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未来教育的新方向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曹慧玲
[导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用于教育
        曹慧玲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200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其用于教育,符合现在智慧学习时代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智慧教室迎运而生。课堂教学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差、教学的效率低、不能针对每一个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等。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将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的技术应用其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智慧教室无疑给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这里所提到的智慧可以应用在教学方式方面、互动学习方面等,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老师和学生的内在需求,是新课程标准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此为方向对智慧教室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智慧教室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智慧教室   未来教育  新方向
        1.智慧教室的涵义和特征
        1.1涵义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一些全新的概念不断被提出,将其应用于教育来构建智慧教室也是教育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所必经的环节。如何对智慧教室进行界定,国内外有不同的标准。首先国内当面,黄荣怀提出了智慧教室的概念。他认为智慧教室是在信息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多方面支持之下所构建的,和传统教学相比,智慧教室能够不断的优化教学的内容,也方便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种具备环境管理功能的智慧解决方式被称作智慧教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看做一种学习环境。陈卫东认为智慧教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人机交互,通过设施的操作,老师和学生能够无缝地进行教与学,使得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他认为这是在智能空间技术实现的基础上说达到的增强型的教室。
        国外对此论述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认为智慧教室是一个相对完善的交互系统,每一个中控点都可以无缝地对其进行接入。第二方面认为其是一个可以实现完全自我服务的教学体系,老师教学所用的资源以及学生学习所学的材料都可以及时快速的进行配置。 第三种观点是在设施方面,认为智慧教室可以被看做拥有信息化的设备,能够进行随时调节的智能教室。
        从国内外专家对智慧教室界定的方式可以看出,其实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这也会阻碍智慧教室的发展进程。
        1.2智慧教室的特征
        与传统性的教室相比,智慧教室主要具备以下五大特征:第一大特征是在于其智能性的泛感知,所需要的材料和资源不会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定,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进行采集。第二大特征体现在广泛的智能管道,这里所说的智能管道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公网可以和校园网相互结合,有线无线也可以随时进行切换,为智慧教室功能的发挥提供稳定的网络保障。第三个特征体现在智慧教室具有云计算数据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进行信息的关联和共享,在根源上解除信息孤岛的现象。第四大特征体现在其全面的教育应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也可以在此支持之下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丰富学习的方式方法。第五大特征在于智慧教室属于一种绿色创新的运营平台,具备更强的开放性,所有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
        2.智慧教室的使用现状和解决方法
        智慧教室应用也有一段时间,不可否认,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冲突是存在的。通过访谈可以看出很多老师对智慧教室的积极性并没有很高。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2.1主观因素
        2.1.1老师对智慧教室定位的偏差
        智慧教室现在还没有广泛性的进行应用,很多老师之前对此也没有充分的接触,认为就是让学生玩玩遥控器而已,在提问的时候,还不如直接通过举手的方式效率更高。这种对智慧教室片面的理解还有很多,没有从科学性的角度去看待智慧教室。

归根结底,是在于对老师进在智慧教室方面的培训力度还不够,没有办法充发挥智慧教室的作用。因此,加大相关的培训力度,使老师和学生真正意识到智慧教室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采用辩证性的观点去看的问题,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2.1.2老师的惰性
        智慧教室作为教育时代新兴的产物,需要对老师先进行培训。但是由于职业倦怠性,很多老师不能够一次性学会全部的操作流程,所以内心会消极的认为操作很麻烦,很多时候甚至用敷衍的方式应付了事。所以,在培训之前要引导老师向积极的方向去想,这将对之后的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
        2.1.3责任心不强
        大部分老师都是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去进行教学的,但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老师在接受新鲜事物时十分排斥,一味的进行抱怨。归根结底,这和老师的责任心有很大关系,只有具备极强的责任感,才会将其作为一种任务去积极的完成。所以智慧教室的开展,离不开一批极具责任心的教师团队。教师要加强对自我素质的培养,争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2.2客观因素
        老师平时的工作是十分繁重,既要提前备课,还要做好学生的管理,这一切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又要额外的抽出时间进行智慧教室的培训和学习,很多时候老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因此在智慧教室的培训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减少教室的工作量,或者组织时间集中进行学习,尽量避免备课等工作与智慧教室培训之间产生的冲突。
        3.智慧教室对教学的积极影响
        3.1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更加注重于教和学,是否有兴趣更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学生本身,因此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显得较为被动。智慧教室在某一种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现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设备,也使得之前比较刻板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电脑的配备使学生查阅资料更加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提高教学效率
        智慧教室的出现是学生的学习平台具备了一定的网络化,所以老师在备课之前能够,可以准备一些之前没有学习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的进行查阅,对其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探索的能力。除此之外,老师教学所需的课程和资源很多都可以直接引用网络学习平台系统中的资料,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使得教学更加灵活。对于作业,学生可以及时的进行提交,老师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批阅,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等等,这充分调动了与学习相关的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
        3.3使评价更为准确
        智慧教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比如分屏互动功能、课堂检测等功能,都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通过互动,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及时进行解决,另一方面也方便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智慧教室所具备的屏幕监控等功能,使得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更加清楚,进而使评价更为全面,也更为准确,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
        “智慧教室:未来教育的新方法”这一论述内容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之下,一个更加具备现实性和时代性的课题。虽然现在智慧教室还没有进一步普及,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智慧教室肯定在将来会普遍的应用,也终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方向。对智慧教室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以及对其积极影响进行阐述,可以为智慧教室未来的普及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健.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现状和应用策略研究[J].软件.2020-06-15
        [2]靳旭莹、马晓萍等.智慧教室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
        [3]徐雅静.一种基于云端平台的智慧教室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28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