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如何改善坡面绿化的技术要点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   作者:唐鑫1 尹淑春2
[导读] 摘要:园林地形是园林景观的骨架,起伏变化,形成不同的坡面地形。
        1、北京宜然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4;2、北京紫竹院公园管理处  北京市  100048
        摘要:园林地形是园林景观的骨架,起伏变化,形成不同的坡面地形。在雨季时,坡面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形成地表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尤其对于坡面所种植的草本植物,如果措施不当,长期的雨水冲刷,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整体的绿化效果。具体施工过程中,坡面绿化施工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作为项目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其施工技术要点,具体分析坡面绿化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坡面,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不断完善改进措施,保持土体稳定性,改善种植环境,丰富园林景观。
        关键词:坡面绿化施工;施工技术要点;改进措施
        绪论
        园林坡面绿化是园林景观绿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坡面绿化是工程中的难点之一:首先,从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等方面考虑,采取何种护坡措施,保持土体稳定性,改善植物生长环境,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的现象,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综合功能;其次植物的选择,根据处理后的坡面坡度、坡向以及光照等条件,合理搭配植物,丰富景观层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和谐统一,从这两方面研究和解决坡面绿化带来的问题。本文目的是为了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更好的以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的手段实现坡面绿化的效果,并突出其功能性和观赏性。文章中所介绍的坡面,主要以土质坡面及石质坡面为主,分析施工中较难处理的急坡地形和悬崖坡地形的绿化配置和处理方式。另外,需要项目中的相关人员在施工时,对其加强重视,并对其更深入分析具体施工技术要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坡面地形的特点
        1.土质坡面的特点
        土质坡面,是在园林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形,常规分类为:缓坡地为3%-10%(1:33.4-1:10),中坡地为10%-25%(1:10-1:4),陡坡地为25%-50%(1:4-1:2),急坡地50%-100%(1:2-1:1),悬崖坡地为大于100%(1:1)[1]。缓坡地地形和中坡地地形,较为适宜开展植物护坡施工,急坡地和悬崖坡地自然条件较差,土壤贫瘠居多,有些还含有大量的石块,土层稳定性差[2]。施工中较难处理的地形为急坡地形和悬崖坡地形,主要有以下特点:
        (1)蓄水能力弱
        急坡地形和悬崖坡地形的坡面在雨水的冲刷下很容易形成地表径流,保水功能差,尤其是对于坡面所种植的草本植物影响很大。施工时如何水土保持是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
        (2)土壤流失严重
        急坡地形和悬崖坡地形,因地貌起伏不平、陡坡沟多、地表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生长条件差、保护措施不到位等,更容易因雨水冲刷或侵蚀而造成土层的崩溃、流失,植物很难存活[3]。
        2.石质坡面的环境特点
        石质坡面,因其本身坡度比大,保水功能差外,还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成分,再加上坡面自然生态环境恶劣。所以要考虑石质坡面绿化的目的和后期达到的效果,然后创造条件,即如何在石质坡面上配置植物生长,为植物生长长期提供水、肥,且能经受自然的风吹雨打影响是施工时需考虑的难点。
        (1)坡度比大
        石质坡面一般指坡度都在1∶4左右,有的可达1∶2,甚至1:1直立,坡面径流速度大,在降雨时极易形成冲刷侵蚀;坡面自然风化的土壤颗粒及风运带来的土壤颗粒在坡面很难留存,含有的活化养分少,植被根系很难从边坡岩层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及养分供其生长发育,致使植物难以生存。
        (2)坡面生态条件恶劣
        石质坡面无土壤层覆盖且水分匮乏,在阳光的直射下裸露岩石表面温度过高,即使有风运或动物搬运的种子嵌入岩石缝隙中,也会因温度过高而难以发芽和生存。
        二、坡面绿化施工的技术要点
