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背景下“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的探索——以柯城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聪
[导读] 摘要:当下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村庄规划的编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衢州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柯城分院  浙江衢州  324000
        摘要:当下正处于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村庄规划的编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为了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村庄布点规划和市区村庄建设规划为指引,分类做好“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工作。
        关键词:全域土地;多规合一;村庄规划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行政面积607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7个乡、8个街道,行政村总数有213个,社区总数有45个,城市规控区内行政村83个,社区41个,规控区外行政村132个(2个村涉及控规区内外),社区4个。近年来,全区各乡镇先后组织编制了近100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但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普遍得不到乡镇和村两级的认可,特别是村庄规划的实施又与村庄规划的编制严重脱节,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过两年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为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一、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存在的问题
        1、村庄规划的实施缺乏有效抓手,与规划编制脱节
        一方面乡镇和村庄作为村庄规划的编制主体,对自身的责任和权利认识不够,更多的是依靠部门和编制单位,导致规划方案与村庄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脱节;另一方面村民更多的是关注村庄建设用地的内容,对村庄建设用地以外的内容关注不够,认为对村庄规划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没有解决好,就觉得村庄规划不好,难以实施。如我区80%以上的村庄规划实施的效果与规划编制的方案都有一定的偏差,部分情况严重的村庄规划实施与村庄规划方案完成不对应,脱节严重。
        2、村庄规划的管理数据不统一,缺乏“一张图”平台
        在现阶段“多规合一”的衔接上与实施带来诸多难题。长久以来,村庄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等各类规划都存在着规划坐标不统一,在多规合一的背景下,规划数据经常打架,既存在图版与现状不符的情况又存在不同规划图版重叠和冲突的情况。比如自然保护地与建设用地的重叠、公益林与建设用地的重叠、永农和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叠等。导致村庄规划的管理工作需反复协调,效率不高
        3、风貌特色难以管控,村庄规划得不到落地
        由于风貌管控落实不够,我区的村庄长久以来形成了“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柯城区的整体面貌,对柯城区的项目招商引资、全域旅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工作建议
        1、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串联起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
        自2018年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浙江省实施全域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后,结合中央五部委提出的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柯城区以城北片区的“妙缘双溪”流域片区作为先行试验区,涉及九华万田两乡14个村,面积3.8万亩,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背景下的“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通过土地垦造、标田提升、建设用地复垦、水利设施和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等各条线上的政策和资金下沉,形成村庄建设资金的产生和盘活,支持村庄内部环节的改造提升,引导村庄由生产、生态空间的整治修复深入到生活空间的环境综合整治,将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有机串联起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生态文明。


        2、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基础,形成“庙源溪片区”一张图平台
        以全域土地整治示范先行区为例,我们整合各类规划形成了衢州市柯城区“庙源溪片区”全域整治规划设计,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全域交通规划和庙源溪流域整治规划等各类规划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空间重新整合到一个规划中,并形成规划矢量数据,以国家2000坐标为基准,整体纳入一张图上,形成了“庙源溪片区”一张图平台,对该片区今后的项目落地指导和管理运行都起到了全盘式的改造和创新,整合了各部门的规划管控要求和空间规则,提高了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3、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目标,打造“山、水、林、田、村”的乡村花园样板区
        自201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域的乡村大花园建设开始,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城镇建设等,围绕“妙缘双溪”流域片区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了《柯城区风貌管控导则》和《柯城区农民建房通用图集》等工作,提出了正、负面的改造清单,对沿路、沿溪等村庄建设和改造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对滨水型、城郊型、平原型、山区型等不同区域的农民建房提出了接受度高、经济实用的“浙派民居”通用图集,以聚落景观记“乡识”、田园景观乐“乡趣”、建筑景观醉“乡居”、庭院景观享“乡闲”、文化景观品“乡情”为“点”型空间,以村庄沿线景观提升、滨水慢行景观打造为“线”型空间,以种植景观提升、乡村景观细布、体验景观升级为“面”型空间,构建未来田园社区风貌,塑造秀美风光,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4、在市区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下落实村庄规划的“多规合一”
        在规划理念上,要将“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渗透到整个规划体系中,确立国土空间规划的地位,以国土空间规划的三条控制线为标准和底线,作为实现“多规合一”的基础。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导,推动各规划的有机融合,统筹协调好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
        在管理机制上,建议建立统筹规划的管理与组织工作体系,成立“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委员会,以主要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在当下既可保障和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又可以推动“多规合一”探索和实践。
        在技术体系上,建立统一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体系,和多规合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以三调数据为基础,统一坐标系,对各规划重叠和冲突的图版进行筛查,各部门进一步的协调和统筹,划定统一的控制线,绘制一张蓝图,推进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5、充分发挥驻镇规划师的作用
        考虑到乡镇和村里有热情,没想法,发挥驻镇规划师制度,将驻镇规划师延伸到村里,对辖区内的村庄开展村庄规划现状调查、规划编制、村庄建设谋划、规划知识讲解和项目实施指导等工作,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架起设计单位与村民之间的沟通桥梁,指导村庄有效发展,切实提升村庄规划建设质量和水平,进一步落实相关村庄规划。
        结语
        综上所述,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土空间规划过渡期下,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对优化村庄结构布局,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践行两山理念,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康慧莲.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常见问题探讨[A].山西建筑.2016(15):15-16.
        [2]连旭.初探实用性村庄规划[A].山西建筑.2018(13):31-32.
        [3]王园园.建设新农村的形势下村庄规划的发展方向[J].房地产导刊. 2017(2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