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许孟镇便民服务中心 262315
摘要:档案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档案功能的作用也至关重要。随着各项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对基层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要科学系统地汇总、疏理、加工、开发档案,还要通过档案的利用,促进文化的传承、社会的发展,实现档案效能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就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与思考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思考
1 引言
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基础构成,行政单位承担着维持国家稳定运行的责任,其内部档案管理所具备的行政性、管理性以及服务性特点,使它与政治、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因此,积极创新档案管理,维护好档案资料的完整、安全、有效性非常重要,本研究体现出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 概述
管理人员和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两项主要的内容,要从这两方面问题入手,解决制约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因素。通过优化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对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能更好地开展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从行政事业单位档案人员管理方面来看,要了解档案管理在如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档案管理带来了智能化信息化的进步和发展,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政策了解新的档案管理技术,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来应对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要求。管理对象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的范围包含各个方面,要从人事、文书、科技项目等各个角度入手,分情况分类别制定相关的工作办法,作为档案管理进步的出发点[1]。
3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3.1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行政单位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缺乏与新时期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在落后制度制约下,其产生的矛盾与问题也非常多。例如,很多行政员工不具备档案管理工作的参考机制认知能力,在开展日常工作时忽视了档案资料的作用。一些单位虽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但落实程度不够,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度等,使得每一项条款要求无法规范落实。还有部分行政单位没有将奖惩机制有机融合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些工作人员出现问题后就会相互推卸责任,甚至对档案工作表现出敷衍、消极态度,更别提档案管理创新思路的发散与发展了。
3.2 档案管理信息化滞后
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严谨的程序性,如果不及时学习和掌握采用高效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手段就可能严重阻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不利于档案安全。尤其是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的存储管理及信息安全没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对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的应用要求达不到行业标准,从而大大妨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建设和开展。
3.3 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单独设置了档案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但仍有部分单位由办公室兼管。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但兼职管理工作人员本身工作压力就很大,在档案管理工作上能够拿出的时间精力就相对较少。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机构和人员正在精简,内部人员变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和业务素质的逐渐提高。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差距较大,在具体档案管理和服务方面难以做到精益求精。对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引导不够,工作人员缺少主动服务意识,档案服务效果不甚理想。
4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策略
4.1 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为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有效运用提供支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现实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的规范化和合理性。基于实际需要,还需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实操性,便于工作人员的贯彻落实。基于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从档案的收集工作开始,有序地整理,做好数据整合工作,编制种类不同的文档,进行排序,以便后续的查找[2]。运用数字化技术,在线上网络管理平台中做好标记,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做好相关鉴定工作。从实效性出发,在行政事业单位内对不同历史年限档案,采取针对性的保管方法。对于保留超过年限的档案进行销毁,避免复杂繁多的档案数据造成整理困难。在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针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制定出符合现实发展需求的政策,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制度还不健全,无法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因此,健全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使其朝科学化方向发展。
4.2 创新档案资源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还要依托现代化先进设备与技术,若没有实现档案信息化以及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档案工作只能流于表面,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价值。档案工作的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通过配备必要的信息化设备,从而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第一,行政单位要坚持一体化建设。档案管理部门要树立起档案管理系统与档案文件系统共同建设创新的理念,通过交换和共享档案管理与现行文件不同时期的信息资源,对减少信息数据重复录入、规范录入有着一定作用。此外,制定科学的纸质档案作业程序,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程序标准,将纸质档案设计为电子档案作业流程,从而不断朝着数字化档案建设方向前进。第二,落实档案网络化工程建设。行政单位的档案资料信息如果束缚在档案室中,就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社会,因此要在档案具体应用下进行创新。例如,通过建立档案网站,建立电子档案,加强档案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信息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4.3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确保相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应该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确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各方面的数字化水平[3]。首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要求工作人员有丰富的档案网络化与数字化管理经验,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应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各方面的档案管理质量。其次,应该对相关的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得每位人员都可以掌握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掌握电子档案管理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有效收集与分类处理档案数字化信息,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最后,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一旦发现有数字化管理的问题,就要严格惩罚负责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
5 结束语
为了更高效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和进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改变传统单位档案管理的模式和形式,解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上的矛盾,便于单位工作的开展和利用,为行政事业单位长远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条件,也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韩呈镇.优化机关事务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014):82.
[2]梁雯.大数据视域下档案数据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186.
[3]冯共喜.谈谈如何做好企业档案保密与利用工作[J].兰台世界,2017(S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