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红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黄梅小学 514479
摘要:随着社会的稳步发展,英语已成为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是否能学好英语,不仅包含语言知识的习得,更要体会文化韵味。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文化,同时提升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儿童跨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格外重要。小学生英语学习不仅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必须接受融合国外文化。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英语文化意识 融合与渗透?
引言
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新版教科书也提出了相应要求,需要通过小学英语教学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在提出了教学要求的同时,也为小学英语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体会其他国家的文化,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任何语言都需要以强大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需要学生对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一、激活教学内容,对比文化差异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文化信息主要包括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节日、生活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整合多方面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例如,在学习西方国家的节日时,教师可以科普“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到西方国家的主要节日,随后通过这两方面对其进行整理,第一,把中西方主要节日的时间、食物进行对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第二,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中西方节日中的相似点,可以将圣诞节和我国的春节相比较,让学生学会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
二、补充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亲身参与
语言与地域差异互相联系,人们在日常交流的时候,不自觉带有当地风俗习惯与人文气息。借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不先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知识背景,就容易忽略语言交流中的环境场景,产生情境交流障碍。文化教学是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手段。事实上,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文化与时代背景方面的内容,但是教师却很少为学生讲解,此方面往往是让学生课下自学,导致学生不能有效收集关于语篇文化背景方面的信息,不能很好地了解此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带领学生捕捉语篇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因势利导,创建教学环境,进而鼓励学生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中学”是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鼓励学生多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在此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让英语知识的学习不再索然无味,而是更具有实用性与趣味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习惯,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创建教学场景,如问候场景、购物场景等,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文化气息,进而提升学生对文化知识运用的能力。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情境的时候,要充分感受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依据学生的年龄与认知水平,设计良好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其中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体会文化氛围。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英国的消费文化背景时,使用情境与体验式教学结合方法。
教学过程为:1.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关于英国首都的视频或者图片,学生了解英国当地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引出“流通货币”概念。2.实物展示,让学生先详细了解货币的概念和英镑与人民币的比值,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习新的词汇。3.创建教学情境,教师为学生发放便士模型,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商品交易,让学生感受英国文化。讲解此文化之前,教师先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并在课堂中导入文化背景,让学生先了解英国的人土风情与消费观念,扩展其知识面的同时,建立好奇心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关于文化背景的渗透,很多教辅中都没有详细的介绍,此就需要教师自己解读,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这对教师专业素养有很高的标准。最后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活学活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并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加强学生的文化认知与反思,为其后期交流与学习增加自信心。
三、重视不同语境中词汇的应用
英语学习中最基础的单元就是词汇学习,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部分,想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以词汇教学作为突破口,同时要将词汇融入到合适的语境中。在语域方面,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况下合理使用不同的单词,来让句子意思显得更合理。例如,在与人打招呼时,教师要教会学生何时利用“how do you do”和“good morning”;在形容男生帅气时使用“handsome”,形容女孩漂亮时使用“pretty”,教学学生区分在不同语境中不同词汇的使用特点,避免发生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词汇进行介绍和拓展,提升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生了解“white”是白色、“green”是绿色的基础上,可以告诉学生“white lie”是善意的谎言,“green hand”是新手的意思,并向学生讲解这一类词语的来源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故事。除了颜色词汇教学之外,中英两种语言中很多关于动物的词语意思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由国家文化背景导致的。例如,在汉语中“狗”除了表达忠诚以外,用于贬义的方面比较多,但是在英语中,这个词是个褒义词,比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He is a lucky dog(他真是个幸运儿).”词汇作为最基础的单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师需要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意思,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差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作为学生接触第二门语言的良好途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以英语教学作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静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J].广西教育,2020(37):121-122.
[2]沈凤.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2):165.
[3]后永红.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J].试题与研究,2019(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