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何东霞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3期   作者:何东霞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大众日常用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内蒙古华电二连浩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  011100
        摘要: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大众日常用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换言之,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向社会大众日常生活及工作提供稳定的能源支持。与此同时,电力系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其正常运行离不开强化建设力度的支持,即采取持续不间断的建设措施能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及可靠性,不仅需要做好相应的维护维修工作,还需要在出现问题后保持运行的有效性,为后期电力抢修赢得更多时间。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电气技术,在电力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针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进行了简单概述,进而对该技术的应用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当前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运行应用
        1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概述
        一方面,从技术发展现状看,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引进较晚且发展速度缓慢,但正处于稳步上升的阶段。受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鲜明的影响,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特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颇高,能提升工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工业电气自动化作为一大主流发展趋势,可以带动工业行业长远发展,保证工业生产的质量。由此可见,需重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从技术要求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了联网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严格,除需要进行基础技术培训外,电力企业在培养过程中还要重视技术人员在电力系统操作能力方面的掌握,针对技术培训工作制定完善的技术培训计划方案,既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也重视技术人员实践操作的培训,以此保证技术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进而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实用价值。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应用时,必须保证科学性和高效性,并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力度,以提升电气工程应用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技术型,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不同内容所呈现的效果也不相同,比如,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自动化系统运行效果,增强电力系统管理工作效果。动态交流监控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静止检测转换为运动检测。多想集成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汇总用户需求,更好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我国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来看,此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改善了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形式,也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点,还在不断地加深发展。随着人们对电力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为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就需要不断提升电能运输质量和效果。在此种情况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不断升华,对生产企业而言,通过此项技术,既能提升生产效率,也可以节约成本,促使企业稳健发展。
        3 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3.1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发现变电站对其形成的影响,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直接影响到电力输电网运行效果,通过设备收集变电站运行情况,将信号传递到后台,由工作人员接收并进行实时全程监管,掌握变电站运行情况,利用自动化技术对系统进行全程把控,掌握电力干预与转换工作的应用需要,通过科学的控制变电站、监测设备完成变电站运行监测工作。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领域后,会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变电站运行进行实时掌控,完成收集数据的计算、传输,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作用下有效的连接电力用户与电力系统,保证电力能源可以安全传输。


        3.2 自动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通过仿真模拟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助于一步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和自动化发展水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仿真及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时,主要应用在科研工作的数据分析和组件闭环系统中。在数据分析中,相关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构建一个模型,将所有和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相关的信息、数据录入仿真模型中,进行分析计算,生成相应的结果后,研究人员在按照结果对模型进行逐步修正,完善系统结构。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应用,仿真技术具有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仿真技术得出的数据结论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二是仿真实际分析数据比全面,和传统人工分析相比,能够获取全部数据,并排除无关紧要的数据,留下有价值有用的数据信息,提升数据分析速度。在组建闭环系统中,通过仿真技术能够建立一个虚拟化连接端口,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种不同的控制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有效连接,从而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效果。合理设定虚拟化接口,可以满足不同电力设备稳定、安全连接的需求,此项技术在电力系统新安装的电力设备调试中应用效果最为显著。从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长远的角度来看,智能闭环控制系统就是主要的发展趋势,当后端系统检测到运行数据后,可以及时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经过系统分析之后,会及时反馈给前端设备,从而形成闭环控制。在连接电力设备中,需要借助仿真软件来组件大批量的仿真端口,因此,将仿真技术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稳定性。
        3.3  PLC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与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技术融合,可以借助PLC技术完成系统程序编辑。PLC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系统程序编辑,通过数据运算完成指令传输,根据传输的指令执行工作内容。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使用PLC技术可以通过前期编好的程序完成系统工作数据的采集、整理,并通过智能化操作对电系统的工作数据进行筛选,挑选出有价值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将数据传输到工作后台,让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收集的数据判断系统运行状态。PLC通过继电器触发,同时其仅在继电器贴合之后才会触发相应的动作,因此可以防止错误动作的出现。另外,PLC系统内部扫描周期为0.02s,满足导通条件后才会触发动作,以此提升其作用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力系统愈加重要的时代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应用范围宽广,对电力系统运行拥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均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不仅如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其他领域中也拥有不俗的成绩,以下将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结合社会未来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介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本文结合理论实践,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探讨结果表明,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愈发先进的背景下,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加大智能自动化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自动仿真技术、线上维修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有助于促使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事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凯飞,祝凤侠.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014(018):225-226,229.
        [2]任娜.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22):89+136.
        [3]刘建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17):206-208.
        [4]闫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30+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