了强化幼儿对于社会角色的适应性,也可以积极组织角色扮演等活动,教会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同理心和理解能力。
        (三)重视游戏的评价环节
        在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并实时进行鼓励教育。教师的鼓励对于幼儿对游戏的参与度和推进游戏情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只是重视对于游戏结果的总结和评价,对于游戏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很少点评,所以会导致部分学生对游戏活动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也要更新自身游戏教学的理念。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鼓励教育。由于幼儿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性格特点都会有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对于幼儿能够有足够的了解,并做好鼓励教育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得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其次,部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一旦出现失误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到幼儿的积极性,此时需要老师及时出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鼓励,从而消除幼儿在游戏环节的挫败感,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让其能够意识到导致游戏失败的关键步骤,从而在下次游戏中进行改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想要推动幼儿的素质全面发展就应当将游戏教学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在游戏设计时注重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并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重视游戏评价环节做好鼓励教育,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段亚丽.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04):157-158.
        [2]孙明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J].才智,2020(13):157.
        [3]肖景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9(3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