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大豆的种植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何凤鸣
[导读] 摘要:大豆生产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大豆生产,尤其是对大豆栽培技术的科研投入占比很高,这种政策优势有利于提高大豆生产技术研发效率。
        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农业服务中心  四川南充  637100
        摘要:大豆生产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大豆生产,尤其是对大豆栽培技术的科研投入占比很高,这种政策优势有利于提高大豆生产技术研发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豆的种植栽培技术不断得到完善。
        关键词:大田作物;大豆种植;技术应用
        引言:
        大豆作为经济型农作物有着较为突出的生产价值。为实现大豆高产、高质的种植目标,应深入分析大豆种植技术,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提高大豆产量与质量。为了全面提升大豆种植产量,做好田间种植管理工作是核心。在大豆种植管理中,要研究高产、优产的栽培技术,在实际作业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不合理的栽培环节,从而有效提升大豆种植产量、质量,增加农民的收人。
        1大豆种植栽培技术
        1.1地块选择,优化整地
        地块选择要保证该地具有较强的水肥能力,保证透气性和渗水性良好。保证所选地块周围有充足的水源及交通便利,便于灌溉排水以及运输车辆的进入。保障科学的打垄作业。根据大豆的植株特点,灵活开展生产工作,利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和科学的技术手段,有效开展生产活动。
        1.2科学选种
        想要进一步提高大豆种植产量,就必须做好大豆品种选择工作。在品种选择时,要因地制宜,避免越区种植,根据种植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能、生育周期,科学选种。辽宁朝阳位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半干燥、半湿润、易干燥的特点,整体上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结合朝阳地区的气候特性,要种植以适应性强、抗倒伏性强、抗逆性强、抗病性强以及产量高的大豆品种为主,如近年来辽宁地区大力推广的辽豆系列、天赐系列、有机豆系列等。
        1.3大豆播种
        大豆播种方式可分为人工、机械两种。开展大豆播种工作时,应先将种子内的杂物清除,以提高种子纯度。大豆播种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种植面积较大时可选择机械播种,具有播种均匀、播种效率高等优势。种植大豆时应合理选用窄行密植、三垄种植等方式。其中,三垄种植在大豆种植技术中较为常见,但需在种植期间按时施肥,补充大豆生长中所需的养分。对于植株较高的大豆品种,可选择窄行密植的种植方式。
        1.4田间管理,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指在一定土壤肥力、地势条件下根据大豆的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发挥群体优势以充分利用地力,合理利用光能,发挥大豆的三产潜力,提高大豆产量。综合考虑大豆品种生活习惯、水肥能力以及机械化水平,确定最合理的植株密度。大豆种植后要及时补齐缺苗、及时除草,避免田间杂草影响大豆长势。针对各种常见的病虫害现象,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同病害的发病原因以及高发季节都有显著的差异,应通过综合分析和全面考察确定最佳的防治手段[7]。
        1.5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的早晚会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早,籽粒尚未充分成熟,百粒重、蛋白质和油分的含量均低;收获太晚,籽粒失水过多,会造成大量炸荚掉粒。要想提高大豆种植的生产效率,就要做到适时收获。如果大豆茎秆呈暗灰褐色,就表示大豆成熟时间较长,质量过于成熟。大豆成熟后豆荚炸裂,容易降低大豆的产量。应该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早晨或者傍晚时收割,此时不易造成豆荚炸裂。在多阴雨的季节要抓紧脱粒,以防止霉变确保丰收。
        2田间管理措施
        在大豆成长期间,相关人员还应定期锄地,避免土壤板结,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在锄地过程中,种植人员可重点控制锄地深度与锄地时间,通常情况下可在雨后及时锄地。
        2.1查苗补苗
        在大豆出苗阶段,要适当观察大田情况,对于小于25cm的断垄,可以在垄断两端保留两株大豆幼苗;对于大于25cm的断垄,则要用相同品种大豆进行补苗,补苗要尽早,确保全出苗。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在生长旺盛区域移栽大豆幼苗,将其补充到断垄区域,移栽后要做好灌溉工作。移栽时间要控制在上午8:00、下午16:00点后。


        2.2科学除草
        为了降低草害的影响,必须做好除草工作。在播种前一天,要使用除草剂去除大田杂草。在大豆出苗之后,要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人工除草,与田间定苗同时进行。定苗结束后,要浅耕一次,l〇d之后再进行一次深耕,及时去除大田中的杂草。
        2.3水肥调控
        大豆可以起到固氮作用,根部上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氮元素转变为肥料,促进自身的生长发育。因此,大豆对氮肥的需求量并不高,但为了提高大豆种植产量,做好水肥调控还是非常必要的。在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间,要根据大田大豆的实际生长发育情况做好追肥工作,追加尿素45kg/hm2,也可以选择2%尿素液、1%磷酸二氢钾以及微量元素混合喷施叶面肥,以促进光合作用量。
        3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3.1常见虫害
        (1)根潜蝇
        大豆根潜蝇属于大豆常见虫害,在防治根潜蝇时,种植人员可将乐果乳油稀释,均匀喷洒在大豆苗上。需要注意的是,配置乐果乳油时,要根据大豆生长情况控制乐果乳油量与稀释水分量。也可以在拌种过程中喷洒适量稀释后的乐果乳油,随后将大豆种子晾晒后再播种。
        (2)食心虫
        大豆生长期间,食心虫会直接损伤大豆豆粒,影响大豆植株的完整性,影响大豆生产质量[3] 。应重视大豆食心虫的防治,主要采取药物防治。种植人员可在食心虫爆发时期,通过敌敌畏药棍薰蒸或使用菊酯类药剂等方式,有效解决大豆食心虫病害,保障大豆健康。
        3.2常见病害
        (1)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发生频次较多,在防治大豆根腐病时,种植人员可在大豆 3-5 年轮作后深翻土壤,将植株中的病害残体清除。防治大豆根腐病时,首先可在种植时施用农家肥、生物菌肥等,为土壤补充微量元素,提前预防根腐病;其次,对大豆种子进行拌种包衣处理,降低根腐病的发生率,常见拌种药剂有精甲霜灵、苯醚甲环唑类药物;最后,若大豆根腐病已经发生,可配置疫霉菌、镰刀菌等杀菌剂,喷施 1-2 次。
        (2)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的主要症状为叶片出现绿色、黄绿色斑块,病害时间多为雨季。治理大豆霜霉病时,种植人员可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用“非豆科”作物轮作的方式,避免病菌越冬。与此同时,通过中耕除草、清除病株的方式,控制大豆田内的菌源,并且在锄地过程中及时将染病大豆植株铲除。
        4我国大豆生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尽管我国在大豆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美国及加拿大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问题在于大豆的单产提升率较低,品质提升速度较慢。我国大豆种植栽培技术还有很大程度的进步空间,尚有相当多的工作有待于今后的科研工作者进行研究和推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从各个关键技术环节入手,加强大豆栽培管理技术,不断优化改进技术栽培技术,才能实现优质高产的种植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豆栽培技术不断发展前进,对大豆的施肥技术、土壤共生固氮技术及改进栽培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化,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为保障农户大豆种植经济收益,应综合分析大豆种植要点,并通过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灵活运用,提高大豆种植产量及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张磊.中国大豆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9.
        [2]苏士奇.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7):158.
        [3]王晶华.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方法技巧[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8):18-19.
        [4]陈晓莉.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及相关技术推广[J].新农业,2020(14):47.
        [5]张佰文.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19(8):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