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措施 韩斌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韩斌
[导读] 摘要:钢结构具有造价低、材料可重复利用、加工周期短等优点,但其主要缺点是是抗火性能差。在钢结构建筑防火保护措施中,需要结合钢结构材料厂房的使用条件,耐火等级,环保性能和防火保护指标等要素进行分析,依据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规范要求,分析如何加强钢结构的建筑防火保护措施效果。
                                                                     韩斌
                                         (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消防救援大队 062450)
        摘要:钢结构具有造价低、材料可重复利用、加工周期短等优点,但其主要缺点是是抗火性能差。在钢结构建筑防火保护措施中,需要结合钢结构材料厂房的使用条件,耐火等级,环保性能和防火保护指标等要素进行分析,依据钢结构建筑的防火保护规范要求,分析如何加强钢结构的建筑防火保护措施效果。
        关键词:钢结构;防火保护;措施方案
        引言:
        建筑产业快速发展,各类新型钢结构建筑层出不穷。新型超高标准的、大跨度的钢结构厂房,符合实际建筑建设结构和空间的布局要求,有利于快速建筑建设的需求。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材料施工程序复杂,耗时长,而钢结构建筑厂房设计中,综合造价水平低,加工周期短,材料可回收再利用,是一种可快速搭建或拆除的新型绿色经济材料的厂房。钢结构建筑设计中,需要确定它的耐火等级,分析钢结构的火灾风险系数,明确钢结构建筑防火的基本要求,重视钢结构的主要直接保护方式和被动保护方式,实现钢结构建筑整体防火保护措施的提升,提升日常钢结构的防火防护管理,提升火灾发生后的钢结构应急防护措施保护。
        1 钢结构保护和耐火极限性能分析
        钢结构钢板植被构建中,需要按照钢结构焊接、螺旋连接等方式,以一定的规律方式组合,确定可以承载的建筑规格方式。钢结构耐火承载中,需要对钢构件的实际标准范围和耐火等级进行试验测评分析,结合耐火作用,分析其稳定性和完整性,判断其存在的绝缘、绝热疼,判断其可以抵抗火作用的有效时间。
        2 钢结构耐火风险评估分析
        2.1 钢结构耐火隔热性能差,导热温度升高快
        钢结构的导热升温速度快,隔热新能水平差。如果不做好耐火隔热涂层操作,钢结构的火灾发生后,温度快速上升,会导致钢结构型材发生变化。
        2.2 钢结构耐火性能分析
        钢结构的耐火性能水平差,耐火极限水平低。钢结构自身的温度达到350℃的时候,其实际强度会随之下降至三分之一。当温度达到500℃,钢结构的强度会直接下降到一半;当温度高出600℃的时候,强度会下降三分之二。在全面负载荷作用下,钢结构整体失去平衡。火灾滤过中,最大温度在800℃以下,可以鲍振钢结构的实际稳定,避免建筑出现坍塌风险。
        2.3 钢结构耐腐蚀性评估
        钢结构生产加工中,受腐蚀性材料的影响,钢结构会受化学腐蚀。钢结构生产中还会受电化学腐蚀情况问题。当大气的温度湿度大于60%以上的时候,钢结构构件的电化学腐蚀水平成倍增加。
        3 钢结构防火技术指标性能分析
        3.1 钢结构防火的绝缘热性能评估
        钢结构建筑钢梁性能分析中,需要按照防火一级等级进行评估。钢柱耐火的极限是3h,钢梁的耐火极性是2h。

二级防火等级,钢柱的耐火极限为2.5h,钢梁的耐火极限为1.5h。
        3.2 环保效果评估
        建筑材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毒害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采用钢结构建筑,燃烧的有毒物质排放低,对于人和周围环境的伤害低。
        4 钢结构建筑防火保护的对策方案
        钢结构在高温、明火的状态下发生变化,钢结构的钢件连接性能,周围的环境都会受到影响。为了提高钢结构的保护,需要对钢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进行分析,随着温度变化采取合理的防火措施,降低过火面积,降低温度,减少钢结构变形问题的发生。建筑钢结构中,需要根据钢结构的防护保护措施规范要求,采取主动保护钢结构和被动保护钢结构。
        4.1 钢结构包裹覆盖方式的防火保护方法
        钢结构包裹覆盖反射光辉的防火保护中,使用固体耐火材料,对钢结构整体进行包裹操作。固体耐火材料有不燃烧的性能,具有较强的热容量。按照耐火保护层的要求,对构件的温度进行减缓,调整硅酸钙板、石膏板的实际使用情况,降低损耗量,控制成本,提高施工优化防火水平。
        4.2 钢结构喷涂防火防护水平
        钢结构喷涂防火操作方法中,是对钢结构的表面喷涂一层防火涂料。对钢结构的实际保护操作规范要求,调整钢结构的建筑耐火极限水平。钢结构喷涂防火原理操作中包含三个三面。一是对防火土层的屏蔽保护作用,避免钢结构在火焰高温中暴露存在,二是对涂层吸热后的物质进行分散热散作用,水蒸气消耗热量,降低火焰温度,提高燃烧速度,稀释氧气;三是喷涂本身轻质,受热后形成碳化泡沫层,热量快速的传递到钢材基层,在传递过程中降低热量,减少热效应水平,提高钢结构的耐腐蚀性强度,削弱火灾对于钢材结构的破坏性,防治钢结构整体局部发生塌陷,减少火灾损害的发生和发展。
        4.3 钢结构主动保护措施操作分析
        钢结构喷淋方式的防火保护操作中,按照建筑顶端的设计规范要求,明确火灾发生的规范操作方式。喷水设置在高出,一旦发生火灾,喷水装备设备就会打开,在喷水范围内的钢结构组成保护网,与外界隔离,构成降温的效果。
        按照防火区域配置,钢结构制定主动防火保护,延缓火势蔓延的发展,防火装置设置中,采用防火卷帘门、防火层、防火门等,提升防火区域划分和保护水平。
        钢结构防护保护中,需要充分考虑人员的疏散保护。面对人员疏散的区域范围,结合钢结构建筑进行整体匹配,目的是构建合理的钢结构防护防火疏散路线。
        4.4 钢结构防火防控人才的配置
        按照钢结构建筑防火防护设计规范要求,需要结合防火防控的管理标准要求,配置专业的防火人才培养保护方式。根据钢结构防护防火的规范要求,分析防火操作中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指标,由专业的技术人才负责,日常维护钢结构建筑,面对突发火灾事故,及时做好相关的保护,提升防火配置规范化管理应用,做好对钢结构保护防火保护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建筑防火保护措施规范中,需要依据建筑防火管控的具体结构方式,依据建筑防火发展的建设规范要求,重视避免灾害隐患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依据防火损失比例量水平,分析火灾发生的随机性。按照火灾发生的情况,分析导致钢结构温度变化升高的原因。从钢结构的防火设计可靠性方式入手,充分考虑钢结构温度升高与火灾过火空气温度变化的情况,结合钢结构的保护建设需求,制定符合钢防火防灾的办法,构建美好的钢结构建筑规范要求,共同建设良好和谐的防火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钢结构主要防火保护措施综述[J]. 潘希成.  山西建筑. 2019(18)
        [2]建筑金属结构中防火涂料的合理应用探讨[J]. 李洪亮,张羽生,石龙华,代志颖,罗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1)
        [3]谈建筑钢结构防火和结构性能化防火方法[J]. 肖向锋.  山西建筑. 201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