        1.坡面的处理
        (1)土质坡面处理方式
        土质坡面根据其坡度比情况不同,其处理方式也会不同。

在缓坡地为3%—10%(1:33.4—1:10),中坡地为10%—25%(1:10—1:4)时,可通过采用搭配不同种类的灌、草植物的形式进行大量种植;而陡坡为25%—50%(1:4—1:2),急坡地50%—100%(1:2—1:1),悬崖坡地为大于100%(1:1)时,可采用调整土方、形成层层梯田,在梯田外用石块垒成坝,梯田内铺设种植土[2],降雨时可分径汇集,不仅增大了坑内土壤水分含量,还会改变坑内土壤性质,并可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情况。
        实例,地点位于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筠石苑景区内,为土质坡面处理方式实例。施工前原土质坡面,坡面高度约为6m,坡面宽度约为5m,坡度比为1:0.8,植物生长很难存活。施工后采用坡面增设石料垒砌鱼鳞坑形式达到固土效果,减缓坡度,再搭配扶芳藤苗木,即改变坡面坡度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利用植物的特点软化石质护坡,增加观赏效果。
        (2)石质坡面处理方式
        对于岩石较多、较高的石质坡面,在坡底挖种植坑或种植池,填入良好的土壤和基肥,按合适株距栽植攀援植物,在坡的上坡也种植或挖穴,填土施肥,按合适株距栽植藤本植物,通过上攀下悬挂可迅速形成覆盖[4]。
        实例,地点位于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筠石苑景区内,石质坡面处理方式实例。施工前原石质坡面,坡面高度约为4m,为直立型。施工后在直立型石质坡面底部和上部设置种植池,采用种植扶芳藤类的藤本植物上攀下悬挂进行覆盖,并增设人工小型瀑布和雾喷系统降低石面高温,以解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植物的选取
        进行坡面绿化施工作业时,首先需要科学的选取绿化植物,基于地质特性选择相应植物类型,只有确保植物健康成长,才能使其坡面绿化的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通过分析环境、气候、地质及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选取适合生长的植物[5],以此为基础,不仅能够保障绿色植物相互之间的生长,同时还可以使坡面绿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选取色彩艳丽的花卉搭配,可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以粉色为主,打造的是一种宁静之美,与常绿的草搭配,呈现出一种大自然的气息[6]。
        就是通过配置灌、草,多层次搭配植物,仿效自然群落的生态模式,不仅生态稳定性好,还具有形态多样,色彩丰富,季相变化的美观[7]。土质坡面搭配植物实例,地点位于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筠石苑景区内。首先在坡面高地选用灌木类开紫色花系的紫荆,在中下部位再选配宿根型月见草,开花期为淡粉色,作为第二层观赏效果,最后在坡底边缘区域搭配耐阴、覆盖性好的蛇莓,最终达到整体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
        结论
        总而言之,在园林工程中坡面绿化虽然是施工中的难点,但只要选取适合的绿化植被,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确保理论结合实践,能够科学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有效节省经济成本,是可以解决并增强绿化环境的。同时坡面种植大量的植物可以起到有效的固土作用,因土壤的黏结力随着土壤中植物的根系的增多而逐渐增强,形成具有庞大的根系系统。再有,坡面种植大量的植物还可以有效降低边坡的水流速度,缓冲水流对土壤的冲击,防止土壤流失,并且植物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有利于保水[9]。同时,由于坡面的众多绿化植物群落可以逐步生成一个小的并且稳定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以构筑绿色景观,美化环境,还能对空气中的漂浮的微尘、CO2、废气等进行持续吸收,也能起到局部降温、改善环境的作用[10]。
        参考文献:
        [1]徐辉、潘福荣.园林工程设计.2008
        [2]郭丽峰.园林工程规划设计.2012
        [3]李晓杰、吴慧婷.园林坡地植物选择与配置[J].当代生态农业2012(3、4).
        [4]贺雅娟、陈中东.坡地绿化方法谈[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5]吴银钢.园林工程坡面绿化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20(2).
        [6]卢军.城市园林花卉植物的应用及布置管理分析[J].现代园艺2018(11).
        [7]刘北京、李志彬.园林坡地植物选择与配置[J].科技信息,2009(21).
        [8]曹文正.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18(7).
        [9]熊泳生.园林工程坡面绿化的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