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42819860816XXXX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身份证号码:37032219861110XXXX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而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产生了更多的供电需求。如果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电力电缆故障,不仅会影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同时还会直接造成维修费用大量增加。鉴于此,文章对电力电缆故障探测及运行维护进行探究。
关键词:电力电缆;故障;检测
引言
电力电缆直接连接着各类电气设备,在电网运行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电网正常运行,还会产生大量的故障维修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对电力电缆故障及原因进行迅速准确的判断分析,才能有效减少电力电缆的维修费用及修复时间。
一、高压电缆故障原因
1.电缆绝缘老化
由于电缆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电缆外层绝缘材料容易出现老化现象,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在长期的运行中绝缘层就会被击穿,引起短路故障和低阻故障。
2. 机械损伤
电缆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有施工项目未与电力公司确认便开展开挖、打桩等工作,在这过程中没控制好施工深度的话就会对电缆的保护层造成损坏甚至挖断电缆,以及自然因素导致电缆受到拉力被拉扯变形,进而引发电缆故障。
3. 电缆本身缺陷
电缆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有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电缆制作材料选择错误、制造工艺不严谨、产品设计上有缺陷等,导致电缆出厂时绝缘方面就存在缺陷,影响正常工作。
4. 电缆安装不规范
在电缆头安装时安装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或者技术不够精湛,没有进行防潮措施、密封处理或者接头导线连接压接不良等,这些都会导致电缆故障。
5.超负荷运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量骤增,已有的线路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很多电缆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电缆内部大量发热,使得电缆绝缘加速老化,降低电缆寿命。
二、电力电缆故障检测技术
1. 电桥法
电桥检测法又被称为“经典电桥法”,是应用最为广泛以及应用历史最为悠久的电缆故障检测技术,但因为无法满足现在电力行业的需求,已经逐渐被淘汰。电桥检测法将被测电缆的故障相与非故障相连接构成小桥,通过调节桥臂上的可调电阻器使得电桥处于一个平衡状态,然后利用桥臂电阻比算出电阻值,而电缆的长度与电阻是成正比的,从而可以根据电阻值算出电缆故障距离。电桥法是比较传统经典的电路故障检测方法,它操作简单、方便而且精确度高,非常适合于电缆接地和短路故障的检测,缺点是不适用于检测高阻与闪络性故障,因为在故障电阻很高的情况下,电桥通过的电流很小,一般灵敏度的仪表很难探测到。电桥法检测时还需要知道电缆的材质、长度等。
2. 脉冲检测法
针对高压电力电缆的脉冲检测法主要包括低压脉冲反射法和二次脉冲反射法。低压脉冲反射法适用于短路故障以及低阻故障,通过观察反射脉冲与发射脉冲之间的时间差来测量故障点距离。具体做法就是将一低压脉冲信号加到故障电缆中,当它碰到故障点时就会产生一个反射脉冲信号,利用两个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差和波速来计算故障点位置。同时还能根据反射脉冲的极性来确定故障类型,正极性脉冲表明是开路故障,负极性脉冲则代表是短路接地故障。
3.高压闪络技术
如果电力电缆存在有故障点时,在通入高压后其会因击穿而产生闪络放电现象,此时促使原来电缆高阻故障变为短路及反射。而闪络技术地应用则是通过分析这一过程中所形成反射波波形数据,之后将电缆故障点测试出来。
结合实践来看,高压闪络技术根据电压施加区域不同,主要有直闪与冲闪这两类,简单来说前者即为电缆故障处直接施加电压,后者则为球间隙施加。
三、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措施
1.反外损措施
电力电缆线路的反外损工作必须明确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实现不同情况下电缆反外损措施的落实,才能高质量完成反外损工作。具体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电力公司都要承担保护道路地下管网的责任。其中,施工单位需要承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信息化施工、做好保护道路地下管线较低工作、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具备完备的合法手续等具体保护道路地下管线的责任。不同的施工项目,如直埋电缆、电缆排管、地下通道穿越电缆排管、顶管及非开挖施工等,需要采取不同的反外损措施。
2.加强日常动态巡查
为了保障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日常的维护管理过程中定期对电力电缆线路实施日常动态巡查十分必要。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制定日常的巡查计划表并采取定期巡查方式进行日常维护管理。这种动态巡查的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巡查工作的开展效率,同时能够合理分配规划人员的巡查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及环境情况来安排人员进行巡查工作的开展。
3.加大电力电缆保护区的维护工作力度
若施工工作是在电力电缆保护区内开展,那么应该进一步加强电力电缆的维护及管理,需要确保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施工,在进行现场施工的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现场电力电缆线路的维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电缆被破坏的现象,那么必须及时安排专业人员来尽快完成排查检修,从而保障电网能够迅速恢复,安全稳定供电。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电力电缆的维护人员还需对保护区内的有关建筑及环境条件进行定期巡查,注意土壤是否有下沉现象,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线路外露。
3. 电缆的技术管理
在对电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资料对电缆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好原始资料,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加强电缆管沟的原始图纸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与燃气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实际的供电过程中,还需要对管内气体做好监测,杜绝安全隐患。还需要管理好电缆铺设过程中的各项资料以及数据,其中包括电缆的安装记录、电缆施工记录、电缆竣工报告等等。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管理好运行资料,由于电缆线路较为隐蔽,因此运检过程中的安全性非常重要,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 建立电缆线路定期巡查制度
首先需要巡查直埋电缆,通过对电缆线路的情况进行仔细巡查,能够更好地保证高压电力电缆的运行情况。巡查的方面主要包括:电缆是否存在外伤、电缆是否进水、电缆线管是否存在堵塞、电缆保护管移动情况、电缆线路路标是否完整、电缆中是否含有酸碱盐等有害物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是否被挖开。除了对室外的电缆进行全面的巡查之外,还需要对电缆的户内设施进行关注与巡查,其中包括户内外电缆、终端头、接线盒。在巡视户外终端头时,需要保证瓷套管不存在破损现象。在巡查接线盒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盒内不存在破损、空隙、积水等等现象。在检查户内的终端时,需要注意不存在渗漏油现象。在巡查接头时,需要注意保证其不存在过热现象,而在巡查电缆的过程中,需要对电缆支架的锈蚀情况进行关注,同时还需要关注电缆钢带情况。最后则是需要检查电缆沟,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电缆沟不存在进水、淤泥杂物、电缆裂缝下沉等等情况。
结束语
为了有效提高电力部门的检修效率,针对多样化的故障问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与检测技术,在第一时间消除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利用二次脉冲反射法等测距方法可以使测试人员快速得到故障点与发射点之间的物理距离,找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为后续故障点精确定点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汉东.电力电缆运维检修及管理分析[J].低碳世界,2017(29):136-137.
[2]王林.电力电缆运维检修及管理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267.
[3]蔡淑琴.关于电力电缆运维检修及管理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186-187.
[4]罗俊华,邱毓昌,杨黎明.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运行故障统计分析[J].高电压技术,2003(06):14-16.