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东
四川省大邑中学 611330
摘要:生本理念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教学理念指引,它区别于传统的基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所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思想与方式,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并且考虑到高中生面临高考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角色,老师应该重视生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营造生本课堂,真正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高效学习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本课堂;构建
前言:
从根本上说,生本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学习发展而量身打造的教育思想,他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反思,积极探究,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学习意识,切实提升日常教学实效。
一、巧用现代工具,促进积极学习
构建生本课堂,老师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与价值,营造积极活跃、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追求,积极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向多层次深入与发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教学工具已经成为老师日常授课的依托和指引,构建生本课堂,老师应该注重Flash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等等元素的融入,让学生们以趣味性直观型的教学元素,接受抽象的知识概念,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直观的图画,既能够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又能够促进学对数学充满乐趣,提升日常教学实效。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教学为例,老师可以依托Flash动画软件辅助日常教学,运用flash动画描绘动态图片,让三视图、直观图以及动画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抽象立体知识的生动转变,促进学生以清晰全面的方式理解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点,既能够给予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又能够加深他们的深刻记忆,提升日常教学效果。又如,学完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之后,为了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利用ppt给学生们展示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让他们以直观的方式进行自主观察、自主探究,了解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观察他们之间的公共点和相交点,既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又有助于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增强数学知识的深刻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重心前置,引导自主预习
构建生本课堂,老师应该重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新授课展开之前,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出发,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完成学习,既能够通过知识问题化的形式驱动学生们积极思考,又能够让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记录与整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价值,老师在课堂上也能够有地方师精讲精练,提升教学效果。以“椭圆”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椭圆的概念是什么?椭圆标准方式是什么?写出它的推导过程,请利用椭圆的公式与定义画出一个椭圆,并且写出它的焦点坐标。
以问题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引导学生们阅读教材文本,在归纳、概括、实践、操作中掌握相关知识,借助导学单的任务驱动,让学生们初步获得知识,既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又能够真正避免在新授课中满堂灌的乏味课堂教学方式,在新授课中,老师让学生们以小老师的角色将自己的预习结果进行展现,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又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老师针对学生们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精练
既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又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习热情
构建生本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情境教学法已经成为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在吸引学生课堂参与,提高学生的知识体验、情感体验、问题体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为了加深学生的数学情感,放松学生的学习压力,老师不妨在课堂上插入更多生动的故事情节,既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感悟和应用能力,又能够通过故事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积极融入。以“等比数列”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解经典的“国王上麦子”的故事,助力学生感受丰富的故事背后的数学原理;又如,以“数列的概念”教学为例,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著名的斐波那契兔子繁殖的问题,通过一段科学史上的趣话进行新知识的讲授。以趣味文化故事的形式既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又让学生对未知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想学、乐学、主动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再如,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为例,老师可以融入相关几何题判断的小游戏来设置问题情境,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从学生们的学情出发,将学生们六人为一组,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营造竞争和合作的氛围;其次,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一个个不同立体图形的切面,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对切面进行分析了解,每一个切面呈现出的是哪个图形?这样学生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积极融入到课堂中,并且在游戏化的氛围中探究了解,综合思考,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的接受数学知识,既改变了日常教学沉闷的状态,又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有趣,让学生爱上数学,高效学习数学。
结束语:围绕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构建高中数学课堂,老师应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思想指引,创新日常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生本课堂中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注,让每位学生遨游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走好将来的人生路。
参考文献:
[1]叶志良.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高考,2020(17):161.
[2]王乐云.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2):42-43.
[3]陈仕昌.多方法结合打造高中数学“生本课堂”[J].读写算,2019(07):60.
[4]吴连华.高中数学生本教育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4):40.
[5]杨秀涓.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现代信息技术与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21(1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